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历史题材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有效路径

2022-05-30鲁明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8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道德与法治

鲁明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创造性地解读教材,设计融合性活动,着力培养学科思维,明确德性成长路径,更新德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历史题材课堂教学的六个超越,促进学生德性的成长和历史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德性成长;德育课堂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选取了诸多历史材料,旨在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在一次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教学展示活动中,三位教师同上《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分别是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第二课时“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三节课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这一艰苦奋斗、英勇抗争的历史画卷。三节课教法不一、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纷呈,实现了历史题材教学的六个突破。

一、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

如何确定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拥有对教材的驾驭和整合能力。限于篇幅,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和史料都比较单薄。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教材之外的史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一个视频、一个物件、一张图片等,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较为立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达到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认知。

第一课时,一位教师选取了三张图片,分别呈现了一件老红军的上衣、一双补了又补的草鞋、毛主席用来看书的油灯。教师引入这三张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思考。学生根据图片分析当时的背景,体会人物的品质。在第三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个材料包,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红一方面军外,还有哪些军队参加了长征?(2)这些军队分别走过哪些不同的道路?(3)在长征途中,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师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不同的材料包,生动地展示了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析和归纳。这三个材料包是教学的三条线索,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实践证明,材料包在课堂中起到了深化教学主题、升华学生思想的作用。

二、设计融合性活动:基于学科而超越学科

道德与法治具有学科的专业属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三个方面。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本身,而要勇于探索,借助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丰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形式和内涵。在这三堂课中,教师借助大量其他学科的教学元素,以此深化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受感染。比如两位教师分别给学生播放了电影《长征》《建军大业》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历史,进入教学情境。另一位教师把军队音乐和民族音乐引入课堂,课堂瞬间被艰苦岁月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点燃。同样,教师还可以借鉴诗歌艺术。比如在讲长征的历史时,一位教师引入了毛主席的诗歌《長征》。通过诵读、领读、齐读,学生从诗歌的意境中感受到革命军人的豪情壮志,加深了对历史主题的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让教学进一步走向深刻,这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着力培养学科思维:基于思考而指向思辨

道德既需要认同,也需要思辨。“没有对现实及其规律性的反思与批判,就没有超越,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程就会停滞,个体就会在故步自封中走向沉沦与异化,失去生命的创造和活力,最终走向心灵的死亡。”[1]

三位教师在教学历史题材的过程中并没有拘泥于事件,而是引领学生通过中国共产党创立军队、经历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的历史事件进行思考:中国有了共产党为什么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在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背景中,学生积极地从教师提供的材料包中获取信息,形成自身的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学生经历这样的思辨过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德育目标真实落地。

四、明确德性成长路径:基于生活而指向未来

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植根于生活而指向未来。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以此指导生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课堂中,教师常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成长。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时,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长征精神?经过思考,学生逐渐明白长征精神的内涵就是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担当。这段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远的距离,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那段艰苦而激情燃烧的岁月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该教师联系生活,带领学生感受不一样的长征精神。“要发扬长征精神,就一定要重走长征路吗?其实,今天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爬雪山、过草地的困难,虽然困难的形式不同,但同样考验着我们。克服这些困难同样需要有战胜自我、坚韧不拔的毅力。请记住,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长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联结三种情境:一种是教材中的情境,一种是学生当前所处的情境,还有一种就是学生未来生活的情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教材的情境和他们所处的情境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走向未来的情境,过更好的生活。学生通过对比革命先辈与自己的生活,体会当年他们的坚强毅力和奉献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指导生活,照亮未来。

五、更新德育理念:基于道德规范指向道德享受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约束学生的行为,迫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许多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痛苦的道德实践过程。事实上,“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它的内在、更深层的的价值还表现于它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和道德人格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2]心理研究表明,德育除了具有约束性功能以外,还具有一种享受功能。

教学中,一位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红军战士在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时,当他們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时,他们有没有后悔选择这条道路?”

生1:没有后悔,因为他们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生2: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当他们想到自己在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的时候,就会无比自豪、乐观,不惧任何困难。

教师总结道:是的,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他们想到牺牲自己可以让千千万万受苦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悲观。今天,当我们在帮助他人时,当我们为了实现理想而战胜一个个困难时,我们的心里也充满自豪感。学生逐渐明白,培养和践行良好的品德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既要关注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纠正,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享受德性的生活,让学生体会道德带来的幸福感。

六、丰富教学方法:从基础走向多元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在这三节课中,有的教师采取“道德两难法”,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胜利?”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思考和辩论之中,在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有的教师给学生提供蕴含历史事件的材料包,让他们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发展其归纳思维能力。还有的教师利用历史分析法,让学生对一些事件和案例进行辨析,在反思和甄别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为了表现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位教师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沁园春·雪》。师生一同走进那充满革命豪情的雪的世界,在吟诵中受到心灵的洗礼……这些方法都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创造。课堂上,学生身心合一,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教育就是心灵的转向。以历史题材为要素的德育教学为学生认识历史、走进历史搭建了平台,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土壤。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德性建构,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帷幕,走向自我、家庭和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7.

[2]鲁洁,夏剑,侯彩颖.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4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211100)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