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的初期应用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2022-05-30赵子忠王梦琦

对外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创新元宇宙国际传播

赵子忠 王梦琦

【内容提要】元宇宙是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结合而成的虚拟共享空间。元宇宙构建出的新生态、带来的新理念、推动的技术创新,将会对国际传播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元宇宙发展的初期,数字分身、社交媒体转型、VR/AR沉浸式传播、游戏场景与虚拟办公的新传播等应用创新,将会推动国际传播形成场景化、互动性、沉浸式和智能化的新形态。

【关键词】元宇宙 国际传播 应用创新

2021年美国游戏公司罗布乐思(Roblox)上市,招股书中出现了元宇宙的概念与要素。2021脸书连接大会(Facebook Connect 2021)上,科技公司脸书(Facebook)更名为“元”(Meta)。这两大标志性事件将元宇宙的概念带入大众视野,引发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热烈讨论。

元宇宙将推动生态创新。2007年維基百科定义为“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协同虚拟空间,由虚拟增强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虚拟空间(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聚合而成”。①扎克伯格在2021年连接大会上提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②元宇宙有可能成为引领互联网整体提升和创新的宏观概念,将会产生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元宇宙将推动理念创新。元宇宙将在空间维度实现拓展和延伸,空间拓展包括静态与动态空间的拓展,前者以人为中心,通过交互行为实现多维空间的拓展;后者,不仅能与现实中的运动场景结合,还能通过瞬间移动进行地理迁移。③元宇宙产生了数字孪生、虚拟原生和虚实共生的创新理念,其中,数字孪生是指将现实世界完全镜像到虚拟世界中,虚拟原生是指虚拟世界中的人或物能够自动生成并运转起来,虚拟共生将是元宇宙的高级形态④,即现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融合,通过核心技术实现相互共生。元宇宙将推动技术创新。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等技术体系,将形成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平台。

元宇宙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结合,拥有与现实社会相通的虚拟属性,将成为新的传播场域,也必将为国际传播领域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应用创新。范红提出“在元宇宙技术革新背景下,交互式传播延伸国家形象的传播领域,元宇宙将加速国家形象在虚拟场景中传播的进程,塑造更加具体、真实且正面的国家形象”。⑤本文基于元宇宙的初期应用形态,从数字分身、社交媒体转型、沉浸式传播、游戏场景及虚拟办公等几个视角,探讨元宇宙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一、数字分身:重新理解“阿凡达”

元宇宙的概念比较复杂。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电影《阿凡达》,对于“阿凡达”这个词比较熟悉。这个词具备着深刻的元宇宙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英文“Avatar”就是“数字分身”。科幻小说《雪崩》提到,“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人们可以接入另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摆脱物理时空限制,在另一个规则体系下成为另一个人,做任何想做的事”。⑥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虚拟形象、虚拟主播,就可以视为元宇宙中“数字分身”的基础。虚拟形象、虚拟主播等数字人的出现和应用也推动了传播业态的变化。新华社在2022年1月推出数字分身新玩法,成为数字分身在新闻平台的创新应用。通过面部捕捉、动作捕捉等技术,用户可以体验真实自我与数字分身之间的实时映射,在新华社客户端创作自己的虚拟形象,还能在客户端打造的冬奥比赛场景中以第一视角或第三视角体验冰雪项目。国际传播中,如何应用数字人,如何使用虚拟主播这个应用,进行广泛的传播,应该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业务了。我们的国际传播机构、传播账号,很多都是可以通过数字人的方式进行,需要建立元宇宙的数字分身。

二、社交媒体的转型

2021年脸书连接大会上,扎克伯格宣布脸书改名“元”,并计划在5年内转型为元宇宙公司。扎克伯格提出打造脸书地平线(Facebook Horizon)社交平台,即通过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用专属硬件设施打造出具有超强沉浸感的社交平台。⑦这意味着,元宇宙概念下的社交媒体将超越屏幕限制,超越距离和物理极限,用户可以获得全新、快速、完整、沉浸式的社交体验。

新冠肺炎疫情阻碍物理空间的人员流动,却加深了新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加速了全球传播的平台化进程,社交媒体也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主阵地。元宇宙概念下的社交媒体转型为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李智、刘萌雪认为,“社交媒体推动了国际传播的社会化转型,社交媒体具有面向各种互动主体的多维开放特征,技术赋权下的普通公众个人(譬如意见领袖)和个人组织(譬如非政府或民间团体)在国际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的显著趋势”。⑧元宇宙概念下的社交媒体更强调交互性。受众能够获得个性化数字分身,拥有能够主动改造虚拟环境、生产个性内容的创作工具。因此,国际传播不仅要深化平台化的传播思维,而且将更加注重个体的传播能力。社会精英、网红、年轻人个体都可以积极尝试元宇宙带来的全新社交体验,创作适应元宇宙传播场景的互动性内容,探索在元宇宙中的国际传播路径。

三、沉浸式传播

加拿大媒介理论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媒介的发展能够延伸人类的五官功能。⑨元宇宙作为一种媒介技术发展,也将延伸人类的感官功能,进而呈现出沉浸式的特点。一方面,各大虚拟现实终端厂商都在加快VR设备的迭代速度,例如VR眼镜、VR手套等。另一方面,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新闻、影片、游戏等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例如,在5G技术支持下,2019年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推出“VR频道”,并随之上线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将舞蹈与VR技术结合营造出时空对话的穿越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

现有的传播技术所构造出的场景,距离元宇宙中高度沉浸的感官延伸性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元宇宙的场景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会让用户进入“高沉浸式”的环境中,并在其中实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一体化的混合式体验。⑩而沉浸式场景传播能够激发受众的同理心,在受众与内容之间建立一种情感关系。11对于国际传播来说,元宇宙带来的高度沉浸式和临场感的体验,将有可能使得海外受众切身感受和体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现实。如何将国际传播内容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结合,做好沉浸式传播,是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四、游戏场景

作为人们基于现实的模拟、延伸、想象而构建的虚拟世界,游戏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元宇宙的产品形态。游戏赋予玩家虚拟身份,并允许玩家在设定的框架与规则内享有充分的生产和创作自由。2021年3月上市的游戏公司罗布乐思,成为元宇宙上市第一股。罗布乐思利用平台社交搭建元宇宙,为玩家提供开发工具、社交工具和货币工具。游戏用户既是玩家也是开发者,能够创造游戏、皮肤等虚拟商品并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虚拟货币还可兑换成法币在现实中使用。此外,著名游戏公司Epic,也募资10亿美元,意图开发一款全新的元宇宙产品。旗下热门游戏《堡垒之夜》,曾经为美国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在游戏里举办了一场线上虚拟演唱会,超千万玩家参与,堪称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演唱会。12在元宇宙视域下,游戏也成为了传播的重要场景之一。

喻国明、陈雪娇认为元宇宙概念下的游戏与现实的边界越发模糊,游戏范式则成为理解传播现象的重要切入点。用户在游戏中收获实质性的精神满足或借助虚拟人格逃避现实,对于媒介和信息的接触和使用更加主观和自由。此时的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生活景观。13我国的网易、腾讯、莉莉丝、米哈游等游戏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速出海步伐。国际传播对于元宇宙游戏场景的应用,一方面游戏公司需要积极布局元宇宙的游戏产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介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创作互动式、沉浸式的传播内容,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受众参与度和体验感,尝试运用游戏场景展示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

五、虚拟办公的新传播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ZOOM、腾讯会议等新兴远程办公应用服务被受众快速认知接纳,并由疫情初期的应急手段,变成现在日常工作方式的选择与补充,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方式。2020年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在线上举办,各国领导人在不同空间以“云會议”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此次会议是G20成立20余年来,首次举行领导人视频峰会,也是疫情发生以来的首场重大多边活动。视频会议让我们摆脱了地域和物理空间的束缚,下一步在元宇宙概念下就是要提升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沉浸感、临场感和仪式感。

元宇宙技术将实现“全息模拟会议”,不只是帮助人们简单地摆脱地域、物理空间束缚,而且还能摆脱因终端屏幕产生的空降隔阂,“其核心在于真正满足人与人之间的及时沟通,灵活的数字化协同,由此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14。地平线工作室(Horizon Workrooms)支持用户通过头戴设备Oculus Quest 2进入远程的全息虚拟工作场景。15咨询公司埃森哲建立的线上虚拟办公大楼“The Nth Floor”,实现在虚拟世界里做PPT、开会、喝下午茶的办公生活,并已接待超过10万人,举办了100余场活动。16元宇宙将促进虚拟办公场景的新传播,在此基础上国际会议、公共外交等国际传播重大主题活动也将拥有更具高效性、沉浸式和临场感的传播场景。

六、小结

元宇宙带来的媒介技术进步,在构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传播场景的同时,也使得社会行为发生变化,促进新的社会形态和传播生态的诞生。国际传播要积极探索元宇宙的新生态,把握元宇宙的理念创新与技术升级,推动国际传播的理念建设、内容创作与传播模式发展前行。

赵子忠系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王梦琦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Metaverse,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averse, 2022-3-20.

②《第133期科技说:扎克伯格公开信与Facebook Connect 2021大会上演讲,全面进军元宇宙》,六合商业研选,https://mp.weixin.qq.com/s/2VncKk0KjdAMNHTpXwjzA,2021年11月13日。

③闫佳琦、陈瑞清、陈辉、沈阳:《元宇宙产业发展及其对传媒行业影响分析》,《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1期,第68-78页。

④郭全中:《元宇宙的缘起、现状与未来》,《新闻爱好者》2022年第1期,第26-31页。

⑤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元宇宙在国家形象传播领域的应用前瞻——“元宇宙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研讨会综述》,《对外传播》2021年第12期,第60-63页。

⑥兰建平:《数字化改革与元宇宙经济新赛道》,《浙江经济》2021年第11期,第13页。

⑦《元宇宙精译|facebook改名meta全面布局元宇宙——facebook connect大会纪要》,风研海外,https://mp.weixin.qq.com/s/h2S7-UIXb7AciKkyJTIznw,2021年10月30日。

⑧李智、刘萌雪:《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社会化转型》,《对外传播》2019年第12期,第43-44页。

⑨[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⑩同③,第69页。

11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新闻界》2022年第1期,第55-63页。

12《元宇宙到底是个啥?小学生竟能靠它月入过万》,IT之家,https://mp.weixin. qq.com/s/_VNWPHfihlYhlARuwByv8w,2021年9月14日。

13喻国明、陈雪娇:《元宇宙:未来媒体的集成模式》,《编辑之友》2022年第2期,第5-12页。

14赵子忠、付姝姣:《“云生活”的场景传播》,《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6期,第14-20页。

15《“元宇宙来了”之一:虚拟办公场景最“靠谱”,Meta和微软争做“头号玩家”》,百度财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945034778678344&wfr=spider&for=pc,2021年11月9日。

16《埃森哲,在元宇宙里建了一座虚拟办公楼》,TalentLand嗨职,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717750208199175205&wfr=spider&for=pc,2021年11月29日。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应用创新元宇宙国际传播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实”“新”结合,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移动营销在O2O行业中的应用创新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