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一题多解,助数学思维发展

2022-05-30蒋浩文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平面几何一题多解数学思维

蒋浩文

[摘  要] 平面几何题作为中考数学的压轴题之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的融合性、较强的综合性、解题思路的多样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平面几何题的解法往往因辅助线的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文章以一道初中平面几何题为例,探究了此题八种不同的解法,以期为助推数学思维的发展带来启发.

[关键词] 一题多解;平面几何;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 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数学教与学关注的重点. 平面几何题作为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一,综合度高、逻辑性强、解题思路多样,往往有多种解法,在助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以一道平面几何题为例,挖掘一题多解的价值,以期助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中几何一题多解的价值

一题多解,是指对同一道题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思考,进而得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 初中平面几何题的一题多解,主要是从不同的已知条件出发,融合不同的知识点,从而作出不同的辅助线,最终实现一题多解. 辅助线具有联系已知和未知、将分散的条件集中、揭示隐含条件等作用[2],作不同的辅助线是实现平面几何题一题多解的重要前提. 初中几何一题多解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1. 一题多解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培根所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主旨. 能一题多解的试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启发性等特点,其既包含基本知识,又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难度,所以对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与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3]. 解决同一道题时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还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型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

2. 多维探究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中学数学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等[4]. 在基本能力培养的要求之上开展一题多解,能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对试题进行解析,探究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且分析与复盘解决试题的整个过程,还能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3. 知识迁移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题多解是梳理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活化所学的知识,还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融会贯通,从而使解题思路得到发展.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纯地记忆数学公式、概念和定理,还应形成固定的解题方法,从而节约解题时间[5]. 由此可见,一题多解不仅能强化基础知识、明晰解题思路,还能提升学习效率.

4. 几何探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题就是解决问题,即求出数学试题的答案. 有效的解题学习不仅仅指解题方法或解题技巧单方面的理解与迁移. 几何题有多个条件,不同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的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运用条件并从不同思路探索试题中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不同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几何问题. 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可使其自我效能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增强他们解决几何问题的信心.

实例分析

1. 试题呈现

如图1所示,在△ABC中,AB=BC,∠ABC=90°,点D在△ABC内部,连接AD,BD,CD,F是CD的中点,连接BF,且∠BAD=∠CBF,求证:∠DBF=45°.

分析这道题选自2022年重庆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书《巅峰对决(精练本)》中几何初步“第三节 全等三角形”第12题的第(2)问. 这是一道典型的以三角形为背景的平面几何证明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中特殊线段的性质等知识点,题目紧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考查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解法分析

下面8种解题方法是从“F是CD的中点”这一已知条件出发,按照无中点辅助线、倍长中线和构造中位线的顺序排列的.

解法1利用直角顶点,构造旋转型全等,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中位线证明中点,通过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角平分线.

辅助线:如图2所示,将△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CBG,连接DG交BF于点E.

易得BD=BG,∠ABD=∠CBG,所以∠DBG=90°,△D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为∠BAD=∠CBF,∠BAD=∠BCG,所以∠CBF=∠BCG. 所以BF∥GC. 又因为F是CD的中點,所以EF是△DGC的中位线. 所以点E是DG的中点.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BE是∠DBG的平分线,即∠DBF=45°,问题得证.

解法2从特殊的直角入手,构造“一线三垂直”,从而得到两组全等三角形,再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

辅助线:如图3所示,延长AD交BF于点P,过点C作BF的垂线交BF的延长线于点Q.

易证∠APB=90°,△ABP≌△BCQ,所以BP=CQ,AP∥CQ. 还可以证得△DPF≌△CQF,所以CQ=DP. 所以DP=BP. 所以△D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45°,问题得证.

解法3利用中点,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角的转化证明垂直,再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DBF所在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辅助线:如图4所示,延长BF至点M,使FM=BF,连接DM,延长AD交BF于点E.

易证△DFM≌△CFB,所以DM=BC=BA,∠M=∠CBF=∠BAD. 易证∠DEB=90°,进而可证得△ABE≌△MDE,所以BE=DE. 所以△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45°,问题得证.

解法4利用中点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通过截长的方法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第二组全等三角形,通过等角转换和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得证.

辅助线:如图5所示,延长BF至点H,使FH=FB,连接CH,在BF上截取BM=AD,连接CM.

易证△BDF≌△HCF,△ADB≌△BMC,所以CH=BD=CM. 所以△MCH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HCB=180°-∠DBC=180°-(90°-∠ABD)=90°+∠MCB,所以∠HCM=90°. 所以△M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H=45°,问题得证.

解法5通过截长的方法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再通过中点倍长中线构造第二组全等三角形,进而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辅助线:如图6所示,在BF上截取BP=AD,连接CP,延长BF至点H,使FH=FP,连接CH,DH.

易证△ADB≌△BPC,△DHF≌△CPF,所以DB=PC=DH. 所以△DBH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DBH+∠ABD+∠PBC=90°,∠ABD+∠PBC=∠BCP+∠PBC=∠HPC=∠FHD,所以∠DBH+∠FHD=90°. 所以△DB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45°,问题得证.

解法6利用中点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通过同一直角顶点作垂直得到相等的角,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通过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得证.

辅助线:如图7所示,延长BF至点K,使FK=BF,连接CK,过点B作DB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易证△DBF≌△CKF,所以BD=CK,BD∥CK. 易得∠ABD=∠CBE,∠ABE=∠BCK=90°+∠CBE,所以△ABE≌△BCK. 所以BE=CK=BD. 所以△D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K=∠E=45°,问题得证.

解法7利用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得到两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再通过同一直角顶点作垂直得到相等的角,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通过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得证.

辅助线:如图8所示,延长CB至点Q,使BQ=BC,连接DQ,过点B作DB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P.

由辅助线可知BF是△CDQ的中位线,所以∠Q=∠CBF=∠BAD. 易得∠ABD=∠CBP,所以∠QBD=∠ABP. 所以△QBD≌△ABP. 所以BD=BP. 所以△B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QDB=∠P=45°,问题得证.

解法8利用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得到两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再通过同一直角顶点作垂直得到相等的角,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通过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得证.

辅助线:如图9所示,延长DB至点K,使BK=BD,连接CK,过点B作DB的垂线交CK于点G,连接DG.

由辅助线可知BF是△DKC的中位线,所以∠BCG=∠CBF=∠BAD. 易得∠ABD=∠CBG,所以△ADB≌△CGB. 所以BD=BG=BK. 所以△K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BF=∠K=45°,问题得证.

一题多解的教学思考

1. 拆分条件预设处理,培养逻辑思维

实例中展示了8种解法,不同的解法源于拆分已知条件,将条件预处理后进行重组,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条件1:F是CD的中点.

预处理:可以得到两条相等的线段,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提供条件;倍长中线后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中位线后可得到线段间的关系.

条件2:∠ABC=90°,∠BAD=∠CBF.

预处理:可绕直角顶点B顺时针旋转90°或过直角顶点B作垂直(它们其实是同一种辅助线的不同叙述方式),构造“一线三垂直”,截取相等的线段得到全等三角形.

具体的辅助线构造思路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中点最常用的辅助线构造思路是倍长中线和构造中位线,其中倍长中线需要证明两次全等,而构造中位线只需要证明一次全等. 遇见直角最常规的思路是作垂直导角,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提供角的条件. 据此,将预处理后的思路进行重组后便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法.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强调“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既应善于通过学习不断实现必要的优化,又应努力跳出已有的框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包括发现与建立新的联系,实现更高层次的抽象等[6]. 所以,在解答平面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优化,即拆分条件做预设处理,使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再从不同的角度重组条件,建立几何量之间新的联系,不同的重組方式便可形成不同的解法. 拆分、重组条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 寻找解题“通性通法”,培养发散思维

章建跃先生认为:“通性”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基本性质,“通法”就是概念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7]. 金钟植先生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谈到性质的时候叫“通性”,谈到思想和方法的时候就叫“通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叫运用“通性通法”解决问题[8].

在实例中,中点的“通性”是把线段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即中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通法”是倍长中线法和构造中位线法;直角的“通性”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即由这两条直线所构成的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通法”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90°(直角、其余两内角和)以及题目中所给的角的条件推导出相等的角,进而选择直接作垂线或“一线三垂直”等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最终运用中点和直角的“通性通法”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经常考查线段关系的证明,所以我们应大量积累解题经验,总结出解此类证明题的“通性通法”. 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时,通常是证明多条线段之间的长度数量关系,此时需要找图形中边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将其放在全等三角形中,通过等量代换转化边相等;证明位置关系时,通常是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或者垂直,此时需要找图形中角的关系,若证明两直线平行,则找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若证明垂直,则通常通过证明由这两条直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另外两个内角之和为90°来完成证明.

一道试题是否有多种解题方法,取决于试题本身是否综合了多个知识点. 假如试题有多种解法,可根据其涉及的不同知识点的“通性”,利用“通法”来得到多种解法. 学生利用“通性通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其不仅能使基础知识得到成熟与深化,还能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 一题多解不仅能运用“通性通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解题的“通性通法”.

结语

初中几何题一题多解,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理性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逻辑性、发散性、创造性、直观性等数学思维. 在几何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图形语言表征几何问题,亲身经历不同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题多解作为发散性思维的一種表现形式,它将数学理论、数学步骤、思维模式和发散能力集于一体,能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理论框架. 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题多解教学,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数学知识,强化基础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增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赵利侠. 辅助线在几何题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6(53):58.

[3]丁淑琳,王罗那,黄韬. 基于“一题多解”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43(08):112-116.

[4]孙淑梅. 从一道考题的多解看初中数学几何解题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1(18):27-28.

[5]王茁力. 初中数学“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z3):99-100.

[6]郑毓信. 数学思维教学的“两阶段理论”[J]. 数学教育学报,2022,31(01):1-6+78.

[7]章建跃. 注重通性通法才是好数学教学[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11):50.

[8]金钟植. “数学通性通法”的研究综述及其现实意义[J].数学通报,2021,60(01):32-38.

猜你喜欢

平面几何一题多解数学思维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教学
AutoCAD的工程计算方法应用研究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向量方法与初等方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