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概念复习的策略
2017-02-06王莹
王莹
摘 要: 作者结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对地理概念考查的实例,从不同的角度就学生对概念混淆或理解错误导致丢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考地理复习中如何把握对地理基本概念的复习,适度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等,有针对性地对常考、易错的概念,以及在高考解题时正确运用概念进行地理分析、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和地理论证,以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
关键词: 高考地理 概念考查 案例分析 策略应对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复习中充分落实地理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的教学,学生才能够在高考解题时正确运用概念进行地理分析、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和地理论证,提高高考解题能力。笔者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发现,每年高考试题中都有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概念的题目,并且会从不同的角度考查,有时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有时是采用填空题的形式,有些是考查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概念,有些是给出新概念,但都为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功,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举例说明。
一、给出新情境和新材料,考查新概念
例如最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资源型城市”、“中部塌陷”、“生态补偿”、“辐射雾”、“平流雾”、“资源诅咒”、“人口抚养比”、城市“空心化”等。这一类概念的考查看上去很陌生,但实际上,命题人在出题时往往注重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当然有时候比较难,一般会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考查。所以,加强地理概念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二、列举试题分析概念考查
课标要求掌握的概念都是地理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是必须掌握的。然而,由于学生对概念混淆或理解错误,可能出现严重导致丢分的情况。
(一)考查外力作用这一主干知识的一系列基本概念
例1: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摇?摇)。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摇?摇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摇?摇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此题难度系数为0.59。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力、外力作用因素的概念理解及它们的形成和搬运过程。采用图解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情况。
例2: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摇?摇)。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摇?摇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摇?摇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此题难度系数为0.14,但考生丢分非常严重。主要考查考生对“风化作用”概念内涵的理解,此题是单项选择题中考生得分较低的题目之一。大部分考生选择了答案C,占高考抽样调查人数的85.74%,丢分原因是混淆了“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这两个概念。
例3: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摇?摇)。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摇?摇?摇?摇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摇?摇?摇?摇?摇?摇?摇?摇D.上游来沙量减少
此题难度较大,2010年三峡大坝附近下游河段颗粒粒径变粗,其实就是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当然,它注重考查的是影响外力作用的因素,考查地理概念的外延。
(二)对城市化相关概念的考查
例4:“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可推测该市(?摇?摇)。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摇?摇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摇?摇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正确答案为B,但选C的考生占23.24%。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基本概念。2009年高考试题告诉我们,城市“空心化”包括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出现在发达国家,我国目前没有城市“空心化”现象,而是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2010年第11题还有图,学生可以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在城市的建成区内迁移,因此城市人口比重应该呈上升趋势,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而导致的“空心化”现象。如果学生能正确理解有关城市化的几个概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那么对“空心化”也就容易理解。
三、提高学生应对高考基本概念考核的能力
结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我们在高考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应该把握对地理基本概念的复习,适度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等。一轮复习时,教师应该对每一章节中出现的基本概念进行区分,要求学生单独复述每一个概念,并区分易混淆的概念,这样才能扎实学生的地理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例如在复习外力作用的时候,笔者结合大学教材相关内容和网络中百度百科,对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这五个外力作用的定义、本质、主要类型及其外营力、典型类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典型地貌(包括图片)、五个外力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作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使学生准确把握五种概念。讲风化与侵蚀的本质区别时,要强调碎屑物有没有发生位位置移动;讲侵蚀时,特别强调下蚀和侧蚀及溯源侵蚀;分析搬运和沉积作用时,要强调影响因素及流水、风力作用具有分选性及磨圆性;分析沉积作用时,突出“三原因和三场所”,“三原因”是沉积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流速减小,二是流量减小,这二者都会使河流活力降低而发生沉积,三是进入河流的碎屑过多,超出河流的搬运能力而发生沉积。“三场所”是河流发生沉积作用有三个主要场所:一是河流汇入其他相对静止的水体处,如河流入海、入湖及支流入主流处;二是河床纵剖面坡度由陡变缓处,一般来说,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沉积作用明显;三是河流的凸岸,由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其产生的碎屑物在凸岸沉积。分析风化作用,笔者还将差异风化这一概念介绍给学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地表,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这一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四、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特别关注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弄清楚地理概念,如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时间和时刻、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期变更线、日出时刻和6时、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晨昏线与昼弧和夜弧、晨昏线和日界线、极昼和极夜、正午、国际标准时、东西半球、纬度和经度等。因此,在复习时老师和学生都要准确把握这些重要概念,一个一个过关。又如地形和地形区、光照和热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类型、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寒流与寒潮、天气与气候、径流与径流量、汛期与洪水期、水资源和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等。师生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常考、易错的概念在一轮复习时过关,必定会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