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中以美育德的教学研究

2022-05-30吕倩

求知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摘 要:立德树人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高中音乐教学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德育知识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学生的素养和品质,有效实现以美育德的目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以美育德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以美育德;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吕倩(1990—),女,江苏省宿豫中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认识到以美育德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音乐所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德育魅力,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德育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消化,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展开论述。

一、在音乐教学中利用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德育渗透

音乐作品一般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它能够体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状态,体现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在鉴赏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学习其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深刻文化内涵,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以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中《国之瑰宝——京剧》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为例,在本单元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京剧作品饱含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丰富的精神品质以及文化内涵,对实现德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以京剧为契机,对京剧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具体概念。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形成于北京,它的组成部分不仅有伴奏、脸谱和唱腔,还包括门派和板式。京剧内容特别丰富,不仅涉及表演方面的知识,还涉及武术、美术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所以说京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现一些经典的京剧作品让学生欣赏。比如,教材中的《望人间》是京剧现代戏《圣洁的心灵——孔繁森》中的一个片段,其为人们刻画了一个具有伟大爱国精神以及革命精神的人物形象。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望人间》这段京剧,然后带领学生感受其中表现的思想内容以及音乐情绪,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现代京剧中蕴含的崇高人文精神,让学生获得剧中人物精神品质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

二、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民族经典音乐进行德育渗透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民族所创作的,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的音乐,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音乐主要来自民间,体现的是人民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点。要想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音乐教师可以将德育巧妙地融入各民族经典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民族经典音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音乐中所体现的民族平等理念以及团结精神,带领学生进入音乐中,深刻体会各民族的人文特色,加深学生对各民族的认知,了解各民族的民俗民风,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进而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藏族音乐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比如,教材中的藏族民歌《宗巴朗松》属于西藏地区的传统音乐,其节奏舒缓自由,具有较强的律动感,能够体现高原音乐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宗巴朗松》的音频,让学生在认真聆听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随着音乐自由律动,体会歌词的深刻含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学生明白“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接近你,和你成为朋友”,从而引导高中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提升和完善自己。同时,在学习藏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藏族服饰,并学习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藏族舞蹈。这样音乐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穿着藏族服装跳藏族舞蹈,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藏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藏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增进学生对藏族人民的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各个民族所具有的正面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有效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

三、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音乐故事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析。一般来说,音乐故事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中诞生的,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在讲解音乐故事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搜集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应音乐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1]。这样才能有效丰富音乐故事的情节,将音乐故事讲透、讲好,进而充分发挥音乐故事的德育价值,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育人目标。

以《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教学活动为例,其属于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由贝多芬所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基于贝多芬的人生故事引导学生鉴赏和学习这支曲子。音乐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非常知名的音乐家,一生潜心创作音乐,对你来说,你觉得发生以下哪件事情是最可怕的?1.失去听力;2.被人误解;3.特别贫穷。”在问题的引导下,音乐教师就可以将贝多芬的人生故事引入课堂:“可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贝多芬失聪,但是你们知道贝多芬是在什么时候失去听力的吗?贝多芬失去听力,给他的音乐事业带来了哪些困扰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了解贝多芬坎坷而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有很多关于贝多芬失聪的猜测,关于他失聪的具体时间众说纷纭。其实在39岁的时候,贝多芬的听力就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当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摧残了贝多芬的身体,并最终让他失去了听力。失去听力之后,贝多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创作,反而增强了创作音乐的决心和毅力,他不断地从音乐中汲取力量,克服了众多的困難和挫折,最终战胜了自己,给世人留下了很多优美的乐曲,为音乐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贝多芬用自己坎坷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热爱,什么叫坚持。”学生受到贝多芬故事的启迪和洗礼,对贝多芬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将其以音乐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受到音乐故事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和净化,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

四、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要想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一方面,音乐教师可以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有效渗透,实现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因此,音乐教师要想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的全方位渗透,必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结合高中生的这一发展特点,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有效地渗透德育,不断强化音乐教学的德育效果。音乐教师要突破传统的音乐教育思维和观念,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有效发展和提升,有效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

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艺术节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艺术节活动,通过自主创作和表演节目,体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团结协作,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演唱《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唱角色。各角色全力配合以及协同合作,在正式表演的过程中将歌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表达出来,达到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表演效果。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表演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在八一建军节,音乐教师以“军营”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烈士纪念日组织学生演唱革命歌曲,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校本课程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渗透德育。比如,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校歌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学校的历史和校训,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2]。又如,音乐教师可以搜集当地的一些特色音乐文化并将其引入课堂。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当地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家乡的音乐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从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回报家乡的责任感,让故乡建设成为学生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从而促进学生在本地特色音乐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更加高尚的精神品質。因此,在校本课程中有效渗透德育,不仅有助于德育价值的有效发挥,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形成高尚的人格。

结语

要想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实现以美育德,音乐教师就要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在传统音乐文化以及民族经典音乐中进行德育渗透,并利用音乐故事和音乐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来实现德育渗透。教师不断加大高中音乐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力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正确的三观,从而有效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刘彩虹.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江西教育,2016(9):27-28.

李傲翼,谭周婷.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52-54.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