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策略

2022-05-30黄其健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为了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强化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中数学教师逐渐重视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分层教学的方法更好地运用于课堂中,制订更加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基于分层教学理念,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建构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建构

作者简介:黄其健(1979—),男,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三十五中学。

一、分层教学的具体概念及其实施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具体概念

分层教学本质上是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潜力及接受能力,并根据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相应的分层,将水平接近或者是水平一致的学生分为同一层次,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区别教学。分层教学也可称为“因材施教”,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分层教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区别。在步入初中之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接触新的知识点时,不同学生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具有明显的不同。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教师进行的针对性教学,就被称为分层教学[1]。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具有独特的意义。一方面,分层教学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上具有切实的意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集中授课、集中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问题情境下学习,在相同的课堂中进行思考。同时,在面对相应的问题时,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竞赛。这使课堂往往成为成绩优异、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展示台,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够尽力地追赶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脚步。在这种教学氛围中,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负担。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能够将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给不同阶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切实感受自身的进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这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分析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时不难发现,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成绩优异、能够跟上教师节奏的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与教师密切互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前进;而成绩较差、接收能力较慢的学生正处于课堂的边缘,他们难以跟上教师和成绩优异学生的脚步,上课的时候无所事事,如听天书。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班级内的“后进生”“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保证,长此以往,不利于此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而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及其能力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是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保证学生学习状态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启迪,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进步,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理念、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在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对其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存在较为不利的影响。而借助分层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也能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认知状态,从而在明确学生学习困境时,以更加形象化、趣味化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数学任务,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技巧,养成相应的数学学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学习的长远发展。

三、实施分层教学应当遵守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分层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课程设计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和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学习感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同时,在开展分层教学准备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还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和认知情况展开课程规划、教学的目标以及作业设计等多方面内容的分层。教师在明确分层教学本质的基础上,以全面性的分层方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能够让分层教学实现作用最大化。

(二)浮动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年龄。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学生近段时间是否努力学习、思维是否得到了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若是学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努力学习并且不断完善思维,其数学水平及认知能力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相反的,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懈怠学习,其数学水平则会下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守浮动性原则,定期通过考核了解学生所处的数学层次,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态地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具体而言,对于在某一层次学习具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下调一个层次,而对于在这一层次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上调一个层次。这种分层式的互动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可行策略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线索以及主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数学能力做好大致的教学规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校验课堂教学的作用,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以此及时得到分层教学的反馈[2],并依此优化教学策略。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在课堂的开始,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要让基础较差、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含义,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通解形式。对此,教师可先讲解方程的内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说明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其是否为等式,二是其是否含有一种未知数。随后,教师再给这样的学生布置几个简单的问题,如“‘3x-5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2a+1=0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需着重让学生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可提出“一家零食批发店新进了一批A、B零食,A零食每袋卖5元,B零食每袋卖4元。现已知A、B两种零食的总营业额为300元,其中A零食售出50包,那么B零食卖出了多少包?”等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这种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方法的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显著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

(二)对学生基础进行分层

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不同的数学基础,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匹配学习任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其进行分层。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准确划分,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的过程中,由于函数是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因此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分层讲解函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对于基础、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函数的概念,即函数就是具有一定对应关系的两个量,其中x被称为自变量,y被称为因变量,x发生改变时,y通常也会发生改变。由此先让这一层次的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0)的式子称之为一次函数。教学重点在于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形式等知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等知识。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与X轴交于(-4,0)同时与X的夹角为30°,那么这条直线所对应的一次函数是什么?”这道题目需要基础较好的学生结合平面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线与Y轴的交点,再用两点法去计算一次函数中k的取值,才能得出结论。这种基础分层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课后练习作为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关键之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业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健全的数学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点,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布置不同的课后练习作业。对于基础和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先认识解直角三角形中常用的关系,比如说常用的正弦关系、余弦关系、正切关系和勾股定理,并给这一类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代入公式就能够解答的练手题目,强化学生对公式的应用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好、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布置相对有教育综合性的题目,供学生扩展和提升。比如“已知△ABC中,∠C=90°,∠B=30°,AB=10,让 C点落在圆上,求圆的直径和三角形各条边的长度。”一题,需要学生先学画图,通过观察图形能直接发现边AB是圆的直径,再通过勾股定理或者是正余弦公式,得出各边的长度。教师借助这种综合性的难题,让学生通过画图和找关系进行解答,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意识,这能显著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并满足此类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对测试考核进行分层

為了落实分层教学的浮动性原则,教师应注重考核评价的开展,间隔一定时间针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定性的考核。考核时所用到的试题,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而制订,教师通过测试考核,发现学生的问题,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水平重新给学生进行定级。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分层教学的实际作用。

例如,在教学完“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这一部分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测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而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王阿姨准备用铁丝网围成一个菜园,菜园的一面背靠着墙壁,已知铁丝网的长度为18米,想要在现有长度下尽可能圈出一个最大的菜园,它的长和宽应该怎样设置?”这一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这道题需要学生先假设背靠墙壁的边的长度为x,那么其余两侧的长度则为18-,再将两者相乘,得出面积S=x(18-),开括号得出来的是一个二次函数,学生利用顶点公式法将其配方,最后可以求出当x= ,也就是背靠墙壁的长度为2.25米时,栅栏面积最大。若是在基础较差的学生中,有人很快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教师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其上调一个层次。而在基础较好的学生中若有人难以解答,教师则需要将其下调一个层次。教师利用这种检测的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整,能够保证分组教学合理推进。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为了兼顾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的提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积极开展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自身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在提升学生体验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有助于其全方面成长的课堂氛围。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李新文.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2(2):69.

王梦宇.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6-7.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