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30李鑫
李鑫
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基础急性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指标数值差异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数实验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急诊内科抢救措施治疗老年重症心衰,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疾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生存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衰;临床疗效
近些年受外在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影响,急性心衰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中老群体[1]。因此,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在入院后及时接受疾病前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81岁,平均值(67.71±8.48)岁;病程1~6年,平均值(3.12±0.44)年。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60~80岁,平均值(68.10±6.12)岁;病程1~6年,平均值(3.09±0.5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已获得其知情同意权;症状完全符合重症心衰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护理配合度不高的患者;既往有严重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基础急性心衰治疗,入院后密切监测患者意识和体征变化,对症用药,使用氧疗支持、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观察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按负荷剂量静脉推注,根据患者情况按维持剂量持续滴注。其中,负荷剂量为1.5~2 ?g/kg,维持剂量速率在0.0075~0.01 ?g/kg/min之间,治疗时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滴注速率需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和指征进行调整。此外,在给药期间应密切监视患者血压变化。如果在用药期间发生低血压,应立即降低给药剂量或停止给药,结合患者病情采取升后续血压措施,包括静脉输液和改变体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包括LVEF(左室射血分数)、EF(射血分数)、NYHA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2)使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3)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心衰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性重症心衰是临床急诊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和机体功能逐漸退化,原有的心脏射血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机体所需。患者入院后,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阻止心衰带来的进一步损害。本研究中在常规氧疗支持、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基础上加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该药物经临床试验证实适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静脉给药后入血,与细胞表面的清除性受体结合,在细胞内被蛋白酶溶解,24h用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急诊内科抢救措施治疗老年性的重症心衰,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疾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生存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闽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附85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