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的“内”与“外”

2022-05-30吴捕快

董事会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理层商鞅董事

吴捕快

公元前361年,商鞅来到秦国,随后与秦孝公一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影响深远、进程彻底、结局惨烈的大变革。

商鞅曾深刻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一个国家的政治,必须始终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变革,而不能固守前人的制度章法。商鞅时期的秦国,不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且实行了以法治国,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创建出一整套严格的国家管理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中与中央集权、軍队、政权、法令、税收、货币、统一度量衡有关的许多制度,今天仍在继续实行。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最终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然而,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便轰然倒塌。汉朝初立,高祖刘邦开始实行道家的“无为之治”,举国上下得到喘息的机会,国家日趋繁荣。然而,使用道家思想作为治国核心理念,经过几十年发展后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虽然平民所受压迫较小,却不利于统治集团。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结合道家的“道法自然”,于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成了历代帝王治国理政的首选模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司治理和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公司治理中,也可以借鉴“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治理模式,在内部建立完善的治理制度对董事会、董事进行规范和约束,外部通过治理文化建设,促进公司治理日趋规范。

董事会制度伴随着企业形态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约束控股股东和授权董事会,是中国企业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任务。仲继银认为,公司是西方现代法治理念下的产物,它的基础是“按规则解决分歧,按规则合作”。所以,“公司治理的基本精神其实是契约精神,在公司法所奠定的基本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公司章程等,事先明确一些可能发生的矛盾或者冲突的解决办法和规则。无论是什么样的分歧事项,只要是按照这些事先定好的规则解决所得到的结果就要服从。尽管有人会因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后悔,但也要为此负责。”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运行规则。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责任对等,但如何约束又如何授权?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基本大法”,是公司治理“内”的关键核心,所有关于公司股东、董事、高管的管理规则,都需要在公司章程和相应的制度里进行明确。

在制度建设中提高治理效能,离不开治理文化的引导。如果说制度是硬保障,那么治理文化则是软抓手,是公司与董事之间的精神契约,是公司治理“外”的具体实践。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导致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功能缺失,本来应当发挥作用的独立董事制度又是公司治理中诟病最多的。所以,2013年6月,中联重科独立董事发起首例中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调查事件备受关注,事件背后的制度和文化的引领至关重要。据悉,当时中联重科董事会不仅建立了相关制度,而且形成了治理文化来充分尊重并认同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在中联重科董事会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及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中,绝大多数的委员都是由独立董事担任。在独董履职过程中,时任中联重科董事长“大开绿灯”,营造了独董宽松独立的履职环境。中联重科优秀的董事会制度建设为独立董事主动参与公司治理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对独董意见的充分尊重为独董作为第三方发起独立调查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保障。

中国公司治理道阻且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离不开规范、有效运行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只有“内”“外”兼修,不断通过动态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和治理文化建设,企业航船才能乘风破浪,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彼岸。

猜你喜欢

经理层商鞅董事
关于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董事会监督下经理层行为选择研究
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再造
论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界分
——兼评“胡某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案”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树敌太多商鞅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