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的特点分析

2022-05-30刘婷梁品文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7期

刘婷 梁品文

摘要:历年高考对地理成因类试题的考查比重较大,其既是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又是学生解题的难点。文章以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必做题为例,从分值、试题情境、考查内容、核心素养等方面,分析了地理成因类试题的呈现形式和考查特点,进而为地理成因知识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试题特点

地理成因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揭示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形成机理的地理理性知识。笔者以2021年全国甲、乙卷为对象,探讨了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的特点。

一、试题呈现形式分析

(一)题型和分值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呈现,通常给定相应材料,再进行多个设问。从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必做题中成因类试题的统计可知(如图1所示),在总占比上,两套试卷均约为56%;从题型数量上看,甲、乙卷选择题总题量为9道,非选择题9道;在必做题90分中,选择题分值约占20%,非选择题约占36%。可见,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中成因类试题占比较大,其中非选择题占比大于选择题。

(二)问题设置

选择题多用“主要因素、原因是……” “主要、可能因为……”设问,非选择题多为“分析……原因”“说明……因素、差异、原因” “推测……”设问,旨在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或影响因素、产生差异的条件。其他设问形式虽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但推测答案仍需剖析相关地理成因。如甲卷中第四道选择题以德国光伏发电为背景,结合“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的曲线图,推测曲线图所示的日期所在的月份。该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能力,学生需了解德国的地理位置及所属时区,以此推测时间,并根据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判断用电情况,以此推测季节。解答此题时,学生发现该日存在光伏发电情况,即需要白昼的光照,图上显示白昼约为14小时,德国白昼时长能达到该程度只能是选项中的6月。

(三)图表设置

地理图表常用类型为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统计图与景观图。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必做题中没有等值线图与景观图,而区域图与示意图是考查的重点图表。从地理图表承载信息看,区域图分为两类:一类着重体现区域内自然要素和差异;另一类为区域内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示意图则以地理过程图为典型,如甲卷中珊瑚礁发育阶段图,体现了珊瑚礁发育的时段特征。

(四)试题情境

在数量上,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均设有相应情境材料。从材料内容看,所选材料的区域为我国和欧洲地区,且以我国某区域为材料的试题居多。情境表现形式为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其特点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情境类型试题包括地理基础情境试题和地理综合情境试题,两者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程度上表现不同,如以上两种类型试题分别对应甲卷中的1和2,以及乙卷中的37(1-3),如表1所示。

二、试题考查特点分析

(一)考查内容

由表1可知,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主要考查的成因类型有地理规律成因、地理过程成因、地理特征成因。从学科属性看,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考查较多;从试题内容看,地理规律成因源于产业区位因素、洋流分布、地球运动意义等知识点,其中产业区位因素的考查较多。产业区位属于多因一果型成因,不同區域内自然条件的差异会导致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多倾向于考查其自然因素。地理过程与特征成因涉及自然环境要素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和地域分异,其中自然环境要素形成过程考查较多,主要涉及地貌问题以及河流、湖泊等水文问题。如甲卷37(3)从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考查冲积平原与山坡、冲积扇的水分条件差异和原因,学生需要分析地形、气候、土壤等要素。总的来看,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虽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但不着眼于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强调知识点的交叉与融合,需要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二)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考试大纲强调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地理学习能力,所以分析高考试题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很有必要。由图2可知,2021年全国甲、乙卷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主要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前两者考查较多,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由考查频次可知,地理成因类试题是体现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重要试题。

如乙卷37(1)中考查圩田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学生根据巢湖判断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可得知该地水热状况,并根据材料中图文信息归纳出地形、土壤、水源等要素状况。 37(2)中介绍了清朝嘉庆年间圩田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探究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增加了时空综合的考查。

(三)关键能力

综合分析成因类试题主要考查知识获取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如甲卷10中判断④阶段图示中珊瑚礁形成过程中海平面的变化,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解答此题时,学生需提取两大信息点,即材料中“造珊瑚礁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和④阶段图示中珊瑚礁露出海平面以上,进而推出露出的珊瑚礁在过去生长于海平面以下,只有海平面先升后降,才会出现珊瑚礁露出这种情况。

三、教学启示

(一)教学依托情境

通过分析试题可知,目前全国卷试题均为情境试题,已有“无情境不成题”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地理主干知识落实到多种形式的具体情境中,合理设问情境材料,且设问答案不能流于表面的地理基础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答题依具体情境而变,学会举一反三,从而锻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应注重挖掘与加工情境材料,甄选具有时代特点和注重创新的材料。

(二)善用地理图表

试题中区域图的呈现次数较多,所以教师应善用区域地图,在选取典型案例设置教学情境时,结合相应区域地图,将区域特征落实到区域地图,强化对学生尺度转换、空间定位、空间感知的训练,进而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区域地图,增强学生对经纬网、海陆河流轮廓等的敏感度,把握大尺度的区域地理特征,通过地理特征追究地理成因;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真实情境下的空间尺度较小的区域地图。如乙卷36题图示,将咖啡馆数量呈现在上海区域地图上,图例多接近生活真实情境,设问1咖啡馆的空间分布特征,设问2在考查地图内临近上海的昆山区位条件时,需要学生以上海地理位置为背景,分析昆山受上海的城市辐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以此认识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

(三)由果溯因

在分析地理成因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地理事象已经形成的结果推测成因,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特征差异入手,把握要素间时空上的变化,再从要素间相互关系分析原因。如乙卷37(2)分析河段形成原因,学生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清朝三河镇濒临巢湖”,再对比如今三河镇以下地区形成的圩田,即可从分析形成圩田的物质来源与圩田上如何形成河流这两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四)地理过程可视化

观察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从地理事象形成的过程中探究成因。针对不便在课堂操作演示的实验,教师可以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