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支持乡土陶艺人才培养的应用
2022-05-30易晓荣
易晓荣
摘要:文章从寻求资源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完整性、打破利益性格局、创造培训模式这六个方面探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支持乡土陶艺人才培养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 大数据 陶艺人才
我国的乡土文化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色彩的文化,能有效丰富陶瓷工艺品的中国乡土色彩。要想将大数据应用于乡土陶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科交叉的实训模式,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的结合。同时,要想培养乡土陶艺人才,学校应重视挖掘乡土文化,打开艺术生命的大格局,培养出高级的应用型陶艺人才。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大数据的思维分析
学校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乡土陶艺人才的培养中,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乡土文化,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支持乡土陶艺人才培养的应用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大数据的应用理念是整体比局部更优质,在网络的帮助下收集数据,并對数据进行封装,便于处理和分析,且获取的数据有更强的整体性,更容易实现乡村振兴数据的整体性分析,从而为培养陶艺人才的效果评估提供完整的样本数据,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进而更好地把握人才培养现状。
第二,多样性的思维模式。大数据的应用理念是多样化优于单一化,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上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能有效处理形状不同、结构不同的数据。因此,学校可使用大数据有效处理陶艺人才培养的多结构、多形状数据。
第三,开放包容的态度。大数据倡导共同构建共享空间,对信息的使用能打破时空的界限,有效消除数据障碍,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在开放性强的数据环境中,乡村振兴绩效评估者可以分享数据资源,并成功建立共享的数据资源库,尽可能地获得科学准确的评估结果。
第四,对变化的动态思考。培养陶艺人才产生的动态思想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大数据的使用能实时监控主题、受训者、陶瓷工艺品,从而形成数据动态分析信息;第二种,基于可视化技术动态显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结果,有利于陶瓷工艺工作者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二、大数据支持乡土陶艺人才培养的应用
(一)寻求资源优势,打好人才培养基础
当前,学校与专业的陶瓷工艺企业合作,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陶瓷工艺教学资源,部分教学资源以具体项目的形式呈现,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实现对校内和校外教育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培养乡土陶艺人才的教育事业中,学校应在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企业则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通过大数据,将二者整合起来,方便学生学习、练习和复习。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陶瓷工艺产品,除了成品外,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有关制作过程的说明书和图纸,并鼓励学生积极向企业投稿,如果作品被企业采纳并正式生产,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获得实质性的奖励,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在培养乡土陶艺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乡土陶瓷工艺项目的驱动作用,提高乡土陶艺人才的培养水平。同时,乡土陶瓷工艺项目能有效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套陶瓷制作工艺技术流程。此外,学校可以和当地的人民政府签订精准帮扶项目的协议,申报乡土陶瓷工艺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堂,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
(二)开发乡土陶瓷工艺课程资源
培养乡土陶艺人才,学校需做好乡土陶瓷工艺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分别是目标定位和内容设计。
就目标定位而言,第一,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民间艺术,促进学生认同民间艺术。第二,学生需要学习陶瓷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对祖国和家乡产生热爱之情。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其观察力,如教师可借鉴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艺术形式。
就内容设计而言,第一,教师可以从陶瓷工艺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出发,带领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第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考察走访民间艺人,从民间收集与陶瓷工艺有关的传说和故事。第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陶瓷工艺知识,包含材质、设备、生产过程、制作的技巧和技法、陶瓷工艺的各个工艺流派;第四,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陶瓷工艺的实践活动,经历临摹、实践和创意三个阶段。学生直接触摸到陶土,可以感受到陶瓷工艺的泥性,并学习、临摹大师的作品,真正提高陶瓷工艺水平。
人类的智慧能通过双手来展现,而陶瓷工艺品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即通过十个手指之间的合作和运动,制作出一件精美的陶瓷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不但有益于人脑的发展,还能将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声音融为一体,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可以促进人类开发自身潜能。
在讲授“陶土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和欣赏中国古代陶瓷的图片,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线上陶瓷博物馆”,面对面地在“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观看视频后收获的灵感,结合中国古代陶瓷中运用到的元素,用陶条、陶片和陶球装饰工艺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如何通过摩擦制作出细泥条”然后进入研究和尝试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发现摩擦陶泥棒的正确方法,并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陶瓷工艺品。
在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学生在认知上出现了错误,认为民间艺术是“不时尚的”艺术,是“老土的”艺术,远离现代生活。但事实上,保持我国的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乡土文化的融入,弘扬中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三)培养乡土陶艺人才的实践能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借助大数据培养乡土陶艺人才需要重视实践,创造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走进紫砂工艺厂、紫砂博物馆、泥人馆、泥人厂,与一线的陶瓷工艺师直接对话。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不断开阔视野。
在讲授“会说话的石头”一课时,由于现有的教学条件不允许学生直接在石头上雕刻,所以教师可以相应地调整教学设计。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泥人馆参观,让学生接触吴文化的雕刻作品。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富有“吴文化”的陶瓷工艺作品的作业,可以是熟悉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是带有“吴文化”色彩的物品。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陶瓷工艺作品的素材,介绍江阴著名作家胡山源的《江阴好》,引出陶瓷工艺作品的创作素材。在制作陶瓷工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结合掌握的“吴文化”元素,能将陶瓷工艺作品塑造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充分地表达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触。
(四)对人才的培养体现完整性
传统的陶瓷工艺观念只是将陶瓷工艺视为造型设计,在教学环节中也有所体现,这就导致培养出的陶艺人才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在培养乡土陶艺人才的工作中,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摒弃对陶瓷工艺的错误理解。
陶瓷工艺是一种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陶瓷工艺知识,需掌握的内容不仅有造型和设计,还要了解陶瓷工艺作品的瓷土构成,掌握陶瓷工艺成型方面的知识。当学生能综合掌握陶瓷工艺知识和技能时,就能顺利制作陶瓷工艺作品。
陶瓷工艺是一门整体性较强的艺术,教师不能将陶瓷工艺技术分割成不同的模块,因为独立的模块不利于陶瓷工艺的传承和发扬,会削弱陶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总之,要想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陶艺人才,教师应确保陶瓷工艺知识内容是一个整体,实现对乡土陶艺人才的有效培养。同时,培养陶艺人才应体现统筹兼顾的原则,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陶瓷工艺制作环境,使学生在掌握一项陶瓷工艺技能后,能快速过渡到下一项陶瓷工艺技能的学习,建立完善的培养计划。
(五)打破陶艺人才培养的利益性格局
教师应积极打造“大软件”的概念,让学生将陶瓷工艺作为一门艺术来学习。要想在陶瓷工艺研究中让学生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教师必须抛弃杂念和利益,真正了解陶瓷艺术,并借助“大软件”的概念,消除学生学习陶瓷工艺的功利性因素,让学生在接触陶瓷工艺的同时,更好地感知陶瓷工艺的美感,进而产生艺术层面的认知。在评价学生的陶瓷工艺作品时,教师除了要从陶瓷造型、釉色等方面客观评估,还应关注陶瓷工艺作品中是否有艺术生命力、感染力。
陶瓷工艺品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自然和现实。教师应对陶瓷工艺品的艺术元素进行重新排序和组合,进一步展示艺术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在日常教學活动中,要想让学生掌握陶瓷工艺的相关知识,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把陶瓷工艺视为有生命的艺术活动。从艺术萌芽到最终成长成熟,是直击人心灵的艺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陶瓷工艺作品往往有深层次的内涵,学生学习陶瓷工艺艺术,会对陶瓷艺术产生深刻了解,进而获得整体性的艺术感。
(六)创造革命性的跨学科交叉培训模式
传统的工程培训的教学模块过于复杂,独立的教学不能协调各个模块,导致各个模块相互之间无沟通、渗透性不佳、形式主义严重,缺乏趣味性。改革后的跨学科交叉培训,能更好地协调陶瓷工艺的技能转变,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实现技术知识相互之间的渗透。同时,与多工艺陶瓷实践培训的交集与实践教学,能将传统的冶金实践向弱电和强电、机械与电工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
将陶瓷造型工艺选修课与实训课程相结合,两者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新的培训模式包含的内容有:第一,以文化与工程的集合为依据,构建点线面培训模式。第二,文化艺术与工程实践的组合,为教育、科学、艺术与深度教育法的结合提供实践型任务案例,建立的多学科交叉培训模式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工程技术碰撞的特征,构建的点线面教育模式具备立体化特征,有效发挥了陶瓷工艺的优点。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大数据的思维包括整体性革新思维、开放思维、动态变化思维和多样性思维。因此,在乡土陶艺人才培养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教师需寻求资源优势,打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开发乡土陶瓷工艺课程资源,并通过大数据处理和共享资源,丰富陶瓷工艺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陶艺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4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支持乡土陶艺人才培养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21/03/166。
(作者单位: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