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22-05-30顾瑾

教育界·A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摘要】文化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十分重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千年的发展与传承,逐渐变成具备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變为我国一种重要的音乐种类。文章以传承民族音乐为目标,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认识并传承民族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学;传承

作者简介:顾瑾(1980—),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具有不同特色的民族音乐传承了下来。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各类民族音乐对国民的生活和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其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等,与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总体来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无论是韵律还是歌词,都能传递出歌曲的思想感情。而民族音乐往往包含了一个群体、民族乃至国家的精神文化内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尚不具有较为清晰的民族观念,而民族音乐的教学和传唱,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内核,进而产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全球文化大融合,国外艺术文化对我国学生及年轻一代的影响较大,如果不加强对学生的民族艺术文化教学,便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及爱国情怀。

(二)丰富学生认知,产生浓厚人文情怀

小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学生除了要学好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人文情怀,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不仅有助于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民族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进而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志向。

(三)培养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核心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音乐去感知世界和传承文化。显然,民族音乐作为类型多样、贴近生活的音乐种类,无论是各种经典的民族音乐曲目,还是民间传唱度高的民歌,都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教师通过开展经典民族音乐的鉴赏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辨别美、发现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影响,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乏味等。单一的教学形式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基础课程之上,而没有深入了解多种音乐形式及其渊源,学生也较难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同时,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音乐作品中的艺术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导致学生认为音乐作品就是简单的歌曲,而无法培养良好的乐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就当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的现状而言,虽然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开始着手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但是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

第一,运用方式单一。多数情况下,音乐教师教学民族音乐的方式都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或是让学生学习演唱民族歌曲。这不仅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之美,还会让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音乐课程逐渐丧失兴趣。

第二,缺少对鉴赏及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民族音乐时,多是以让学生辨别民族音乐的类型或是学会演唱民族音乐曲目为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且具有过强的目的性,多数学生无法从中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对其背后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不了解,也就无法有效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第三,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不足。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电子设备以及海量的网络信息,其听音乐的习惯也具有现代社会特征。但是,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不仅会导致课堂教学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还不利于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

第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足。由于部分音乐教师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了解,且本身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因此他们无法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形成学习驱动力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兴趣为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并探究民族音乐,并对其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并学习各类民族音乐用到的乐器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不同的乐器,让初次接触这些乐器的学生按照第一印象进行选择,然后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行研究乐器的发声方式。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乐器的乐理知识及其所代表的民族音乐类型。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对乐器产生兴趣,进而逐步延伸到对相应的民族音乐作品及文化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延伸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上开展新媒体教学,积极延伸教学平台,拓展音乐教学形式,构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还可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组成民族乐器互动小组,建立民族声乐沟通广角,开展民族音乐知识比赛等特色活动,在学校组织的联欢会和各种晚会中为民族音乐表演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具备民族音乐特长的学生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资源,组织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活动,如邀请当地民族音乐家到学校讲解当地民族音乐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吸引学生主动了解民族音乐,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另外,教师还可激励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欣赏民族音乐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民族音乐,全方位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三)营造鉴赏氛围,培养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体会和欣赏能力。在日常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形成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入手点,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而爱上民族音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音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认知水平,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体会、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传唱度较高且朗朗上口的民族曲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体会到民族音乐所蕴含的艺术内涵与民族精神。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实现个性

发展。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民族文化上存在差异,各个民族在音乐上的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歌曲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及其唱法和风格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化研究,故而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是继承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导者,承担着宣传和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职责,学校需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加强师资的投入和建设,让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在不断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四、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教学案例

(一)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立民族音乐兴趣小组

民族音乐的内涵深刻,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能够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聆听民族音乐只能让学生单纯地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与动听,要更深层面地体会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民族音乐与图片、视频、动画相结合,以丰富多元、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到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学生成立民族音乐兴趣小组,让对不同类型民族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民族乐器等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浓厚的民族音乐学习鉴赏氛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联合家长,组织学生参与和开展民间民族音乐鉴赏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感受民族文化和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鉴赏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进一步感悟民族音乐魅力

由于我国历史较为悠久,所具有的民歌种类也很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歌。根据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可知,大部分民族音乐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抒发了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教学扩展到课外。这不但可以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实地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采莲谣》这首民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周末到学校周边的公园划船、赏荷,同时为学生播放《采莲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真实环境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令学生加深对歌曲的感悟。这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做摇橹状,跟随教师的指导,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采莲谣》的文化内涵,在演唱时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与情感。

结语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的教学也应该从小做起。但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现代音乐的流行,民族音乐的传承受到一定的冲击,在小学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对此,教师要积极延伸教学平台,让教学活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教学氛围,不断涵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32-133.

[2]余贤君.小学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0(S1):138-140.

[3]彭璇.开展小学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J].知识文库,2020(17):62,64.

[4]滕云.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28-129.

[5]张娟.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J].家长,2020(21):141,14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