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开展“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张海清
摘要: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有必要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让文化阵地“活起来”,将文化服务效能释放出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与探讨沙县“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情况,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难题的破解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沙县;“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4
三明市获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并将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建设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沙县牢牢把握这一主基调,坚持以县域特色文化为抓手,打造品牌、创新服务,加强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 做法与成效
1.1 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拓展
一是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组织理论骨干开展送学服务,推出一批省、市级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举办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专题报刊展、“青少年健康上网”讲座等。如市级理论学习示范点虬江街道麦元老年大学,每个月16日定期在麦元村农家书屋举办讲学活动,吸引了周边13个行政村、近160名村民参加。同时,这13个行政村还启动了村志编撰工作,丰富了乡村文化、激活了乡土氛围。
二是完善公共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沙县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简称“三馆”)和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大力开展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已完成1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45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三是打造“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文化氛围。以打造“一村一品”为导向,推动鄉(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组织文化“三馆”深入乡村、基层开展业务指导、骨干培训。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高桥镇组织“金桥民乐队”,县文化馆不仅派出专业人员指导乐队演奏,还给乐队送去了所需的乐器设备。另外,县文广局为每个乡(镇、街道)广场舞集中活动点都配备了音响设备。
1.2 文化下乡活动持续深化
一是精心组织送图书下乡活动。结合文化大篷车巡演,组织县图书馆、新华书店到偏远乡镇(村)打造流动书摊,解决农村群众和乡村学生看书难、购书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图书馆、农家书屋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重点向农村留守儿童捐书,开展送温暖送祝福活动。
二是精心组织送戏下乡活动。以文化馆、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为龙头,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大篷车巡演、文艺大联亲、文艺会演等活动。2014年以来,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流动服务活动近100场,全面启动夏季广场文化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文化大篷车以及文艺大联亲文艺会演、图片展览等活动,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共享文化大餐。
三是精心组织送电影下乡活动。持续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确保每个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县影剧院以“优秀电影巡演”活动为载体,在乡村开展优秀电影巡演活动,精心挑选经典影片、国际大片等,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看电影。
1.3 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
一是结合文物普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认真按照普查的标准和要求,做好不可移动的文物普查相关资料的采集工作。同时,完成水美土堡群保护规划编制和富口红军遗址修缮。坚持共建共享,做好对邓光布祠堂、陈氏大厝、虬溪试院(兴国寺)等文物的保护规划工作。持续推动定光佛信俗、沙县肩头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并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
二是结合节庆活动重点培育“一乡一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红土地文化、理学文化、佛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大腔戏、迎铁枝、迎烛桥、迎春牛、打狮、游鱼等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抢救、研究和传承工作,为举办小吃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培育演出节目和演出团队。
三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生态游文化品牌。注重用特色文化品牌来包装旅游产品,宣传淘金山舍利塔朝拜,开展陈氏大厝孝子坊、南阳罗岩庙一日游活动,认真策划虬溪两岸文化长廊,积极打造以沙县民间艺术为表现形式的“夜色金沙”文化旅游项目。
1.4 文艺创作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
一是加强沙县历史文化题材创作规划。发挥县文联、县社科联的桥梁作用,做好特色文化题材规划,引导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创作能够反映沙县发展、诠释沙县人创业精神、展示沙县历史、传扬沙县故事的精品力作。例如,以《三明论坛》专刊形式刊载了反映沙县特色文化的调研文章12篇,委托三明市文联主席创作了以沙县历史和人物为题材的小说《金沙县》,出版《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等。
二是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当地推行“工作室”制度,引进文化领军人物与培养本土文艺创作人才并举,建立了周建波剪纸工作室、邓圣凯双勾书法工作室。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按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的要求,落实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轮训工作。通过提供经费补助和活动场所等措施,扶持业余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队伍。改革第二届“边景昭文艺奖”评奖办法,扶持原创作品,对省级以上的获奖原创作品加大奖励力度。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不完善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资源配置和共享方面不到位[1]。比如文化站、农家书屋对群众的服务不到位,有的地点选择离群众聚居地较远或在较高楼层,有的未在受众空闲时间开放。此外,文化站管理人员身兼多职,部分乡村文化协管员有名无实。
2.2 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待加强
文物保护亟待加强,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亟须整治,比如罗邦塔的塔身严重开裂,大水湾陈氏大厝等古建筑部分木构件已经腐朽。同时,历史文化挖掘不深,存在一些亟须思考的问题,比如肩膀戏如何进一步推陈出新,迎烛桥、游春牛等民俗活动如何登上舞台、释放其魅力等。另外,民间文化传承人越来越少,传承能力越来越弱。
2.3 文艺创作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沙县文艺创作势头良好,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但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从高标准看,真正在市里、省里乃至全国引人瞩目的精品力作不多,文艺精品生产机制没有充分建立。此外,文艺人才缺乏,文化名家社会影响力不大。
2.4 沙县小吃作为城市名片,内涵有待丰富
经过持续打造,沙县小吃品牌得到全省乃至全国的一致认同。但是,仍需要加强小吃文化与小吃产业的关系,实现小吃文化从内涵到市场的拓展,重笔勾画,使之成为展示沙县人创业精神的闪光点。
3 对策建议
3.1 均等化、标准化,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
一是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管用。落实规划,新建博物馆,与小吃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全面展示当地1600年来的发展历史。按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的标准,落实新图书馆规划。开展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惠民工程,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全面达标。
二是培育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服务品牌。采用共建共享等形式,鼓励有条件的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深入基层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以“一村一品”为主导,推动基层文化场馆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持续推进落实《沙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
三是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结合各单位实际,建立适合的聘用、岗位管理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公共文化委托社会力量管理办法,推动政府从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
3.2 实施“百村千户”种文化工程,打造“留得住”的农村文化队伍
一是开展“联亲结对,共建文化”活动。建立各级文明单位文化帮扶工作制度,实现文化帮扶工作和挂村、联系点工作同安排、共部署,并把文化帮扶工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评内容中。各文明单位在开展文化帮扶时,要注重培养文化能人和各类文化兴趣者,把培养“留得住”的本土人才作为主要工作。建立民间文艺团队(文化志愿团队)管理制度,组织建立县、乡、镇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挖掘、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培养民间文艺人才,引导、促进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朝常态化方向发展。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隊伍建设。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文艺骨干)到上级单位参加业务系统学习、各地经验交流学习;建立村校共建机制,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培养农村文艺人才;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实施文化志愿者队伍登记管理,各文化单位长期招募文化志愿者,建立健全文化工作辅导员制度,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可每年从招募的志愿者中选聘50名优秀志愿者深入村(社区)提供指导,协助做好当地文化工作。还应组建民间文艺团体,扶持其发展,不仅要提供场地,而且可在组织策划和艺术指导方面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各文艺团体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开展艺术扶贫工作。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生态新城小学、西门幼儿园等开办音乐、戏曲、舞蹈、肩膀戏培训,开展艺术启蒙教育活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可在社会面举办专场文艺演出、书法或摄影作品展览、肩膀戏展示等活动,提高群众艺术鉴赏水平。
四是开展“种文化”成果评选展示活动。适时开展“种文化”成果评选活动,对“种文化”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基层和社会各界参与“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3.3 坚持“种养结合”,增强基层文化内生力
一是加强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完善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功能、建章立制,提高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优化改造乡(镇、街道)文化站,加强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使其能够基本满足群众读书、看报、演艺、健身休闲等各项需要。
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保障机制。把“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经费列入县财政文化专项经费预算,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工作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社团或个人给予奖励扶持。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以县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2]。
三是建立城乡文化交流展示平台。积极拓展思路,通过民间民俗艺术节、文化广场、文艺会演等形式,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共办,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作品、产品展示新形式,培育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品牌,进而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促进作用。
四是加强文化作品的创新和创作。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充实城乡居民文艺大舞台,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养。设立原创文化作品基金,建立优胜成果奖励制度,认真组织创作反映新时代新思想等内容的群众文艺作品,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
3.4 做靓小吃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在“12·8小吃文化节”办节形式上求创新。可借鉴各地节庆活动运营经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文化活动项目,以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3],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同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小吃节活动项目的申请、活动赞助,引导县域各类机构、单位参与操办文化活动,让沙县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盛会、享受实惠。
二是城市景观要在融入小吃文化上有作为。将小吃文化与优化美化人居环境结合,将小吃起源、品种、制作工艺等线索与沙县民俗、历史、人文特点有机结合,并加以整理和丰富,然后将县域特色小吃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有重点地打造一批建筑,如以农耕物语为主题建造一个小吃博物馆,大力开展民间小吃制作器具、工艺的普查、收藏工作,甚至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小吃工艺器物收藏,形成沙县馆藏特色;有目的地改造一批建筑,如在宾河路景观改造中打造小吃文化长廊,设立小吃制作流程雕塑,把小吃文化打造为沙县人传承历史的基因,使其成为沙县人创业致富的精神符号。
4 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本文研究沙县为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县域特色文化为抓手,大力实施“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实施“百村千户”种文化工程、坚持“种养结合”、做靓小吃品牌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林林.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EB/OL].信息发布-工作信息,https://www.mct.gov.cn/whzx/bnsj/cws/201309/t20130902_827937.htm,2013-09-02.
[2] 康丽琳.《决定》解读: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jrzg/2011-12/15/content_2020741.htm,2011-12-15.
[3] 成中和.节庆大型演出策划及市场化运作[EB/OL].人民
网,https://news.ifeng.com/c/7fbf5tb9QNm,2012-03-13.
作者简介:张海清(1977—),女,福建三明人,本科,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