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智、用情、用心

2022-05-30莫润超

教育界·A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用心班级管理

【摘要】管理班级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管理的智慧。班级,犹如一个家,需要师生共同悉心管理,用心呵护,才能更加温馨、融洽、和谐。那么教师如何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使班级真正成为能让学生开心学习的“家”呢?笔者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即“三用法”—用智、用情、用心,有利于打造出向上、快乐、团结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用智;用情;用心

作者简介:莫润超(1982—),女,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

班主任在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当着各种角色,有时是管理者,有时是引导者,有时是学生的朋友等。那么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各种角色的作用,使班级管理更科学、有效呢?笔者尝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三用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用智管理学生,营造良好班风

(一)用智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中,老师的管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主管理会更有成效,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真正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才能把自己管好,把班级管好。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建立“小班主任”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轮流当一天“小班主任”,全权负责当日的班务工作,包括维持班级纪律,组织同学参与活动,做同学的思想工作,监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等。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小班主任们”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处理,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到了周五,教师可安排各个“小班主任”在班级中轮流小结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教师要表扬他们好的方面,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最后进行工作总结,提高“小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通过“小班主任”轮换管理,教师能够唤醒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使人人都有机会充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这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其他服务岗位,让学生能在不同的岗位充分锻炼,从而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的一分子,意识到要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学生在各种岗位上付出努力,收获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后,也能够增强自信心,加深对班集体的热爱和认可,如此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学生拥有自我管理能力,能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用智创设育人环境

教师要注重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教室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地方[1]。比如笔者在班级开展“我的教室我作主”主题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负责一面墙的设计,包括设计主题、选择内容、布置装饰等,从而使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力,布置出各种有创意的主题墙,如“我的童年”优秀习作展、“保护环境”绿化角、“比一比”学习园地等。各面主题墙布置好后,教室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不但能受到美的熏陶,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缤纷多彩的教室会有家的感觉,能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学习中。

(三)用智树立班级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犹如一面镜子,能引导学生对照检查自身,使学生发现自身之不足,思想获得提高,行为得到改变。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他們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和学习别人。鉴于此,教师可树立班级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比如,笔者会在班里有意识地对一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评选出“文明之星”“孝义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卫生小标兵”“阅读小标兵”等,将榜样学生的事迹用“放大镜”放大,在班级里进行宣传、展示,以此影响和教育其他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对照榜样自我审视,促使班级形成向上、向善、向好的氛围,营造良好的班风。

二、用情打动学生,建立和谐关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用情去温暖和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用情去搭建一个温暖的班级“小窝”,管理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

(一)以情育人,以点突破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有温度的,用情慢慢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比直接说教更有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笔者注意把情感注入学生的心里,对每一位学生都是动之以情,用自己的真心去交换学生的真心,在无形中教育学生。比如,笔者发现班里的学生对班级卫生不太重视,每次走廊上、教室地面上有些纸屑之类的垃圾,他们都会视而不见,没有人主动去收拾。对此,笔者没有批评学生,而是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去感化他们,每次见到地上有垃圾,笔者就当着学生的面亲手把垃圾捡起来,什么也不说,让学生自己体会。后来,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主动捡垃圾,维护班级卫生,班级值日生也更加细心地打扫教室和走廊,从此教室和走廊都能保持干净整洁。学生都说“不能再给老师添麻烦了”,可见他们终于被笔者的真诚所打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能很好地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去改变,从行动上去付出。

(二)以情带班,以点带面

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对班级有责任感,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以情带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资”,从而感化学生,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比如每一次劳动,笔者都会与学生一起动手;每一次设计黑板报,笔者都会跟着学生一同写写画画;每一次运动会,笔者都会与学生一起参与……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展现出自己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笔者与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巩固,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渐渐地,学生的思想越来越端正,班级风气越来越好。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会主动向笔者承认错误,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对不起老师的一片苦心;学生为班级争到荣誉的时候,会谦虚地感恩老师的培养和班级同学的支持;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决心下次以更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三)以情动人,以文化人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内容,优秀的班级文化是每一个班级的价值追求。建设班级文化不仅体现在班级整体环境的营造上,更体现在人文关怀上。比如,笔者所带的班有个小女孩,先天有一些不足,平时说话口齿不清,写作文时语句不顺,前言不搭后语。因此她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显得非常自卑,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非常少。而其他学生见到她总是封闭自己,极不合群,也渐渐地疏远了她。如果笔者放任不管,不仅会影响这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文化氛围。因此如何让这个学生走出自卑,融入集体,便成了笔者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

上课时,笔者就经常走到这个学生的身边,用温和而又充满信任的眼光注视她,向她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她能流畅表达,笔者课前就把那些要提问她的问题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在课上提问的时候拿着画让她看图说话。这样直观的图画能让她更流畅地表达,还能让她言之有物。经过不断的训练,这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如此,笔者还要求这个学生在课后把每次在课堂上回答的内容及每天的学习感受写到反馈本中,从而训练她的写作能力。这个学生慢慢感受到笔者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她封闭的心渐渐被打开了,她常在反馈本里表达对笔者的爱和感激。每次她把反馈本交上来时,笔者都会及时认真地修改,表扬她的进步。有时笔者还会把她写得精彩的句子、片段读给其他学生听,她也常常因此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渐渐地,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她跟其他学生的交往交流多了起来,班里的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她。每次开展活动时,其他学生都热情邀请她参加,并让她在其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后来,这个学生从口头表达到书面写作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一期班级黑板报里都有她的“大作”,每次班级的演讲比赛中都有她的身影。在这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她因“文”而“化”,从原来的自卑走向了自信,从原来的不善言辞变成后来的能说会道。笔者用真心真情打动了她,也打动了整个班级,使班级成了幸福美好的大家庭。为此笔者感到百般欣慰,也深深体会到用情管理班级的妙处。

三、用心呵护学生,增强教育效果

用心呵护学生,是笔者多年来坚持使用的教育法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用心管理班级,才能带出一个个好班级,培养出一批批好学生。

(一)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

作为天天跟学生打交道的老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要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班级的建设中来,老师就要切记不要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当做学生的益友,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相待,搭起情感桥梁[2]。笔者喜欢在课下与学生们闲谈,比如对学生说:“天气转凉了,你可要注意添衣保暖啊!”“最近,我总觉得你心事重重的,是否是家中出了什么事?”等等。这种朋友式的交流,让笔者成了学生心中真挚的朋友。学生对笔者没有猜忌与防备,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会主动向笔者敞开心扉。当比赛失败时,我们会相互勉励;当比赛获得成功时,我们会击掌欢呼。笔者还与很多学生成为QQ、微信好友,适当与学生互动,给学生留言,如“能够成为你喜欢的老师,我感到非常荣幸,你在班上学习很用功,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你将来一定能成功”等。学生也会给笔者留下发自内心的话语,如“感谢老师对我一直以来的教育,让我受益良多。您就像熊熊燃烧的蜡烛,宁可燃烧自己,也要照亮我们。我们会永远爱您”等。通过各种各样真诚的交流,笔者与学生之间有了深厚的情谊,学生也更加主动地配合笔者的班级管理工作。

(二)以慈母之心爱护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才能获得学生更多的支持。在工作中,或许有时候教师对学生说了许多道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但要是教师以慈母之心劝勉学生,笔者相信学生最终会被教师感化,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并将教师的教育积极付诸行动。笔者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生,他自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和后母生活,但其父亲经常出差没时间管教他,其后母对他漠不关心,有时稍不顺心就拿他当出气筒。时间久了,这个学生情绪变得很不稳定,也越来越自卑,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能让他变得自信起来,笔者决定给他做一回“母亲”。于是,经常找他促膝长谈,关心他的起居饮食,了解他的生活学习状况。发现他钱不够买饭吃时,笔者会毫不犹豫地给他打包好吃的;看到他戴的红领巾歪了,笔者会轻轻地帮他扶正;看到他满头大汗时,笔者会关切地递给他纸巾……一段时间下来,他人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一天,他写了封信给笔者,让笔者备感欣慰,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谢谢您!您让我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温暖,我真的好感动,真的好想叫您一声妈妈!……”多么纯朴的孩子!笔者看完信后热泪盈眶,意识到原来爱的力量真的能改变一个人。事实证明,教师将爱贯彻到底,才能将教育进行到底。

(三)以天使之心感化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学生,及时帮助其改正不良习惯。但只通过一两次的教育是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的,要教育好问题学生,教师需要长期、反复、耐心地教育,善于观察和捕捉他们细微的进步,一旦发现就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这样反复教育,锲而不舍,才能取得成效。比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个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捣乱,也不听老师的教诲。于是,每当笔者上课时就经常用眼神暗示他,走到他身边轻轻敲他桌面以示提醒,并寻找各种机会表扬、鼓励他,以此让他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课后笔者还不厌其烦地找他交谈无数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段时间后,该学生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但在笔者的课上认真听讲,在其他科任老师的课上也变得认真起来。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要以天使之心感化他们,尽可能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服务,要相信,多下点功夫,多一点耐心,一定会使他们改正错误、认真对待学习。

班级管理之路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有阻碍,但也有鲜花、有美景、有收獲。教师只有学会用智、用情、用心管理班级,才能取得教育成效。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方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教育、懂管理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屠荣生,唐思群,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于桂芬.爱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J].林区教学,2009(07):22-23.

猜你喜欢

用心班级管理
用心
用心陪她
用心熬一碗汤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用心,才会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