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课堂提问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022-05-30徐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语文知识的教育时,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此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散思维,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互动课堂的构建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领域中也逐渐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对立状态,而是转变成了成长共同体,这就直接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渐以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沟通交流为主的形式出现,也就自然而然地推动了提问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频率,同时也成了师生交流探讨的常见状态,也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课堂的构建。
(二)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对问题设计的是否科学、提问是否有效都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切实体现。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问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提问方式的不断优化以及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来促进自身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为之后开展更加专业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二、借助课堂提问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刺激学生探知欲望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课堂上,提问都是我们获取答案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课堂上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技巧不断刺激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探知欲望,以此来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集中精神,时刻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理解所学知识。
如何借助课堂提问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小学 徐媛
例如,在进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为了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开始,笔者就对学生说:“请问同学们,有谁见过大老虎呀?”学生在笔者的提问下纷纷举手表示自己见过,有的学生说在动物园中见过大老虎,它浑身长着黑色的纹路,头顶上有一个“王”字;有的学生说,我在电视上见过大老虎,它们捕起猎物来跑得实在是太快了,一下子就把猎物抓住吃掉了;有的学生说在动画片中看见过大老虎,它们骄傲的样子可威风了……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纷纷描绘起自己印象中的大老虎,笔者随着学生强烈的兴趣又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窝囊的大老虎,那为什么这只大老虎跟同学们描述的大老虎不一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来找找答案吧!”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很快回答出文中的“老虎”不是真的老虎,而是作者为了文艺表演假扮的。此时笔者继续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假扮的老虎是窝囊的呢?”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了疑惑,所以笔者即刻就将问题的难度降低,并且对学生说:“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在表演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吧!”笔者通过这种直观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找到答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方向,还能避免学生因为问题难度的升级而产生退却的心理。
(二)适时转变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如果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最多的手段就是向学生提问。但是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以便随时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来进行思考。
例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在课堂开始时,笔者就先把问题列在了黑板上,并且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解答问题的时间,让同学们通读课文后再来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醒同学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也可以让同学有所准备,避免突然提问给学生造成的紧张感。同时,笔者提出的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也包括闭合式问题,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主要人物等;以及开放式问题,比如,鼓励同学说说对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的理解,对英雄的理解,对雨来游泳的看法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此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分享了自己熟悉的英雄故事,并且给其他学生讲述了自己崇拜他们的原因,同学们在笔者的引导下,也跃跃欲试地说出了小兵张嘎的故事,讲述了航天人杨利伟、王亚平等英雄人物的事迹,笔者借此引出“英雄”拥有的共同特征,并鼓励同学向这些英雄看齐,好好学习,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做生活中的“小英雄”。
(三)及时予以教学评价,重视学生思考过程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要只看答案,也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以便了解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语言之美于意境,每个学生思考方式不同,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就不一样,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语文知识也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特点,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而完善学生的品格发展。
例如,在进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就让学生们通过分析五粒豌豆的性格特点,思考哪种性格特点更得自己喜欢,并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志向抱负。首先,在课程的开始,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了他们十分熟悉的童话故事图片,并且让学生们根据笔者呈现的图片,分别说一说自己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纷纷说自己看过小红帽、看过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故事,笔者顺势对学生说:“在每一个童话故事中都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他们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且都为自己的梦想坚持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五粒豆,看一看它们都有什么梦想吧!”在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深入了解之后,笔者还让学生分别分析了这五粒豆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学生也畅所欲言,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思考五粒豆的不同结局所产生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将来的成长道路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此做出不断地努力,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依托分层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成长过程、家庭环境的不同,他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也不同。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同时也要给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在问题设置中要从基础性问题、巩固性问题以及提升性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让问题呈现阶梯性,进而实现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就将问题由易到难进行了设置。首先,在课程的开始,笔者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的阅读,并且让学生分别找出文章中父母不同的语言。当学生阅读完文章并且找出这些句子之后,笔者又让学生说了说在文章中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有什么不同?当学生接收到这个问题之后,就需要再次阅读文章,并且通过文章的上下文联系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答案。最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延伸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听到了不同的老师对你进行这样极端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正是文本到实际生活的延伸,也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问题。通过这种分层问题的提问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实现对问题的解答,还能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使整个学习活动呈现一种整体进步的状态中。
(五)巧设课堂提问内容,发散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以学生学习的教材知识为基础。教师只有将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问题的价值。教师不仅要明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之处,还要找到文章中的“疑点”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就是这些“疑点”对他们造成困惑。所以教师要抓住关键提出问题,这样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才更有深度,才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穷人》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在教学开始时,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叫‘穷人,那么当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产生了什么想法呢?”此时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回答说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的穷人;有的学生回答说因为主人公就是一个穷人等等答案。笔者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们的着重点都在“穷人”这两个字眼上,所以并没有准确意识到笔者提问意图。接着笔者继续问:“在给大家讲这篇文章之前,老师就已经读过了,也知道这篇文章整篇都是在讲桑娜,那我现在就要问一问大家,为什么文章不叫‘桑娜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也读一读文章,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疑问吧。”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对这篇文章展开深入的阅读,并且兴致勃勃地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就以有趣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思考角度发生偏离时,再对问题进行转化或者升级来吸引学生继续探究,从而展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散。
(六)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启迪学生思维认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还要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这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以及提问的效果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小学课堂的教学时间一般在40至45分钟左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也一直是教师要明确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提问时机,真正地让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要下雨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笔者就利用多媒体的音频功能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下雨的声音,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此时会迅速回答“雨声!”笔者继续说:“在一年四季当中,下雨最多的季节可以说是夏天了,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夏天下雨之前我们的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你知道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的时候,就预示要下雨了吗?”学生在笔者的讲解中了解到,在下雨之前燕子会低飞,小鱼儿会从水面中游出来,小蚂蚁会开始搬家等等现象。此时笔者继续给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现在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知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你知道但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的能够预示即将要下雨的现象吗?哪些现象也能够给小白兔提供信息呢?”此时,学生在听到笔者所提出的问题之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各种下雨前会出现的现象,如有的学生说,在下雨之前蜻蜓也会飞得很低;有的学生说在下雨之前,能够看到天上的乌云厚厚的;还有的学生说,在下雨之前会感觉到特别的闷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时不同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
结束语
總而言之,通过有效的提问展开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工作,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刺激学生探知欲望” “适时转变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及时予以教学评价,重视学生思考过程” “依托分层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巧设课堂提问内容,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启迪学生思维认识”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展开提问,不断完善学生的思考维度,进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提供更宽阔、更广泛、更深层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