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析

2022-05-30董英帅曲嘉瑄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互联网+

董英帅 曲嘉瑄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时代的出現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日常管理、教学工作均需要网络媒介作为载体。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学习、生活、娱乐同样也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因此,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同样也存在着诸多挑战。所以,为了使高校学生管理可以迎合“互联网+”视阈下的工作要求,要求高校管理者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大胆创新,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感。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已经悄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无疑是管理人员应该秉持的关键信条。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频繁接触网络信息,其思想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所沾染,所以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其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要在“互联网+”时代下积极改变工作思路,加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力度,采用更贴合时代气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努力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思维方式相互契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1.互联网开放、多元的属性,将会给学生灌输不良文化思想

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中存在着未加严格区分的信息,学生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并被这些不良信息所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开放性、多元化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在具有海量信息的环境下,高校学生可以便利、及时地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其个人的价值观也会被网络信息所影响,所以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尚未步入到社会,其价值观正处于成形阶段,面对互联网中各式各样文化理念的冲击,如果学生价值观因此产生偏差,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而且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致使学生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高校学生可借助智能手机感受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加之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借助手机使信息获取途径得到不断拓展,信息获取更加直观、立体,从而给学生思想的冲击力也更大,使高校管理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大打折扣,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大了管理难度。

2.?在“互联网+”视阈下,传统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高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并且缺乏模式创新,管理环节错综复杂,管理效率十分低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僵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管理职责不明确或者信息沟通滞后性严重等,从而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管理质量。此外,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管理制度往往比较严格,并且管理不注重人性化,但是在“互联网+”视阈下,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往往不愿意接受被动式的管理,致使学生抵触情绪不断高涨,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机遇

1.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网络加快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保证管理工作可以快速实施。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交换可通过QQ、微信等软件实现,信息传递突破了时空界限,为管理工作营造了优质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方便,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优化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管理质量。

2.在“互联网+”视阈下,提升管理工作的人性化水平

交互性无疑是“互联网”视阈下最显著的特征,借助即时通信软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加频繁,并且互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更加愿意接受高校的管理。此外,随着互动模式越加开放,管理工作也更加趋于人性化,可以多为学生的需求进行考虑,有助于相关管理措施快速落实到位。

3.依托“互联网+”,丰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素材

互联网带来了海量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资源信息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例如,为了加强学生管理,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作为媒介,收集、整理学生的个人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管理方案,保证管理工作可以高质量开展。

三、“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缺乏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管理工作未能迎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行革新,缺乏有效理论基础支撑,从而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具体原因为:1.作为高等学府,高校往往重视学术研究,忽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注重研究学生管理理论。此外,部分教师认为高校孩子足够聪明、听话,所以不注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直到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后才对某个学生进行管理。2.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理论比较匮乏,并且部分理论研究大多是基于中小学生管理方面,不适用于管理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高校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个性特征鲜明,并且容易受到互联网中的新事物、新思想的影响,简单、粗暴的强制管理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管理要求,所以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变迁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理论。

(二)“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欠缺专业化

对于部分高校而言,其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有限,并且欠缺学生管理人才,具体原因为:1.高校用于日常管理工作的资金有限,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大多以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人员,行政管理机构起到辅助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大多以辅导员为主,辅导员管理制度延续了许多年,但是对于辅导员而言,其存在许多行政方面的工作任务,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致使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管理效果。2.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急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但是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粗暴、简单,不会依托网络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未对“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管理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仅仅依靠记过、批评等方式管理学生,导致收效甚微。

(三)“互联网?+?”视阈下,管理机制存在疏漏

在部分高校中,学生管理架构存在问题。1.缺乏明确的管理动机。在建立管理制度前,需要明确管理目的,并且管理制度应与学生成长轨迹相互贴合,起到提升学生自我修养、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管理架构不科学,学生的行为难以有效规范,致使学生违规问题时常发生,仅依靠处罚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旦处罚过重还会激发学生逆反心理,从而进一步加剧高校与学生的矛盾,影响高校学生管理质量。2.由于高校学生管理架构 不科学,致使管理内容十分空洞,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即便学生存在问题,则也难以将高校秩序恢复如初,学生依然存在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纠正,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此外,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果学生与辅导员关系要好,即便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往往也会得到辅导员的关照,管理缺乏公平性,一旦此类情况在网络中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易于后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互联网?+?”视阈下,学生管理方法存在局限性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有辅导员完成,由于辅导员本身工作繁忙,如果全部由辅导员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势必会存在些许疏漏。此外,为了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部分学生依靠班级班长或团支书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得不到辅导员或高校管理机构的支持,致使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存在很大的工作阻力。与此同时,由于班长或团支书的工作权限有限,即便发现学生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同样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置,只能将问题反馈给学校,使得管理工作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四、“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互联网?+?”视阈下,积极建立迎合时代要求的学生管理理念

为建立正确的学生管理理念,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我国高校教育相对传统、封闭,所以为了革新传统管理理念,除了要对教学内容予以尊重外,还要学会摸着石头过河,创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与教育理念。在构建管理理念过程中,高校可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消化吸收。2.当前我国高校仍以学术至上作为核心管理思想,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术研究固然重要,但是高校学生管理同样不可疏忽大意。因此,高校管理者在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背景意义的前提下,利用微信、QQ群等渠道,积极了解广大高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如果忽视高校学生管理,势必会影响学生求学环境,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积极改变学术至上管理理念,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利用互联网络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中不良思想的侵害,有助于加快高校人才建设步伐。

(二)“互联网?+?”视阈下,注重强化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建设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专业能力不足,加之人员结构不合理,极大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为了提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针对现有管理人员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可借助网络设备或软件,提升学生管理的质量。因此,可在校园中安装网络摄像头,监控学生的轨迹与行为,有助于及时发现校园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并予以快速处置。另外,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要予以关注,可在高校中设置心理辅导医生,或者将心理医生的微信号、QQ号公布出来,使学生可以及时就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愿意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2.高校学生的个性突出,不易管理,管理人员可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宣传学校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可以短视频形式曝光一些违规行为,增强学生对管理制度的理解。由于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单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管理人员可在校内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下,记录学生每天的学习动态与心理状态,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避免误入歧途。

(三)?“互联网?+?”视阈下,积极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架构存在问题,需要予以积极的解决,具体为:1.明确管理动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有学生出现违反校规问题后,批评不应作为主要管理手段,而是要给予学生耐心教导,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开展人性化的教育工作,切不可忽视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否则管理将是无效的。2.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要做到公平、公开,无论管理人员与违规学生关系多么要好,一律要根据管理章程予以相应的惩罚。此外,高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处罚通告公布出来,由广大学生对处罚通告的公平性进行监督,不仅可起到警示作用,而且也可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程度。

(四)?“互联网?+?”视阈下,构建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1.当前,由于部分高校管理经费有限,所以导致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加大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因此,为了解决管理人员不足问题,高校应充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自律约束,实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另外,高校应重视学生会的作用,调动学生会干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身管理能力,并将一定执法权限给予学生会干部,由其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缓解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强度。2.高校可给予学生会调整校规、校纪的权利。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学生自身了解,部分校规、校纪与“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会可以用网络为媒介,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学校论坛中收集关于高校管理的意见,并对意见进行收集、整理,挑选出需要调整的校规、校纪,并交由学校行政机构审核,确保高校学生可以拥有一个体验感更佳的高校学习环境,学生不仅会更加愿意遵守校规、校纪,而且校规、校纪本身的约束作用也更好的显现出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质量。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即面临着挑战,同样也存在着很多机遇。当前,人才建设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质量,无疑有助于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高校环境。因此,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其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掌握现代化互联网工具与理论,积极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将高校学生管理作为工作重心,对增强我国高校人才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單位:董英帅    曲嘉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李建军,朱新筱.浅谈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学生事务网络工作平台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84-86.?

[2]张丽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创新[J].科技资讯,2015(2):133-134.?

[3]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4):8-13.?

[4]雷芸,涂庆华,宋骏飞,等.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与研究[J].通讯世界,2017(1):275-276.?

[5]王贵丽.“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18):192-193.

[6]王倩.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161-162.?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互联网+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