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2022-05-30张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张艳

[摘 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良好的朗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等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要注重范读,要把握好朗读基调,要明确目标,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指导;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9-0061-03

朗读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及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永远在书声琅琅的阅读上。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朗读指导,以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掌握读的方法。当代阅读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文本的支撑。因此,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反复朗读文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内涵与情感。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当如何进行朗读指导,才能优化整体教学的效果呢?

一、注重范读,感染学生

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极其关键的,能够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展开更加高效的阅读学习。当然,要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范读。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能够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体会文本所创造的意境。小学生正处在朗读的起始阶段,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范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调、声音以及节奏等方面获得启发,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实际上,范读也是知识教学的一种,是更深层次、更具体的教学。有效的示范朗读,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当中,获得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这一课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进行范读,那么学生很可能就无法理解词作的内涵,也就不能真正读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此,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播放《山水又一程》的音乐,边配乐边范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当成词人,想象自己置身于风雪凄迷、苦寒冰冷的山海关外,充分表达出从军出征的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仿佛看到了作者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在漫长艰辛的征途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的情景。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诗词的情感基调,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接下来的朗读做好充分准备。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缺的。而要想取得更为理想的范读效果,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如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范读配乐,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使学生的内心受到熏陶感染。如此,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幕幕场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

二、把握基调,指导朗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开启学生情感朗读的“大门”,就要找到情感朗读的“金钥匙”——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一篇作品的情感基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会在具体的字词、段落中显露出来。只有把握好文本的基调,才能在朗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精心编制而成的,其中的文章大多来自名人名篇,不同的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都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分不同文本的情感基调。例如,对于真挚感人的作品,在朗读时可以活泼些;而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则需要适当放慢语速。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在朗读过程中也应当跟着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主题为“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主要讲述的是父母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评价。“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这是对母亲语言以及动作的描写,可见母亲认可“我”写的诗。对此,在朗读过程中,就可以把语速放慢,读得舒缓些、温柔些,将母親的表扬和鼓励表达出来,读出一种内心的喜悦。而对于父亲的描写,则是这样的:“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可见,父亲的态度与母亲是截然相反的。对此,在朗读这部分内容时,则可以语调稍微低沉些,将父亲的严肃和生气表达出来。这样去朗读,可以较好地突出父亲与母亲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打开情感朗读的大门,进入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才能在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促使其逐步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并且学会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朗读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随意去读,而是应在朗读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朗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朗读,落实目标精准的基本要求。例如,第一遍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揣摩文本的情感;第二遍细致朗读时,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理清课文的结构,明确文本的主旨;第三遍“抓点”朗读时,要求掌握具体语句的含义,认识具体段落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内容,体会具体手法运用的妙处。学生明确目标,边读边思考问题,产生深入的理解,朗读能力自然就慢慢提高了,无形中语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作者记叙了在公园里看到荷花绽放的美景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舒缓而又轻快的语调,进行第一遍朗读,慢慢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等优美的词语,认识了大自然用彩笔描绘的这一池荷花。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第二遍朗读,了解到作者在清晨看到绽放的荷花,产生了陶醉其中的幻觉,从而理清了课文的基本思路:闻到荷花香—观察荷花形—欣赏荷花态—想象荷花梦—回到现实中。之后,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这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心靈深处的情感。当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带着目标去朗读,每一遍读都有一定的目的,使朗读教学有了层次。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螺旋式提升,从初步的感知渐渐进入文本中,读出了文本的内涵,读出了独特的感受。

四、熟读成诵,促进积累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的示范无法真正取代学生的朗读体验,正如朱作仁先生所说:“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读代讲,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断地朗读直至达到背诵,能使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长远的影响。这些不同的词组、段落,就一定会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时,就会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会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文本当中。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作者以简练、朴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个鲜明又可爱的人物形象。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朗读指导的优势,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闰土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终使学生实现了熟读成诵。在剖析人物形象时,教师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朗读边思考:“(1)作者得知闰土要来家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当闰土到来后,作者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2)作者是如何刻画闰土这个人物的?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熟读、探究后,学生对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训练,如集体诵读、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那么,究竟采取怎样的朗读方式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文本的特质,灵活地运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将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提升,进一步深化了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

这样教学,不仅较好地达成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目标,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阅读的方法,实现了阅读素材的原始积累,为语文学习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朗读评价,提升水平

准确的评价是对事物价值的活动性判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这一总要求,结合文本的特点,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给出合理的朗读评价。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在朗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读音不够准确、情感不足、节奏有误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朗读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水平进行自评,并思考如何优化朗读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会更加全面,朗读水平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中提到,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这句话。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还存在着如语速过于舒缓、感情不够充沛等问题。对此,教师挑选了一名学生,鼓励他上台朗读这句话,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积极参与,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说:“朗读时可以加快语速,更好地表达出魏校长的认可与激动!”有的学生说:“在读到‘连声赞叹时,可以做一些肢体动作,因为周恩来的回答是振奋人心的!”教师也及时点评,如哪些字需要重读,哪个地方需要停顿等。在朗读评价时,教师要因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理解而进行不同的评价,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强化。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朗读指导中也不例外。有效的朗读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策略调整和优化,让朗读教学更具实效。教学评价既要讲究过程性评价,又要考虑终结性评价;既要注意鼓励性评价,又要有明确的建议评价。

总而言之,朗读是发言的前提,发言是朗读的拓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朗读指导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朗读指导的价值,可以从“注重范读,感染学生”“把握基调,指导朗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熟读成诵,促进积累”“朗读评价,提升水平”五个方面入手,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收获丰富新知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朗读技巧、方法,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高雪梅. 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4):92-93.

[2] 聂文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探究与实践: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4):41-43.

[3] 胡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 语文建设,2018(11):79-80.

[4] 高学雷.不与文本“热恋”,是读不出感情的!:基于语文朗读教学的文本解读[J].小学语文教学,2020(33):7-8.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