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墨人物画用线方法探索

2024-04-25郭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墨线

摘 要: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物画的传神写照,不仅是画家内心精神世界的传达,也是感染观众的必然要求。线在水墨人物画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一幅作品的骨架,更是艺术家灵魂的呈现。研究水墨人物画中线的特性,其中包括线的造型表达、线的情感表达等,并探索水墨人物画艺术名家用线的规律,分享在水墨人物画创作过程中用线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墨线;情感传达

从用色上看,中国画大致分为用线条勾勒而不赋任何色彩的白描、用纯黑墨兑水稀释成各种色阶来勾勒和渲染的水墨、施有色彩的设色三种;从题材来看,又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绘画中,最早成熟的画科当属人物画。魏晋至隋唐时期,人物画的成就灿烂。唐宋两代,人物、山水、花鸟画进入全面兴盛的时期,在写实的基础上,创造出工笔、白描、设色、水墨等技法,建立了众多风格的范式。随着时代变迁,近代西方绘画的引入,使人物画得到新的发展。

一、水墨人物画中线的传承

研究水墨人物画中线的运用,通常绕不开大众所熟知的中国绘画技法——“十八描”,有不少学者已经对此做了详细而精湛的研究。在历史的发展中,绘画作品中线的运用得到了传承。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画论主张,影响着后世,成为画论经典。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洛神赋图》,根据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而创作,画面故事感人,最吸引观者的不外乎作品中精湛、传神的人物描摹。该作品中人物的刻画采用的正是“十八描”技法中最常见的高古游丝描。此类线描表现整体安静宁和之态,常用于画人物衣褶,秀劲纤细,如春蚕吐丝般细柔,无明显转折,描绘的衣纹圆润流畅。钉头鼠尾描亦是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当代艺术家任伯年多在画作中使用此法,如其作品《麻姑献寿》。全画以笔立骨,衣纹转折多姿,起笔时顿挫,收笔时渐提渐收,长线迅疾健劲,笔意流畅。

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写意人物画,笔墨酣畅淋漓,意趣超旷,虽未描绘繁密的衣褶,却表现出人物的闲逸之气。仙人步履轻盈,仿佛漫步在云端之上。该作品运用减笔描,笔意纵逸苍劲。减笔描所画出的线条既概括简练又富有变化,行笔速度快时尤显笔力强劲。齐白石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太似的描摹反而会束缚笔墨。《泼墨仙人图》中仙人的意笔泼墨形象,打破常规,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水墨绘画的创作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不仅描绘出了画家独特的内心体验,更是绘画技法语言的探索与传承。

水墨人物画中线的传承不仅仅可从技法语言层面探索,也可以从历史时代脉络追溯。唐代人物画主要代表画家张萱、周昉笔下的仕女形象惟妙惟肖,奇巧富丽,用线细腻,是宫廷女子的生活写照。宋代李公麟创作的《维摩诘图》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体现出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元朝至清朝,人物画的发展趋向多元化。现代,随着西方绘画的引入,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涌现出一批划时代的艺术家先锋。他们对人物画的创作引发画界深度思考,其作品面貌百花齐放,也体现出社会大环境的包容性。

二、水墨人物画中线的作用

(一)水墨人物画中线的造型表达

历代人物画作品中,画家大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往的创作规律,以及描摹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刻画人物所用的线条。将历代的人物画和现在的人物画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水墨人物画中线的造型表达尤为重要。无论是“以形写神”还是“以神写形”,都离不开“形”字。这里我们理解的“形”,結合顾恺之提出的描摹对象的形态之特征来看,更重视形而上的研究,即精神气质的传达。

创作水墨人物画作品,要从研究描摹对象开始。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可见人物画创作之难。水墨的灵活运用,必须建立在精准的用线造型之上。艺术家需要进行高度提炼概括,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线描表达艺术语言。

中国近现代人物画家黄胄用全新的精神、意境和手法,开辟了水墨人物画的新时代,表现载歌载舞的少女、活泼生动的少年、沧桑平和的老人等。黄胄运用的水墨线条会有重复的速写线条,创造性地将速写融入国画创作。人物动态到位,线条流畅,多层复线的使用并没有累赘之感,反而使人物更厚重,具有立体感,造型准确,笔法流畅。在刻画不同人物形象时,黄胄有区别的用线值得我们探索。例如,小孩的皮肤线条勾勒轻、淡,线描贴合皮肤质感,不突兀。黄胄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将水墨人物画用线的技法和速写结合。准确生动的造型可以说是黄胄水墨人物画的最大亮点。他将水墨人物画推向一个空前高度。

随着西方绘画的引入,人体写生、人体解剖课程等在美术学院开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艺术的进步。光影素描的练习加强了学习者的造型能力,提升了人物表现的立体感。但是水墨人物画,并不要求画得有多立体多逼真。水墨人物画中线的运用不是光影素描,需要刻画三大面五大调子等,而是要勾勒出人物形象最本质的结构、最纯粹的内在特征。画家应融合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笔墨精神,唤起人们的共鸣。例如,人物画家方增先的作品《说红书》,人物形象逼真,画面生动。尤其是肩披巾带、手持道具、似走非走的表演者,生动可人,令人似乎可以听到现场的故事内容。人体结构表现准确,水墨线条简练大胆,没有过多的复线。线条用墨的深浅浓淡,勾勒出衣服质感的不同。巧妙的留白给人遐想的空间,皴擦结合的绘画技法描绘出老人的沧桑。

(二)水墨人物画中线的情感表达

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线的运用也可以传递出作者的情感。线可以表现不同质感的服饰、道具、装饰,进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面部刻画等。关于线的运用表现,我们可以结合画家作品进行探索、总结,如周思聪、卢沉的组画《矿工图》。画家将整体画面用墨色进行渲染,没有过多的色彩点缀,对矿工们的生活状态进行艺术处理与再现。该组画体现着画家的良知、大爱与文化的自觉。画中有意的变形夸张、扭曲的表情、瘦骨嶙峋的孩童,表现了日军统治下中国矿工受难者的悲惨境遇。

画家运用水墨线条巧妙地对整体画面进行平面分割,更具有形式感,使观众的目光能够停留在作品上,思考画面中人物的感受。画家在《矿工图》中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浓而重的墨色体现出内心的压抑和悲愤。相比之下,周思聪“彝族女子系列”则体现出女性的柔美,清新淡雅。在“彝族女子系列”中,从天真的嬉戏小孩,到恬静的少女,到浪漫的林中恋爱,再到母子,人物形象描绘中融汇了身为女性的画家本人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画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

画家周京新的作品《面孔之陕北老人》中,水墨线条变形夸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形象,面部兼用浓淡、干湿、粗细、长短不一的线条进行刻画,体现出书写性,达到了形式语言和内心精神的高度结合。没有颜色的罩染,我们也能体会到老人的沧桑,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画家李伯安在作品《走出巴颜喀拉》中以浓重的笔墨线条刻画出一个个人物。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人物过多的情绪表现,人物更像雕塑一样伫立着,造型精准,大气磅礴,令人震撼。李伯安并没有运用轻淡的墨线描绘人物,他想体现出人物的悲壮,传达沉重感,表现藏族人民真诚的心灵、纯粹的信仰。叶浅予笔下的线条表达轻松、灵动之态。在其作品《舞蹈》中,舞動的少女通过清爽的线条刻画得准确到位,表现了少数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水墨人物画中,线的运用可以传递画家欢快、悲悯、沉重、静谧等情感。人物形象的再次创作源于生活,并感染着观者。

三、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线的探索

笔者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进行用线的探索,根据作品题材的选取,有针对性地进行线的设计,营造画面氛围,结合线的造型表现、情感体现等,进行创作尝试。例如,在绘制作品《黄梅天》(图1)时,为突出南京雨季的清冷氛围感,墨色多以轻、淡为主。雨的表现,没有采取细线描绘,而是以泼墨的形式进行渲染。画面中,少女形象皮肤质感贴合人物气质,必要的结构部分以线勾勒。为避免突兀,再以少许色罩染。在一幅作品中,线的形式语言必须统一。整幅画作中,可以通过少女的服饰来进行线的笔墨对比,如烟雨蒙蒙下,服饰用线可以不用太过清晰,形成笔断意连的笔墨效果。用笔或急促或缓慢或轻柔,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创作中,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线的表现具有较大挑战性,稍有不慎将会出现画面杂乱无章等问题。水墨人物画创作不是单纯的人物写生,要考虑画面整体的和谐,最基础的线的造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线的运用需要结合画面整体感觉,在其他题材的创作中也应遵守相应的规律。例如在创作《建造者》此幅作品时,表现的题材是建筑工人,要将工人的辛苦、力量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通过画面成功地传递给观者。探索线条的质感,不应只停留在绘画的技法之上,应描绘出“形”背后的人文精神,内在的感动。《建造者》画面内容是一组正在打夯的工人,人物形象设计为一站一蹲,背景没有穿插真实高楼大厦的再现描摹,而是选取建筑工地上的钢筋网架作为背景。密密麻麻的网架编织下是一座座建筑物,也是建筑工人编织的自己的梦想,以及家人的希望。为了更好地传递出工人的力量、建造者的精神,采用较重、干涩的墨线勾勒人物服饰,并另加色彩塑造出迷彩服的质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遵循人物造型规律,大胆地对人物面部进行夸张处理,采用皴擦技法。从表情的特征描绘中,可以看到他们此时工作的状态,感受到坚定的信念感。背景线条的设计对整幅画面起到烘托作用,长短不一、粗细各异、浓淡相宜的线条,交织在一起,但用线不显突兀,以免超越人物在画面中的主体地位。整幅画面在钢筋管的交织设计中成功地构成几处关注点,也对画面进行再次处理,营造积极、厚重的氛围,表达出对画中人物的尊重、敬仰之情。

前期的创作有意选择自己感触较深的题材,进行鲜活的人物形象创作,如少女、工人、老人等。不同题材,笔墨感觉也略不相同。《海洋·六一》(图2)此幅作品选取的是儿童在游乐场海洋球中玩耍的场景,开心、幸福、欢乐之感充满了整幅画面。五彩斑斓的海洋球直接采取大写意的方式描绘,人物动作夸张,墨线轻快。为了更好地突出儿童面部皮肤的稚嫩,选择用墨色较浅的线条,中锋用笔,必要时直接以色罩染。儿童欢快的动势可以参考叶浅予的用线,以灵动活泼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传递着画家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通过用线、用墨、用色等绘画语言,更多地传递真情实感。线不仅承载造型,更能抒发情感。从名家作品中我们总结经验,敬畏经典,穿越历史的长河,守望属于画者、观者内心的一盏明灯。

四、结语

水墨人物画用线,需要结合笔墨造型、人物形象等多个因素,画家在创作中需要总结经验,确保符合人物的气质,传递真实的感受。绘画创作也和画家的经历及观察力息息相关。画家要厘清绘画发展脉络,探索水墨人物画中线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周积寅.中国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郭芳,硕士,菏泽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墨线
清明雨夜
我的领地
《紫藤》
入画寻踪
墨线
工笔萱草的画法
关于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方法中墨线画法的探讨*
年画的制作
顺着“墨线”拉大锯
酒泉高闸沟砖厂墓出土壁画砖及墓葬时代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