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赚近千亿元后,分红请拿捏好分寸

2022-05-30熊锦秋

董事会 2022年7期
关键词:低谷周期性股利

熊锦秋

7月6日某航运业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约647亿元、同比增长约74%。2021年度公司股利分红率为15.56%、中小股东对此反对票高达60.25%,今年中报是否分红又引发投资者关注。

目前该公司的总市值逾2000亿元,若按上半年盈利能力,公司的市盈率只有2倍多,估值异常诱人。公司即使拿出上半年一半业绩分红,股利回报率也超10%。

航运业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行业,甚至被人称为周期之王。周期性行业有波峰就会有波谷。波峰时暴赚,波谷时亏起来也可能大出血。该公司以前有些年头亏得就比较惨,这两年久旱逢甘露,2021年度大赚近900亿元,加上今年上半年又大赚,应该说从根本上扭转了困局。

2022年上交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 (下称《第1号》)规定,上市公司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应当采用现金分红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利润分配政策尤其是现金分红政策的具体安排和承诺。

该公司2020年制订的《未来三年(2020年-2022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规定,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这个分红比例其实不太高,如果三年净利润基本差不多,相当于每年分配净利润的10%以上现金红利就可,尽管这一规划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从投资者角度看,当然希望上市公司能够更多分红。假如2022年分红率达到100%:一方面,公司股票除息后价格仅有目前的六成,将更加凸显投资价值,存在上涨动力;另一方面,投资者将收获大量现金红利,持股风险将大幅降低。

而从上市公司角度看,正因为这两年航运业火爆,才更要居安思危、积谷防饥。黑熊要熬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需要在冬眠之前进食大量食物存储脂肪,周期性上市公司要维系未来年头的正常运转,现在储备一定的资金似乎也有必要,分光用光利润,或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弥合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两者对分红的巨大分歧、达成妥协,需要双方各往前迈一步。从上市公司这方面来讲,应该尽量防止煮熟的鸭子飞了,上市公司既然担心未来可能由于行业低谷的到来而产生巨大亏损,那么在行业高峰期,经营战略就不宜过度激进,而应该适度防御甚至提前收缩。事实上,有些航运公司在行业低谷期亏损额就较小,甚至能逆势盈利。

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保持此前年度实现的盈利果实、控制业绩的回撤,或许也是考验公司治理经营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只要上市公司未来行业低谷期不至于巨亏,那么现在大手笔分红可能就更有底气。

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或规划应该与时俱进。随着行业周期性变化,分红政策不宜抱守成规。一个分红规划管3年,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在上市公司有大量利润积累的情况下,再坚守原来的低分红政策就显得不大合适。一方面,现金分红规划一般表述是“不少于”某个比例,然而高于这个比例才应该是常态。另一方面,《第1号》第6.5.7条也规定,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与当年净利润之比低于30%的,需要为此作出说明。也就是说,对于有条件分红的盈利企业,每年现金分红高于当年净利润的30%,才是证交所、监管部门大力鼓励和引导的。

中国神华或是A股分紅的最佳典范,其《公司章程》规定,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5%,但2021年度的股利支付率超过100%,分红比例如此慷慨的上市公司堪称A股脊梁,也让投资者真正尝到了股票投资的甜头。周期性上市公司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适当多分红,上市公司掌控的现金少了,将来因激进投资失误而发生亏损的幅度或概率也将大幅减小。

从投资者这个方面来讲,对于周期性公司,或许不能像对待其它“现金奶牛”上市公司一样,指望其赚了大钱就赶紧分红,因为未来行业重新陷入低谷期或是难以避免的规律,上市公司不可能不为此提前做出相应安排或准备。投资者对周期性公司予以合理的估值,不过度投机高位介入,不对上市公司分红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才是防范投资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

猜你喜欢

低谷周期性股利
越在低谷时,越不要闲着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2019平淡不平静 2020低迷非低谷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探讨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善待低谷,才能迎来翻盘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双汇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
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监管制度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