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美育思想“教学做合一”实施观的应用

2022-05-30印莉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中美术

【摘 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教育等领域。艺术教育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内容,是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美术的一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理应被普及与推广。文章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山水画融入高中美术社团课程的学情分析、实践意义,以及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用水”在社团课程中的实践探究,揭示陶行知美育思想“教學做合一”的实施观在高中美术社团课程中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中美术;陶行知美育思想;中国传统山水画;社团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5;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45-03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探寻适合中国学生的美育道路,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立新的美育方法,从而形成丰富的美育思想,他提出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概念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用“美的概念去改造社会”[1]。笔者执教六年,对于高中美术教学已有些许实践基础,感受较深的是,传统美术文化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实践并不深入,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教材内容与实际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平衡、美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够、美术课堂中缺乏传统教学资源等。这导致高中生不仅缺乏对传统美术文化的基本认知,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要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教育等领域,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关键。

教师要想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首先要从思想上避免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分割,努力成为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引路人。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所学专业又是传统山水画,对于高中美术课堂中难以融入传统文化的现象,尝试从学情分析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出发,把社团课程和平时的课堂教学融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山水画内容,在社团课程中进行具体的传统山水画实践技能教学。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从而体现出陶行知以“做”为核心,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做合一”的美育实施观。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融入高中美术社团课程的学情分析

山水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山水田园情怀,在历代绘画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画需要传承与创新,因此在高中美术社团课程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执教高中美术社团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传统山水画的理解不到位,对于如何临摹,如何选用范本,如何用笔、用墨、用水,如何表达和创作等一系列问题更是肤见谫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研。

(一)过于追求平面形式化,画面大雅大俗

部分学生曾在校外兴趣班学习过传统山水画,其画面并没有遵循“由古入画”的传统方式,而是过于注重画面的形式感,画面色彩斑斓,山、水、树、石出现以轮廓勾勒、平涂色彩的现象,导致画面过于绚丽而缺少传统山水画的沉着气息。这对于初学山水画的学生来说,容易对传统山水画产生勾勒线条、平涂色彩的错误认知。学者周积寅在《中国画论辑要》中也指出,中国画在色调方面的要求是“艳而不俗,淡而不薄”[2]。山水画自魏晋六朝以来,其施色已不是简单的平涂,而是深浅不一的晕染法,山石树木亦有“阴阳相背”之说。因而,针对课前发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系统地阐述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意义,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传统山水画极其重要。

(二)学生缺乏对传统山水画的临摹认知

美术社团中的学生并非专业的特长生,绘画基础相对薄弱,甚至是零基础,因而缺乏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即使是在校外培训机构学过绘画的学生,其画面大多是“无笔无墨”,草草行笔,缺乏生气。针对此种情形,指导教师更应从思想上、实践上让学生明白打好基础的重要性,而临摹是必经之路。历代画家的绘画学习都是从临摹经典名作开始的,南朝齐梁时期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更是提到了“传移摹写”,体现了古人对于临摹的重视。国画大师黄宾虹也曾经说过:“临摹虽然不属于创作范畴,但却是创作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二、临摹中国传统山水画在高中美术社团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画家傅抱石指出:“学习中国画,自古以来均从临摹入手。向古人学习,即‘师古人也。”[3]因而,临摹是学生学习传统山水画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基本、简单、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学生通过临摹,首先对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认知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次更能直观地领悟笔法、墨法在画面中的表现。

(一)临摹范本的选择

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兴盛于唐宋,成熟于元,至明清出现新气象。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画面兼具写实与情感的表达,达到了人与自然结合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体会墨法中的“干、湿、浓、淡”和“焦、浓、重、淡、清”,并品阅画中的诗情画意,临摹范本的选择尤为重要。课堂实践以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作为临摹范本。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此画体现了绘画风格的转变,由讲究设色浓丽、形象逼真的宋代风格,转变为笔墨抒情写意的文人画风格,黄公望创造的水墨画新境界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深远,其在传统文人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此画一分为二,即《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如今这两部分隔海相望,更加凸显了此画的可贵。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富春山居图》展示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带的美丽河山,这里的自然景观孕育出众多名人,通过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入品读此画、此景、此情,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弘扬可居、可览、可游的中国山水意境。

初学中国传统山水画,临摹是引导学生入门的主要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绘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从点画之间体会传统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等节奏关系,感受作品背后的创作心境和历史内涵。同时,也会让学生对传统优秀美术作品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山水画课程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先以对临为主,从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学习临摹,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局部到整体的作画过程,让学生体会临摹的过程。

(二)品画

在实践环节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忽视对水、墨、色的把控,画面时而干燥,时而过度晕染,导致画卷上团团墨块时有出现;有的学生过于被形所扰,导致笔滞于纸上,出现败笔之象;有的学生急于落笔,导致画面毫无章法可言。通过观察,学生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生”,即缺乏认识而产生陌生之感,以致在临摹的过程中笔在纸上时常出现停滞的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读画”是关键,在作画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品读。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写道:“画家有读画之说。”临摹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所要临摹的画作进行解读,让学生拥有解读画面的意识,通过自行赏析画面内容、笔触、墨法、章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重新认识作品,做到胸有成竹。

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笔法分析在高中美术社团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传统山水画技能实践课程中,工具材料较为关键。笔毛采用兔毛、羊毛、鹿毛、狸毛等硬度较高的兽毛,这与西方使用的鹅毛笔、铅笔、钢管笔等截然不同。宣纸则采用青檀树、稻草、杨桃藤等植物原料,而纸张的厚薄同样会影响画面效果。因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致使学生在首次课堂实践中出现较多的实践操作问题。

(一)笔法分析

学生出于好奇,便信笔于宣纸上涂鸦,画面毫无章法,宣纸直接被戳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原作中山石结构基本以长披麻皴和荷叶皴为主,学生在表现山石结构时,往往是勾勒山石外轮廓,之后在层层山石结构中挥毫创作,导致画面结构散乱。同时,学生对握笔的方式和毛笔的性能一无所知,从而导致画面无笔法可言。如原作生长在江岸沙渚中的丛树薄如蝉翼,墨色透明,学生在临摹时经常无法把握笔尖与笔亳的蓄墨量,无法分出墨色层次关系,浓墨与水分充满笔亳,导致落笔时晕染过快,丛树瞬间变成一团墨块,毫无造型可言。针对上述现象,首先,从理法上要让学生明白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其次,从实践上要让学生理解工具材料具体如何运用。因而,教师展示皴、擦、点、染、提、按、顿、挫等笔法必不可少,这便于学生在“听”与“做”中加深理解。

(二)分组实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笔者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分小组一和小组二两个组别。小组一主要是刚入门、毫无基础的学生,主要让其训练起、行、運转等基础点画,通过每节课前十分钟的点画训练,让学生心性平和地在临摹中感受下笔笔法的力道和轻重缓急。小组二主要是有一定山水画基础的学生,训练以“型”为主,因其往往已掌握基础的点画要领,因此“应物象形”是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即用造型的手段把所描绘的物象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点画实践解析以及分组训练之后,再次让学生在宣纸上通过提、按、顿、挫等笔法来体验毛笔的性能,感受毛笔在宣纸上产生的摩擦笔迹,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画方法。

四、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墨、色”观念理解在高中美术社团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一)“墨、色”的观念理解

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主要工具,墨是桥梁,是承载毛笔在纸上产生无穷变化的物象。清代画家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指出:“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笔能倾覆山川之势。”可见,笔墨可点画山川。画家李可染说:“笔墨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下笔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等变化。“墨”通常指烘染、破、积、泼等墨法以及干、湿、浓、淡等变化。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画面层次关系缺乏理解,多以浓墨或淡墨同一墨色呈现,且画面墨色也无明显干湿变化。因而需要向学生重点阐述“墨分五色”的概念:“墨即是色”,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画面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表现。南朝梁元帝萧绎在《山水松石格》中指出:“高墨犹绿,下墨犹赪。”道出了用水墨的浓淡来表现物象。

(二)“水”的观念理解

清代画家李鱓说:“笔与墨合作生动妙在用

水。”当墨遇上了水,墨色便鲜活了起来,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简单的水墨,朴素的色彩,画出不同浓淡层次,勾勒出最自然、飘逸的世界。唐代王维“水墨至上”的观念的提出,标志着水墨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临摹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常忽视水与墨的调和层次。当表现画面重墨时,容易被画中浓重墨所误导,从而用干笔浓墨重复点染画中的重墨画面,导致画面出现“闷而不透”的情形。水与墨的交融,产生黑白镜像,而浓淡层次的不同,画面亦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由于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墨分五色”的概念,笔者尝试让学生在墨碟中逐次加水,通过加水量的多少,感受水墨的焦润和浓淡变化,让学生认识墨法,并让其再次用不同墨色在画面中点画。清淡、柔和、水润、自然的墨色,挥洒在宣纸之上,意境奇妙,美不胜收,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水与墨的交融在宣纸上产生的变化。

传统山水画融入高中美术社团课程实践,重在笔法与墨法,要让学生通过笔在纸上的勾皴点画、轻重缓急去认识笔法,通过干湿浓淡、泼破积染去认识墨法,打破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无色彩变化的认知,从而加深其对传统山水画“墨分五色”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实践课程中穿插理论知识,便于以后学生作画时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山水画融入高中美术社团课程,符合陶行知美育思想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做合一”的美育实施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徐善.傅抱石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印莉莉(1989~),女,汉族,江苏灌南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高中美术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