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与创作研究

2022-05-30汪馨怡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材料训练方法

摘要:综合材料适应了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而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不论是在审美观念上还是在绘画技法上,都与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存在极大的差异,充分彰显了绘画艺术的新韵味。鉴于此,文章主要以绘画艺术教育为例,就如何加强学生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和创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2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3

随着绘画艺术理念不断进步和发展,在20世纪初绘画艺术界出现了追求创新的思潮,部分艺术家打破了传统绘画材料的限制,开始以身边的事物为绘画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推动了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出现和发展。相较于传统绘画艺术形式,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创新性和包容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其出现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受限于传统绘画思想,我国的绘画艺术教育依旧以绘画技巧训练为主,对于绘画材料的创新研究和训练较少,导致我国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就这一层面而言,加强对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和创作是非常必要的。

1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现状

相较于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当代绘画艺术形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样化、实验性和综合性,而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材料,极大地推动了相关艺术理念的革新,传统艺术表达观念和形式被打破,绘画艺术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以往通过固定材料进行艺术创新和划分阵营的局面不复存在,当代绘画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综合艺术状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绘画材料的创新使用为艺术作品注入了生命力,综合绘画材料的运用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入我国,给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八五新潮”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在吸收了西方现代思潮中的批判意识和现代人文色彩后,其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国外资本迅速涌入我国的艺术市场。由于我国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艺术市场难以承受商业大潮的侵袭,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受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教学理念滞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美术教育依旧遵循传统的绘画教学体系,绘画艺术教学还停留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导致学生绘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的创新性严重不足,给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是缺乏时代反思。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绘画艺术的表达和对民族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依旧停留在对作品内在精神的审视上,且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未能基于现代性的视野,将艺术表达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要素结合起来,在学术上也尚未突破固有的狭隘思想的桎梏,导致当代艺术创作与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严重割裂,限制了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发展[1]。

2 综合材料绘画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2.1 凸显当代艺术特征

在欣赏西方绘画艺术时不难发现,那些优秀的绘画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绘画材料的创新。因而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史也可以看成绘画材料语言应用的发展史,很多西方绘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会对原有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实验,充分体现了他们坚持不懈地创新绘画材料的精神。创新绘画材料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各种材料,并将自己的审美观念融入其中,将材料转化为艺术语言。这一绘画艺术的创新拓宽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综合绘画材料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早在20世纪,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就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绘画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材质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因而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纷纷致力于深入探究综合材料绘画,使得综合材料被更广泛地运用到绘画艺术创作中,并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

2.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是高校绘画艺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虽然应用传统的绘画艺术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方法和技巧,但也会极大地限制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教学则包括绘画中各种综合材料的运用、材料语言的艺术传达等内容,这种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探究绘画材料背后的艺术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激发艺术创造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语言表现空间[2]。

2.3 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中,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给传统绘画理念和审美习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但从绘画宗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对绘画艺术创造性的强化,是对传统绘画艺术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促进绘画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进入21世纪后,人类文明快速发展,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艺术家对人类精神文明现状的思考,艺术传达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在以往的绘画艺术中,绘画材料通常被视为绘画作品的载体和媒介,然后再通过绘画技巧完成画面对客观事实的在线传达。进入新时期,大量的科技成果被运用到绘画艺术创作中,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促使绘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发生转变,使绘画艺术语言变得更加多元化。另外,在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中,绘画材料也不再只是绘画作品的载体和媒介,其可以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的缓和剂、艺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沟通桥梁。在高校绘画艺术教学中,加强对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和创作,有利于推动学生艺术创作理念的更新,促使他们在继承传统和民族艺术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新理念、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艺术融合,提高艺术素养。

3 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与创作的实现途径

3.1 注重绘画材料的研究

相较于传统绘画艺术形式,综合材料绘画艺术更侧重于绘画材料的运用,因而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中,应加强对物质材料本身的探索,并結合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价值,从而将这些物质材料转化为全新的艺术语言,丰富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推动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在绘画艺术中,造型和色彩会对整个画面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而绘画材料的使用又直接影响色彩和造型,所以绘画材料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在绘画材料的研究和运用过程中,只有在充分了解某种材料本质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将其运用到绘画艺术创作中,实现艺术语言的转化。

在传统绘画教学中,通常会对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研究和运用,以保证绘画创作的效果。而随着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出现,人们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研究则表现出更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如木材、金属、塑料制品等。为此,在开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组织综合材料的实验性创作训练活动,让学生独立组合绘画材料,使其逐渐熟悉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质感,了解这些材料本身固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属性,并基于艺术审美视角,深化对这些材料的艺术内涵的理解[3]。

另外,在开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过程中,除了可以带领学生研究平面创作材料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接触和了解一些非平面的材料,如建筑装饰中的沙石、玻璃和木材等,这些非平面材料本身并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但它们特殊的质地可以给绘画艺术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基于此,在运用这些材料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促使学生将更多的创意融入艺术创作中。例如,这些非平面材料有不同的质感,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物质的质感,对这些物质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肌理美感。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这些材料,掌握材料的物理属性,这样才能在艺术创作中再造肌理感,让作品更具抽象性[4]。

3.2 继承传统,关注现实

在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中,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画种材料和技法的单一性,极大地推动了绘画语言表现手段的变革。实际上,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本身就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创新运用,能够更好地推动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不过为了凸显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运用综合材料时,需要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在綜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中,教育工作者应将民族文化精神作为绘画教育的根本,不可把绘画艺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根基割裂开来。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融入民族绘画艺术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促使学生端正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心态,让他们自觉学习传统艺术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艺术素养。

另外,在训练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各种艺术表现语言进行研究,进一步掌握不同材质材料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并将其运用到绘画艺术创作中。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学生能够自觉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绘画材料,并进行实验性创作,将这些材料转化为艺术语言,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手法,提升自身的艺术创作水平[5]。

3.3 关注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国家的绘画艺术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上同样也有一定的出入。在以往的高校绘画艺术教学中,通常会将中西方绘画艺术割裂开来,导致学生难以进行艺术文化的融会贯通,阻碍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为弥补这一不足,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中,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对比教学和研究,积极探寻走向新艺术综合发展的可能性。虽然这种艺术教学形式面临难度大、跨度大的现实问题,但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立足于当代的活化艺术形式,有较强的包容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对其进行对比学习和研究,对促进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高校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训练中,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对西方绘画的沿革和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成正确、全面的认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西方绘画造型和色彩原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语言表现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推动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6]。

3.4 注重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教育尚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材料技法的重视程度不高,因而很多学生在绘画艺术创作中通常会采用主流绘画材料进行创作,一旦绘画材料有限,则会让他们的艺术创作面临巨大的阻碍,而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显得非常单调,缺乏艺术感染力。所以,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将综合材料的运用技巧传授给学生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的艺术创作观念和思维。例如,在“表达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这一主题的绘画教学中,部分学生试图在绘画作品中展示冷冰冰的现代科技产品对艺术的伤害,只采取传统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是无法准确表达这一特殊情感的。但如果学生转变创作思维,直接使用金属作为绘画材料,并运用刻刀作为创作工具,则可以充分体现出现代科技产品的冰冷感,达到良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可见,材料本身就具有某种特性和艺术态度,在艺术创作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绘画艺术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艺术创作力、敏感度的培养,让他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艺术材料,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7]。

4 结语

加强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而且可以将学生从传统绘画观念中解放出来,拓宽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水平。因此,在高校绘画教学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训练,促使学生将绘画创作与身边的事物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妍.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5):143.

[2] 刘琦.关于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3):207.

[3] 宋雅晖.胶媒介肌理技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探究[J].美与时代,2021(8):22-23.

[4]史丽敏.综合材料技法在实践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20,42(6):93.

[5] 吴线.高校绘画技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2(7):152-153.

[6] 干地.浅析浪漫主义绘画技法:以威廉·透纳为例[J].西部皮革,2021,43(6):117-118.

[7] 俞阳.材料与技巧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思考[J].美与时代,2022(5):57-59.

作者简介:汪馨怡(199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绘画创作方法与理论。

猜你喜欢

综合材料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