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上)
2023-11-22图安安
风筝起源于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在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就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人们以纸代木,称为“纸鸢”;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项颇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游戏;元代,风筝传入欧洲诸国。
风筝不仅是极受欢迎的娱乐工具,更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佳品。以下简要介绍传统风筝的制作工艺。
一、竹条制备
风筝的骨架以各种竹材为主。传统的风筝骨架通常选用毛竹、水竹、箭竹等竹材,不同竹材的性能不同,放飞效果也略有不同。
选材后,依据图样的尺寸,把竹子锯成不同长度的竹竿,再用刀纵向对半劈开。破竹时,先用刀在竹材的横截面的中央切一个小口,然后将刀左右晃动,刀便顺势往下推进,如此便将竹子顺着纹理一分为二。接下来用刨子或刀刮除竹黄,然后将其劈成更细的竹条。由于风筝的大小与结构不同,要求竹条的长短、粗细也不一致,有的甚至还要弯成各种形状,因此,劈开的竹条还要再进行以下处理:
1.抽削。制作者腿上垫一块粗布,将竹条皮朝下放置在腿上,右手横向持刀,刀刃向右,用力压在竹肉上,同时左手向后抽拉竹条,竹肉便被削去一层,然后不断调整刀刃与竹肉的角度,如此进行反复抽削,直至达到所需竹条的厚度为止。
2.修刮。风筝除要求体轻之外,通常还要求两侧必须对称。特别是软翅类风筝,受力后两侧的变形程度也应一致,因此要对竹材进行修刮处理。将需处理的竹材刮去竹皮、白霜,铿平竹节,削成一定厚度的竹条,然后对劈为二。把两根竹条并排放在一起,观察二者各部位宽度、厚度是否一致,可以左手拿住一端,右手用力按压另一端使其呈弧形,比较两根竹条的弯曲程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用刀或玻璃片进行修刮,注意要边修刮边对比,直到两根竹条软硬一致、弯曲度相同为止。在修刮好的竹条表面用砂纸打磨至光滑无刺。
3.烤弯。为使风筝造型优美,竹条会被弯成各种形状,因此部分竹条要进行加热烤弯。传统烤弯使用的热源有蜡烛、酒精灯、煤油灯等。操作时把竹条的竹肉面对着火焰,对拟烤弯的部位进行预热,预热后将拟烤弯的部位移至火焰之上,双手持竹条两端微用力使其向下弯曲,再左右移动竹条,当竹条变软时,及时调节受热部位,用力即可弯曲成形。在烤弯过程中,要随时对比图样,以取得满意效果。有时因造型的需要,需反向烤弯,即把竹皮面对着火焰加热烤弯竹条。由于竹皮质地较密,受热后不易收缩压紧,烤弯时易折断,因此要反复练习,如有条件可用焊接用的电烙铁烤弯竹条,这样较为方便且易掌握。
二、骨架绑扎
风筝的骨架是由多根竹条绑扎而成,绑扎方法多种多样,现介绍4种常用方法。
1.压头绑扎法。将线头用缠线压住,再顺序缠绕6~8圈,左手捏紧缠过的线,防止松动,把尾线头穿入前一圈内,拉紧线头,再缠绕一圈,再将线头穿入圈内,拉紧线头压住,最后将多余的线头剪掉,涂胶固定。
2.扣头绑扎法。线头朝右留出5厘米,与被绑扎竹条平行,压线头基部缠绕8~10圈后,左手捏紧已缠好的线圈,将尾线绾成一环扣,套上起头线拉紧,最后再套上一环拉紧,即可锁死线头,剪去多余的线头,涂胶固定。
3.来回缠绕绑扎法。手压住线头从左向右大斜度缠绕至另一端,再一圈接一圈地往回缠,直至起线处,然后把两线头相交,打上死结即可。
4.藏头绑扎法。取线折成双股,放在2根竹条的缝隙间,左手捏住竹条与线头,右手持线缠绕至右侧另一端,剪断长线。将留出的线头穿入埋线的套扣内,再拉左线头,使右线头埋藏到缠绕的线内,剪去多余的线即可。
三、骨架连接
根据图纸,把风筝骨架用竹条按以下方法连接成所需的形状。具体的连接方法如下:
1.十字连接。两根竹条相交叉,用线从两个对角各斜缠4~5圈绑扎,并用胶固定。为使连接处更加牢固,还可进行劈口十字连接:将1根竹条一端稍加修刮后插入另一根竹条的劈口内,涂胶后再进行十字连接,此法称单劈口十字连接;将2根竹条各开一道小口,略加修刮后交互插入,涂胶后再进行十字连接,此法称双劈口十字连接。
2.弯头连接。把待连接竹条的一端用火烤成所需的角度形成弯头,将弯头绑扎在另一竹条上,此法造型美观,连接牢固。
3.对接连接。需将2根竹条连成一根时常用此法。操作时将2根竹条的一端分别削成斜面,用砂纸打磨平整,两斜面涂胶,用线缠绕绑扎。
4.楔接。一竹条打孔,另一竹条按孔作楔,涂胶插入孔内,此法连接处美观大方。
5.棒接。一竹条挖槽,另一竹条涂胶嵌入连接。
6.夹板连接。常用于制作立体风筝骨架端部的直角连接。方形立柱的端部用薄板相夹,用线缠绕绑扎固定。方形横杆的端部嵌入夹板内,呈直角连接。
7.套管连接。套管连接常使用塑料管、铝合金管、马门铁管,大型风筝可用丝门套接,前三种连接均为用线缠绕,要求缠线排列整齐,绑扎后涂胶固定。
总之,不论使用哪一种连接方法,均应做到连接牢固,结构合理,干净利落,给人以美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