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刘晓军

高考·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学习进阶高中

刘晓军

摘 要:区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区域地理涉及范围广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易出现问题,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与策略,借助各类教学方法加强区域地理的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对区域的探究与分析能力。学习进阶作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从认知视角分析学生的学习现况,若能够与高中区域地理有效结合,则可提高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分析学习进阶应用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学习进阶;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需以提高学生对区域知识的认知及应用水平作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同时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获取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从而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及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达到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学习进阶与区域地理的概念分析

(一)学习进阶概念

现阶段学习进阶并未明确定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学习进阶是一条概念序列,主要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学习进阶也代表着学生在教学的干预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学习进阶还有循序渐进性、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划分成就水平的特点[1]。循序渐进性代表着学生在学习进阶中能够围绕学习内容,由浅入深逐渐演进;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则是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知识理解发展变化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顺应与同化;划分成就水平则是教师根据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详细描述各个阶段学生成就水平的表现情况,在此处的描述不仅需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更需让教学内容与评价项目清晰明了,从而令教学评价更加便于为教学提供辅助。

(二)区域地理概念

为了减少人们对地理范围的认知差异,将不同区域根据指标进行划分,划分后的区域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大致界线,同时各个区域范围内存在的要素相对统一,但同等级的区域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方便人们区分辨别。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包括有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将某一特定区域作为教学对象,并借助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迁移已学知识,从而令学生学会对区域内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区域发展问题,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

(三)区域地理的教学

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某个区域作为载体,针对区域的发展条件综合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后根据问题探讨综合治理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但区域地理知识含量范围大又复杂,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也需借助讲授法和案例法等教学办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回忆起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同时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教学选取的区域列出明确要求,而是需要教师将不同的区域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因此可以看出区域地理的教学主旨是对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区域教学需建立教学开展思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专题而言,学习进阶思路则是分析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现象与形成原因,并针对解决和保护措施借助一般分析方法获取结论。

二、学习进阶与区域地理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习进阶可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自从我国教育部门推行教育改革新课程以来,对教学模式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多重优化观念,其中不仅主张舍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还提出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需求,更好地改善课堂枯燥无味现象,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习进阶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点[3]。而在学习进阶的推动之下,教师能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当中,并将传统的理论化教学转变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也可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为区域地理课程教育及能力培养带来更多帮助。除此之外,学习进阶在应用时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能力,符合区域地理教学目标。同时学习进阶也需学生通过谨慎思考、探究与实践了解课本内容知识,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当前区域地理的教学理念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加强学习进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学习进阶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学习水平

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理论进行深刻认知、强调学生自主意识提高是高中的教学观念,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变化也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需要密切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认知情况。基于学习进阶的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级递进地学习课本内容,同时还可以将课程核心内容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线,逐渐递进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与能力。在学习进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思考学生参与课堂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的教学能否提高學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总而言之,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方式,能够令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重点,令教学整体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中,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进阶可改进教学监控与评价方式

学习进阶还可令教学监控与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学习进阶能够对学生认知发展进行描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会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划分的标准则是基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如此操作可为教师提供独特的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吸收。除此之外,学习进阶还能够帮助教师加强对教学进展推进的关注,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教学活动推进的有效性,从而确保教学目的能够达成。总之,基于学习进阶可改进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知识与技能,并借助有效的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地辅助教学行为开展,提高教学实施成效。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原则

(一)层级递进原则

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首先需满足层级递进原则,这样才可让课程教学更好地根据教学现状进行调整,构建层级分明的地理知识教学结构,改善区域地理知识在教学时的琐碎与枯燥堆砌等问题。在此之中,学习进阶的层级递进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而言,要求教师能够明确学习进阶的发展特点及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不同的知识水平层次,从而串联知识点并形成清晰连贯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学能够依序递进地进行。针对实际教学而言,要求教师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知识学习,并熟练运用逐级递进、关联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认知基础,更好地实现区域地理教学。

(二)关注学生认知的原则

关注学生认知情况是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原则之一,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情况影响到区域地理的实际教学,教师若是忽视学生的认知变化发展,则容易导致课堂出现“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问题,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区域地理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进阶路径,并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获取学生当下的成就水平,从而根据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规律,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

(三)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原则

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及时判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及时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原因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与策略,方可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进阶是联系教学与评价的纽带,在开展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时,教师还应保持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原则,根据评价信息适时调整不同学生间的学习进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真实的水平层次进行记录,从而形成能够帮助教学更好开展的学习评价体系,辅助高中区域地理的实际教学。

四、基于学习进阶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开展策略

(一)构建有层级的知识体系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针对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而言,相关知识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以及统摄性[4]。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问题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令学生具有洞悉某一区域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得出综合应对措施的能力。因此,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学习现状,也就是需要破除堆砌式的教学模式,不再将琐碎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实作为教学重点,而是应该建立有层级的地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精确精准地了解区域地理知识重点,并通过案例讲解学习与理解区域地理课程内容的主线,有效认识到区域地理教学的本质,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地理素养。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作为案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按照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还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教材案例上,也就是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带领学生获取探究区域问题成因、危害及获取综合措施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因此,需要构建“区域定位、分析与对比区域特征及异同、理解区域问题的综合性与差异性、区域发展措施、通过此处区域问题分析其他区域生态问题”的教学思路,令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内容的教学课程呈现阶段性地推进,有效提高学生对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区域地理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入应用学习进阶教学理念。

(二)教学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开展学习进阶教学的重点,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过多脱离学生的认知发展,而这也是打破教师作为课堂中心的传统师生地位,进一步构造出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且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认知发展的基于学习进阶课堂模式[5]。要想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区域地理时,还需给予学生适当的活动空间,如通过设立向学生提问或是营造引发学生产生认知矛盾的教学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其次,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在课前划分学生的成就水平层次,利用课堂中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现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培养。此外,教师还需注意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保证实际教学可以有的放矢地顺利进行。

(三)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熟练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例如使用问题链开展区域地理教学。问题链的教学方法就是将明确的问题作为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起点,并保证问题能够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利用已知的认知探究未知的问题,教师再借助逻辑严密的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6]。问题链的教学方式是学习进阶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体现,教师可在提问与回答的间隙中,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知,更好地完成新知識与旧知识之间的顺应同化。

(四)加强学习进阶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对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而言,教师还应把握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变化,从而引导学生构建体系性的知识结构,要想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首先,教师需将学生的学习外在表现与内部认知情况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学决策的基础与根本,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划分,充分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情况,从而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7]。其次,学习进阶还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课后试题或是课外探究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在阶段性时间内对课本内容概念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学习进阶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评价反馈为教师教学带来的帮助,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行为并设立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

结束语

高中区域地理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此部分的教学不应该以理论知识作为重点,而是需要将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进阶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从而掌握对不同区域问题、区域危害的分析方法,从而获取综合治理的措施,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构建有层次的知识体系并时刻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其次则是借助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提高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陶琳.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32):85-86.

[2]刘文洁.基于区域认知视角下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优化策略[C].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2021:1779-1782.

[3]褚慧敏,刘峰.高中区域地理深度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6):38-41.

[4]焦道成.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分析[J].高考,2020(20):72-73.

[5]苏桃香.高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14):137-138.

[6]符琦斐.诱思探究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4):123-125.

[7]程钰祥.如何进行高中区域地理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5):16.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学习进阶高中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
科学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的作用
关于“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中观教学设计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