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2022-05-30郭展聪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应点对称点对称轴

郭展聪

一、教学目标

1.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 掌握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 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称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难点:探索与掌握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学具:研学案、铅笔、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 用蝴蝶和长方形的对折动态图帮助学生回忆有关轴对称的知识。(一个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两边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2. 希沃白板的游戏活动:请两位学生上台辨析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其他学生在座位思考判断。(对的是书本P82的十个图形,错的是网图,师对难分辨的稍作解析)

3. 画出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研学过程

1.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出示P82例1类似的非轴对称图形(无格子图)。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你们有办法把这个图形变成轴对称图形吗?(格数不同)

【预设】学生:应该不是,如果有方格图就容易判断(出示方格图)。把右边这个点往左边移动一格(把左边这个点往右边移动一格)

师:你能把这个图形变成轴对称图形吗?(格数相同,但不是重合点)

【预设】学生:把右边这个点往下边移动一格。(把左边这个点往上边移动一格)

关于这两条线A′的连线,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小结: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相互垂直。(板书)

师:因为对折这个图形,发现左右两边这个点完全重合。我们就说,点A和点A′是一组对称点。同学们,你们在这个图形上还能够找出其他的对称点吗?你觉得能找出多少组?

【预设】学生:因为一条线段是有无数个点,所以轴对称图形中就有无数组对称点。

师:请看另外一个关键点——点B。它的对应点在哪里呢?那我们来数数它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格?

【预设】学生:右上角的点;点B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一格;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小结)。

师:请同学在研学案上找出左半部分的关键点,并标上字母,接着在右半部分找出它们的对应点,然后完成右边的填一填,并看看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填在研学案上。填得快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请一名学生在触屏摆“关键点”)

【预设】学生、小结:找到了点C、D、E和它们的对应点,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板书,齐读一遍两个新特性)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性,下面我们尝试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性补全轴对称图形。

2. 补全轴对称图形

找一找,画一画,借助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探索和掌握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课本83页例2)

想象:观察导学案方格纸上的图形,闭上眼睛想象补全的对称图形的样子。

【预设】学生:五角星。

师:我们需要通过左边的图形条件,所以先要找出关键点。

操作:师仅演示点A和画点A′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找到点B,学生试着一边按顺序填思考步骤,然后一边完成已填的那一步骤的操作。请一名学生触屏补全轴对称图形。a. 找出图上的关键点。b. 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格数。c. 数对称轴到对应点的格数,定出对应点。d. 依次连接这些对应点。

展示与总结:小组内学生完成后互相查看比较,都完成后,师展示学生错误示范图和正确图。每个小结步骤课件都对应着重新展示,边板书。a.“找”;b.“数”;c.“定”;d.“连”。

(三)研学练习(5分钟)

1. 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P83做一做(对称轴竖摆的)。

2. 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师自制的(对称轴竖摆的)。

(四)研学拓展(3分钟)

观看粤教翔云P85《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对称现象的现实应用。

(五)研学总结(2分钟)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学生自主地对回顾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归纳与提炼,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画法,引发学生思考,为下一節练习课做好铺垫。

(六)研学作业

书本P85练习二十第6题。

(七)研学评价

完成学习评价表。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猜你喜欢

对应点对称点对称轴
凸四边形的若干翻折问题
三点定形找对应点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一定一找”话旋转
线性代数中矩阵特征值的解析方法
三次多项式的对称点及其应用
——从广州一模的一道选择题谈起
先找对称轴!
比较大小有诀窍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