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2-05-30陈法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语文核心素养

陈法英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从“结合语文要素,进行有规划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积累有深度的写作素材;提供展示平台,呵护有温度的写作热情”等方面着手,着力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要素;个性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9-0088-03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当语文核心素养与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后,才能实现其价值。个性化作文是指一种有创造性的精神作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写作的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写出的具有独特性的、真实感的、个性鲜明的作文。通俗说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写作空间,解放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使学生在写作中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等。个性化的作文重在求异,避免趋同,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解方式,要有新颖的审视角度、独特的审美倾向、正确的价值判断、灵活的表达形式、真诚的情感体验等。那么,如何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结合语文要素,进行有规划的专项训练

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教师应如何用好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把语文要素运用于自我表达中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了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每篇课文也落实了语文要素,贯穿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则是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板块则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笔者在教学一个单元时,通常先带领学生在单元导语中找出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再带着学生齐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是如何呈现这些语文要素的;接着带着学生了解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什么,要怎么在习作中运用这个语文要素;然后回到課文的学习中,提醒学生在预习时重点完成课后习题,圈出关键语句,课堂上重点解决课后习题;最后,加强阅读和表达的联系,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找到语文要素的呈现路径,促进读写结合。

生命教育理论主张,写作教学中应加强生活与写作的联系,创设符合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够发挥个性的、具有较大自由度的习作教学体系。因此,笔者通常还会结合班级学情,结合语文要素,进行“三个一”的常规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笔者进行的“三个一”训练如下。

(一)提供素材,每日一练笔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承载着学生的回忆,承载着学生成长的足迹,承载着学生对学校的情感。笔者先让学生去观察校园的鱼池,并在上课时出示鱼池的图片,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写出鱼池之美,告知学生这是静态描写;接着,出示鱼儿嬉戏的视频,让学生关注并写出鱼儿的动作、水的声响,告知学生这是动态描写;随后,出示学生课间在鱼池旁看鱼、玩耍的视频,让学生关注并写出人物的动作、声音,这也是动态描写。除了鱼池,学校的书吧、操场、榕树等也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二)方法指引,每周一作文

在每日一练笔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此时,笔者就让学生参照鱼池的例子,在写榕树时,运用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写出榕树的静态之美;通过风雨中的榕树和同学们在榕树下玩耍的场景,写出榕树的动态之美。以此类推,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时,就可以言而有意了。

(三)展示自我,每月一比赛

通过每日一练笔和每周一作文,学生可以较好地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方法了,笔者再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现场作文大赛。如这个月的现场作文大赛是“(  )吸引了我”,要求:1.写清楚这个事物或景物吸引自己的原因。2.文章中要体现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3.围绕主题,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三个一”的常规训练,改变和纠正了以教师传授写作技巧式为主的“满堂灌”模式,训练则以学生的体验、感悟为主,确立了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

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后,我班学生由以前的对语文要素关注度较少,变成至2021年12月份,97.44%的学生都能把语文要素融入课外阅读中去了。

二、学会关注生活,积累有深度的写作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积累有深度的写作素材。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写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能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以“牛年春节”为例,2021年的春节,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专题“童言话牛年美景美食美事”,下设三个系列,一是“打卡游,享美景”,二是“拿手菜,我来秀”,三是“年难忘,事在心”。春节,学生走进充满年味的景点,用文字写下景点的美;学生通过烹饪拿手好菜,为家人送上最好的过年礼物;虽然是第一次留在深圳过年,不能外出旅游,但是和家人一起征服梧桐山,和家人一起去赏花,依然非常快乐。传统节日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

(二)运用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写游戏

我们的校本教材《那时游戏》是对儿童游戏的精彩集锦,收集了众多的儿童游戏,如喜丢手绢、巧折飞机、击打手背、老鹰抓小鸡 、蒙眼找人、毛线翻花……以“喜丢手绢”为例,笔者会先和学生一起观察图画,了解游戏的玩法,出示学习单,提醒学生注意小组成员的语言、动作、神态和自己的心理变化;接着,小组合作表演,分饰不同的角色,轮换玩游戏;之后,学生动笔写,可以自拟题目,如(    )的一节课,(    )的一件事;最后,师生一起赏析佳作,修改习作。这样,学生从喜欢的游戏出发,根据不同的个体体验,写出了个性化作文。

(三)引导学生写家庭生活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里的人,家里的事,都打上了独特的烙印。亲人之间发生的每一件事,或扣人心弦,或温暖人心,或让人泪湿双眼,这就是亲情的力量,这就是家永远的魅力。引导学生写家庭生活题材的作文,由于是亲身经历,学生就会有话可写,且写得有真情实感。

(四)引导学生写学校景物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校内绿树成荫,花草飘香,学校的一景一物都充满生命力。以“学校的芒果树”为例,笔者先制订一张学习单,让学生想想观察芒果树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接着让学生从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点面结合,运用修辞方法把芒果树写具体;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用文字表述出来,通过教师的点拨,同学的评价,修改习作,整理成文。

(五)引导学生写学校的大型活动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增加班级凝聚力。数学周、语文读书月、科技节、趣味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前,笔者会结合学过的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人物的表达方法等。这样,有指导,有参与,学生就能写出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的作文了。

(六)引导学生写班级活动

笔者会经常在班级举行一些活动,如“飞花令擂台赛”、课本剧表演、读书交流活动、“秀秀我的拿手好戏”等。以“飞花令擂台赛”为例,这是班级诗词爱好者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挑战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约定关键字的诗句。“飞花令”呈现的不仅仅是选手掌握了多少诗词,还有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学生通过参与、观察、体验,能生发出很多的写作题材。有的学生关注的是人,写的是“诗词达人”,侧重表现这个人在擂台赛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达自己对擂主的敬佩之情;有的学生关注的是场面,写的是“难忘的诗词大会”,侧重的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经过训练,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化写作素材,并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展示出来。至2021年12月份,74.42%的学生能达到原创,13.95%的学生学会了仿写,4.65%的学生还处于借鉴阶段,只有6.98%的学生需要家长辅导。

三、提供展示平台,呵护有温度的写作热情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中亦强调,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曾获得成功的事,就容易引发人的兴趣。笔者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发表作品的平台,把学生的作品推荐到校刊、报纸、杂志上发表,在此基础上,笔者善用激励机制,通过出版纸质作文集、校刊发表专题作文、微信公众号发表作文等途径,呵护学生有温度的写作热情。

(一)出版纸质作文集

作文集可以是个人作文集、专项作文集、小组作文集、好朋友作文集……每本作文集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静心静语”作文集、“‘淇思妙想”作文集、“天马行空”作文集、“静‘馨”作文集……每本作文集,作文数量在20篇以上,打印出来挂在班级的作文展示栏中。课间,学生有空就会过去静静欣赏作文,有时还会讨论文章怎样写才更具文学气息。一本本作文集,就是无声的榜样,激励着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

(二)利用微信公众号发表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作文的具体建议中提到:“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微信公众号正日益惠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丰富着习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笔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主题推文展示,让更多的人看到学生的优秀习作,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写出好的作文。一开始,笔者把班级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发到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到班级群,家长们的点赞、表扬、转发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下一次习作学生就会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对于老师和同学提出的修改建议,他们也会一一采纳,在无形中养成了修改习作的好习惯。随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发表习作,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作文。一是指定小组发表作文。笔者会面批每个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建议,对组里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手把手地教,尽量使其做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二是小组报名发表作文。组里采取小师徒制,师傅手把手地教,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教师或班级写作团队成员的帮助。在公众号上发表作文给学生带来了乐趣,满足了学生在互联网中展示自我的需求,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且持续的事情。互改作文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评改中,学生发现、感受、鉴赏他人的作文之美,增强了自身对作品的审美判断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明确作文要求,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

2021年12月份,笔者对班上学生对写作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发现,以前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怕,现在74.42%的学生喜欢作文,18.6%的学生觉得一般,只有6.98%的学生不喜欢作文。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语文要素,通过专项训练,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心;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美、感受美、分享美,在写作实践中积累个性化的素材,树立文化自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提供不同的平台,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淑红)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2020年度规划课题“城中村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教学研究——以上沙小学为例”(课题编号:ybfz2011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语文核心素养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