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素材在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中的渗透融合

2022-05-30贾艳丽

高考·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政治情境

贾艳丽

摘 要:时政素材多指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时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时政素材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各类试卷的主要出题形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各种时政素材,可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高中政治教学出发,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以及时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热点;情境

从近些年高考政治命题走向来看,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的命题走向愈发明显,几乎所有的题目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特点也与当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高中政治改革相契合,因而将时政素材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已经成为未来高中政治教學的一大教学趋势。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以理论说教为主,忽视知识内化

在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政治教学常常以教材知识为主,而教材编写的政治理论素材偏于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即便是学生暂时了解了某一知识点,由于这种了解并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时间一长,新授知识的“新面孔”将长期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加之缺乏实践指导,政治知识很难在学生心中实现真正的内化。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这就让学生感觉教材知识是空中楼阁,就会感到枯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导致一知半解,这样也就很难内化于心,更难外化于行。

(二)以单一方法为主,学生兴趣不够

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吸引学生的基础,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还是因为高中政治教育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科之一,教师习惯运用应试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单一说教模式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很多学生一学期下来都未曾获得一次在课堂上表达观点的机会。同时,较重的教研压力导致教师无心、无力去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化研究,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一度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和创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学习效率自然长期得不到提升[1]。

(三)以陈旧案例为主,案例更新滞后

众所周知,政治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政治案例,这些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是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尤其是政治这样一门实效性非常强的学科,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时政热点话题,这些时政热点话题是无法被快速编写进政治教材的,基于这一特点,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案例多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案例,年代久远的案例自然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辅助上也缺乏准确的指导。另外,由于部分政治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无法在教学中有效收集和运用时下的热点素材,从而导致政治课成了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事实热点之间总是慢了一拍,难以提高政治教学实效。

二、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时政导入,激活兴趣

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息息相关,社会中每天发生的各种时政热点问题反映不同层面的政治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也在无形中运用并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时政热点资源,在深刻剖析时政背后的政治问题后,在课堂上有效发挥时政热点的教学价值。其中,以时政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阶段新课导入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也增加了更多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为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供求影响价格”这一知识点时,考虑教材中出示的案例在时效上相对滞后,导致学生普遍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笔者特选了近期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供求影响价格”的时政案例,以增加知识呈现的生活性。时政案例:母亲节前夕,全市各大花店价格上涨“喜人”,备受青睐的康乃馨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花魁”,平日里两元一支的康乃馨一天时间内涨至十多元一支,康乃馨价格暴涨到底为何?上述热点案例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教材中选择的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案例相比,鲜花价格上涨更贴近高中生日常。在新知学习之前,率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解释现象生成的原因,让学生对“供求影响价格”有一个深刻的反思过程,这便在教材理论知识与社会时政之间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学生有的可以解释部分现象,有的懵懵懂懂,却无法用更为准确的语言加以阐述,这就造成了固有知识经验与知识盲区之间的认知冲突,在冲突影响下,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理和兴趣心理会大大提升,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会有较为明确的导向作用。所以说,教师要掌握时政热点这一导入资源,让政治课赢在前几分钟[2]。

(二)时政竞赛,拓展知识

在传统政治课堂上,教师通常高高在上,以口头教学方式为主,枯燥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高中政治教学应该改变传统低效机械的授课方式,教师要学会搭乘新时代教育快车,引入时下较为流行的授课方式,以趣味、轻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真正融入政治课堂上。对此,笔者认为将竞赛模式与时政热点素材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度,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在时政竞赛活动组织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多样化的竞赛题目,单选题、多选题、必答题、抢答题等都是经常用到的竞赛题形式,同时对竞赛结果给予有效公正和奖励。如,针对2022年北京举办的冬奥会,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与冬奥会有关的时政知识竞赛,教师提前让学生收集与冬奥会有关的信息,以为时政知识竞赛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诸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标志是( )”“奥林匹克精神是( )”“冰壶原产自( )”等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冬奥会,在班级内掀起“冬奥会”热潮。此外,时政竞赛活动可以与当下较为流行的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是对线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学校网站等网络工具,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与冬奥会有关的信息,或者是教师设计的知识竞赛题库。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实时推送冬奥会热点信息,让冬奥会成为一段时间内学生关注的要点[3]。

由此,通过时政竞赛活动,并将其与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是确保政治理论与青春搭建的必要保障,也是拉近政治与学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在竞争激烈的竞赛活动中,学生会愈加发现政治学科的魅力,也会不断增强学习政治知识的主动性。

(三)时政点评,明辨是非

在政治课堂上讨论时事政治本应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时空限制,课堂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甚少有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事实上,政治课堂本应是全体学生的,只有给予学生讨论的话题,学生的政治参与感才会由此生成,政治认同度也才会同步提升。故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一些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时政特点案例或话题,就此引入讨论教学法,每一个学生可以大胆提出个人的看法。如:在教学“征税和纳税”时,教材中呈现了不同的税种,就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对不同税种的分类和理解还停留于较浅的层面。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当下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话题,“增收房产税对当前楼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房产税是当下备受关注的一项税收政策,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已经对房产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想在讨论中给出有效的点评,需要先了解房产税的意义和内容,同时对当前的楼市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发表个人的观点,通过学生点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税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杠杆作用。

课下是学生接触时政和理解时政的最佳时间段,如果说学生在课堂展开时政点评的机会较少,那么课后则给学生提供了无限大的点评舞台,教师针对课上所教内容,精心为学生选择讨论的话题,或者是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和选择讨论的话题,可以是微信群互相讨论模式,可以是在教师公众号下互相批评模式,也可以是在论坛中随意发表观点,学生无论性格内向与否,也不管学生表达能力强弱,每一个学生均有发表点评的资格。比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一节课后,教师就可以在多个平台出示有关话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就话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在对知识深化理解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四)时政演讲,提升认知

以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逐步登上政治课堂舞台,并为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采纳和认可。其中以时政演讲最具创意和感染力。时政演讲不同于一般的演讲,时政演讲以当下热点政治问题为切入点,学生可以以演讲的方式为大家讲述近期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可以就某一时政要闻发表个人的看法,还可以为学生演绎时政热点经过,时政演讲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政治讨论的热情,也能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认知能力[4]。

笔者在每堂课前给学生留出了五分钟的时政演讲时间,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些较大的演讲话题,也可以个人选择一些较小的演讲话题。比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一章节内容时,考虑到随着经济、科技和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崛起的一条巨龙,为了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知,在教材内容学习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近期课前时政演讲中融入更多相关的话题,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化教材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的政治觉悟全面、综合发展。在将“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后,学生发现当下的热点问题更具代表性,也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剖析出背后深刻的政治問题。如:有学生选择“近些年,部分外资企业将一些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热点话题,有学生选择“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热点话题,也有学生选择了“新疆棉花事件”热点话题,这些在近两年频繁登上各大门户头条的时政热点话题与本节课所学知识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学生在演讲中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热点话题产生的时间、原因及过程,对其背后更为深刻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剖析,可见,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学习中,理论知识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当前国际局势,以及对政治学习意义的思考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五)时政情境,深化理解

一直以来,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取的体验多为枯燥和晦涩难懂,枯燥主要表现为知识较强的理论性和教师单一的口头授课模式,晦涩难懂主要表现于知识的抽象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过度偏离。上述提到的现象及原因造成历届学生深受政治学习的困扰,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多数学生理解并不到位,用似懂非懂的理论知识去剖析深刻的政治问题,学生自然找不到问题解决的最佳突破口,此时如果教师仍旧坚持传统单一口头授课方式,用语言去突破知识理解瓶颈,便让政治学习成了一道“无解题”。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教师可以通过时政情境创设,让学生到真实、形象的时政情境中去理解专业名词,剖析政治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以提升政治教学成效。

如:在讲到“政府的职能”这一知识点时,由于“政府”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职能”二字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学生理解起来具有较高的难度。多数学生在“我国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政府的作用”“公民如何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理解上不是十分到位,加之知识点本身具有的枯燥特点,学生即便是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死记硬背暂时记住了这些名词和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点终究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更不用说用所学习的知识去剖析“政府职能”背后的政治问题了。本课教学正值两会召开期间,笔者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两会”情境,一方面以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实时连线两会近况,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模仿“两会”召开场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两会”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明确地将“两会”区分开来,其中涉及的关于民生刚需、乡村振兴、绿水青山、科技创新、健康中国等热点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我国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政府的作用”等知识点,有效化抽象为直观,极大提升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时政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直接体现。在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时政素材的运用,善于挖掘时政内容,同时还要筛选学生感兴趣且与教学知识点契合度高的时政资料,通过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加工,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料,总之,就是通过恰当方式将政治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有思想、有能力和有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梅林.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1):16-17.

[2]张伟光.巧用时政资源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0):157-159.

[3]宫国琴.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资源的合理化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55-56.

[4]刘海.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2(11):41-43.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高中政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