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022-05-30熊佳慧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应用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高校混合教学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特别是在一系列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混合教学系统中,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综合成绩评价体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合格教学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为更好地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混合教学;应用分析

一、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和教育事业中,并且对于各领域的运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而在高等教育如何在市场化现行体制下呈现出高效发展,有效将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仍然是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利用互联网思维去建立互联网方法、规则和精神思考,将互联网从开放、共享、和平的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加速推动高等教育本质的改革,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等方案,更是势在必行[1]。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变革及构成

(一)教学变革

“欲求新,则求变”。"互联网+"时期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了。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方法要围绕着学生的需要设计和进行,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由老师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课程和学习方法。学员可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性预习。在上课之前,由学员通过针对课堂上重点、难点的教学视频选择或自主预习,以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让课前时间也变成了教学空间,从而建立完善的学习型团队。此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闲暇时段、方便地点,和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框架预习课堂[2]。而后在课堂上,主要开展问答与讨论等交流。碎片化的复习方式可合理使用时间,同时由于每个视频内容即是自己的知识点,因此学习者也可以从任一知识点中进行复习,而不受已有知识点的基础影响[3]。同时复习过程也不必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完成,选择性复习,既有利于新知识点的积累,同时也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填补了新知识的断层,特别针对意志软弱者和控制力较差的学习者,可以重新建立学业自信,从而降低放弃学业概率,也使得学生更能完成学业。由于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也反映了新时代要求,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手段,因此学生会也更加青睐于这些新教学方式[4]。

(二)构成分析

智能化教育环境的新时代需求下,将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科技的有机融合。智能课堂系统通常由"教育资源"、"使用模块"、"云业务管理"、"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教学"等构成。教育资源分为网络资源、"云网络平台"资源与校园互联网资源。教学资源是一个动态团队,由学人和师资们一起创建和运用。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纸质课件、配套习题集、学习指南、多媒体教材和试题库等,还包含了网上课程和多媒体课件,同时音像制品、电子网络等出版物也是少不了的。教学资源以媒体技术为基础,形成了适应多元化的教育对象,自主型、开放性、互动性的新课程模式。把教学重点、难点,用短小精悍的音像或录像形式上传到了教育网络上,以补充课堂,并进行下载。通过网络教学,实现了课堂的随时性与连续性,从而实现了个性化教学,通过查缺补漏巩固了知识点。终端可是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智能课堂是教材、课程、教师与网络的结合,是设计师、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结合。新时期教学模式将突出学生的社会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积极思考以及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才能[5]。

(三)优势劣势分析

首先是优势:1.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传统的集中式教学授课方法和通过网络的远程教育,都需要将学习者们聚集到一起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而这些方法又对场所和设施都有相应的要求。而随着移动网络科技的蓬勃发展,大学生也能够通过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以及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合理使用课余时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2.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目前,中国教育界最主流的“构建主义学习法”理论指出,只有让使用者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在基于移动网络的新教学方法中,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在课堂中的应用与普及,将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进而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今天,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一批研究者,对怎样运用移动网络进行教学早已不是技术上的鸿沟。所以,运用移动网络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将极大地提高课程的效率与效果[6]。3.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使用了基于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库平台体系,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突破对学习方法、时间、对象、教学内容等的统一规定,每位学习者都能够按照自身的特性和需要选取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这些方法都极大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激情,发挥了学习者的个性。4.消除心理负担,提升学习效果。移动学习时无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于一些学习者而言大大缓解了心理压力,也减少了练习时出现的某些尴尬场景[7]。

其次是劣势:1.学习本来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所以必须聚集注意力和广泛思维,而移动教学的随时随地性和娱乐性会极大地发散学人的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坐车学习过程中、在城市街道上等地进行移动教学,由于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很大,这样学习者就无法像在课堂中那样完全沉浸在所学之中,就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和较高的注意力。2.在移动教学中形成的基于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确实对培养学习者的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学生在学习资源的掌握上,提出了高度的挑战。基于移动学习的自主教学环境仅仅给学习者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而无法确保带来的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也无法确保学习者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到高品质教学。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改革要点

(一)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上依托由云南省林产资源评价协会研发的移动网络平台,以学校进行典型经济价值林木的林果生产调研工作为任务,并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由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任务,学生上线下进行实地调查。课程的实施对象不再仅限于学校环境,而是指导学生走出校园环境到社会工作中去选取研究对象并进行研究任务,从而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老师由以前的理论知识传播者转化为现在的实际问题解答者,并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适时进行了引导。平台发布的研究任务更贴合社会实际的调查工作环境,解决了理论课程没有实施机会的困难,也有助于学员们减少了对步入社会工作后所产生的不适应心态。平台发布的每个研究任务都是在学校进行,各种类别的研究任务都匹配对应的研究方法,学生在进行研究任务时需要事先学习研究规范,在学习后进行测量并获取相应的绩点,老师利用移动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现场调研中学生可以把提问回复在网络平台上,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资讯对学员作出针对性引导,使用移动网络的便捷改善了在实训过程课程中因为学员分散而造成老師分身乏术的困难。

(二)丰富教学手段

课程也不仅局限于在校园里的集中教学,学生们只在校内掌握了基本网络平台的专业技能,其他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学时间,在校园内选定的典型地区经济林木地,开展农业生产调查。平台上主要采取了调研任务选择模型和创新任务模型,即学生们既可以选择在平台上已发布的调研任务,为自己选择适当地点开展调查工作;又可根据实际地点,选择在相应的社会经济领域为林果自己提供创新的调研任务。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价协会已制定了经济林果的生产调查标准,并在移动平台上传了大量关于常见经济林果生产的问卷调查方案。同时为了缓解学生在创建研究任务时会出现生产特殊经济林果的状况,作者还和协会人员联合创建了专家库,并在线上问答环节中引进了业内专家辅导。对于学员在沟通互动以及任务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均能够通过移动互联平台选择专家进行指导,平台还会把学员的问题及时发布至与专家绑定的移动客户端,专家也可针对学员在建立任务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专门辅导。全过程中引入专家指导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行业动态,更有效了解对经济林果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老师与专家二个维度也可以更好高地协助学生处理实践问题,进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善评价体系

课程采取了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结果评估(任务数量+质量)占百分之五十,过程评价(讨论+自学)占百分之五十。结果评估方法以学生完成调研任务数量为主,当学生所参加的经济特种性林果生产调研任务数量超过十五个后,就可以提交移动平台进行结果评估,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林木资源利用评价联合会的人员现场确认后进行结果评估;过程评估成绩以学生参与调查研究任务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有效性为先,然后老师再接到学生的结果评估成绩后,针对学生在完成调查研究项目中产生线上的互动热度和学习绩点,做出过程评估;最后老师再综合学生的结果评估和根据过程评估成绩使用移动平台,导出学生的综合成果。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应用实践

(一)课程概述

《互联网+林业调查》创新创业项目课堂,是近年来学校为开展"互联网+"项目教育活动而推出的拓展选修课。它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员的能力、创新型创业奉献精神、创新型创业意识。而创新型创业的培训,不仅要以教育在校学生主导的方式进行,而且还要针对整个市场,面向全社会创新人群,分阶段有层级的开展创新观念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培训。常规的课堂方式,大多采用由老师通过演示和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此方式便于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学员可以及时提交问题,由老师适时回答问题。同时由于面临着课堂方式单调的弊端,再加上学习者的水平差异可能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演示方式也需要满足每个人的认知速度,因此出现了学生之间学习效果分层的问题,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本书旨在总结近年来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方法,探讨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指将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络有机融合,所有的网络技术都保持了移动网和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更强调了使用者的感受与感受。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更有力的保证了教学资讯的快捷传播与信息交流,把学校培训、家庭、社区培训、自身培训四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立体的教育资讯信息保障。

(二)应用过程

课前预习: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通过学习资源库平台统一发布学生正在学习的有关课堂上基础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和引导性问题,将内容统一发布在学生端的网络设备上,让学习者有针对性地采用视频浏览、大数据搜索等手段学习有关知识点,并进行课中训练。同时,老师通过学习资源库系统的大数据分析采集与数字可视化统计分析系统对学员预习状态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学员的问题,从而在授课的同时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授课。

课上知识:通过一种方式,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完成对知识点的内化活动。老师针对前期课前预习阶段掌握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与教学活动,强调对重点、难点的讲授,并引导学生就课前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加以讨论。

课后练习:通过线上练习的形式,通过教学资源库系统安排操作训练,开展交流互动的形式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平台任务,提高对学校教学上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老师对学生知识问题的点评以及学校与课堂之间的共同练习,开拓思路。

(三)效果分析

第一点是专业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当课程的创新性引入到了行业专家指导环节以后,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对于一些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能够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接触移动平台也能够有效街道、教师和专家的反馈,通过行业专家的解答,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第二点是专业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增强。再进行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往往会包括实地调查模块,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学环节中的一系列理论调查,真正做到了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情况。第三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在咨询模块以后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操作水平,并且学生在实际调查研究中,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提出问题,能够引导教师和专家在线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基础应用到高效的混合式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但是,基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刚刚兴起,未来,未来仍然有着较大的改革和发展的空间,值得去探索、归纳和总结,这是一个十分细致且持续性的过程。说明在未来,更是需要针对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课题等一系列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作者单位:熊佳慧     湖南文理学院

参  考  文  獻

[1] 余梅,周建敏. MOOC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 广州化工,2014,42(15):3.

[2] 张良宾.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 2012(19):2.

[3] 郑兆华,彭金莲,邱锡光,等. 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 2014(5):4.

[4] 彭雄冠. 高校教学管综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

[5] 何宁,卓春英.“互联网+”环境下混合教学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17, 13(8):2.

[6] 余梅,周建敏. MOOC 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  2022(15).

[7] 文明瑶,邱广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3.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应用分析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