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非遗”学习的空间建设与课程设计

2022-05-30刘静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课程开发非遗

刘静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校园、进课程,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实现全面发展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杭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两所学校通过整合浙、黔两地的非遗资源,创设线上、线下互通,校内、校外联动的非遗学习空间,开拓非遗学习课程体系与实施路径。学校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非遗美育资源,依托跨界融合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意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空间;课程开发;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明的足迹烙印,是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DNA。“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场域,结合地域特色创设学习空间,做好非遗文化学习研究与应用实践,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一、感知魅力:小学非遗学习空间创设的价值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会在环境中自然生成。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空间,对于学生感知非遗文化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非遗认知,感受非遗魅力

我国非遗众多,以浙江省杭州市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杭州知味观传统点心制作技艺、杭州剪纸、苗族蜡染、苗族皮纸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都是非遗。历史故事、传统小吃、民族节庆活动、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中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非遗知识。但通过调查却发现,约九成的杭州学生无法说出本地的代表性非遗,约八成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学生无法说出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图案“蝴蝶妈妈”的寓意。可见,小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教育亟待加强。创设非遗文化学习空间,能让学生形成对本土非遗的初步认识,同时在对两地非遗的对比学习、互动学习中了解文化内涵,感知非遗的魅力。

(二)学习非遗技艺,体悟匠人匠心

搭建非遗学习空间,能让两地的学生一起走近非遗。学校通过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鼓励学生“走出去”等形式带领学生开展校内实践和校外探究。学生在交流与对比中学习两地非遗技艺,体悟工匠精神。非遗与文化密不可分,创设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线上+线下”学习空间,以项目式、协作式等方式开展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五育融合

以丹寨縣石桥村苗族的皮纸制作技艺为例,这种技艺古老而具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通过深度学习和创意实践,学生更加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进一步坚定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在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学生还收获了审美体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锻炼了毅力和体魄。

二、开辟场景:小学非遗学习空间的建构

经“共研团队”的策划,两校依托非遗,构建了完整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保障。

(一)非遗元素融入学习空间设计

非遗学习空间内的环境要从“美术单科学习”回归“空间综合表现”,根据不同非遗学习内容采取多种设计方式。

首先要体现学习空间的文化元素。要根据不同的非遗进行空间设计,体现出非遗特色和教学实践的便捷性。其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空间尺度。学习空间是为学生学习非遗搭建的,因此,学校要参考学生的学习实践情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空间自由。最后要体现学习空间的形式美感。即学习空间在装饰和布置上要体现出美育特色,给学生美的体验和感受。

(二)非遗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非遗资源的选择要考虑本土性、可用素材的丰富性、学生的喜爱和接受水平、项目与文化的内涵度等因素。“共研团队”协商后确定利用两地的非遗文化资源,在两地学校共创设8个非遗主题学习空间。“共研团队”围绕苗族皮纸、苗族蜡染、民族服饰3项国家级非遗,搭建了3个学习空间。3个空间各有侧重,苗族蜡染侧重技艺传承,苗族皮纸侧重创意实践,民族服饰侧重欣赏评述。“共研团队”利用定胜糕、剪纸、木版年画、风筝等元素进行综合构建,创设了浙里味道、民间童玩、木版年画、水墨丹青、心花剪纸5个学习空间,每个空间有1~3个代表性非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

(三)非遗传承学习空间框架搭建

搭建非遗传承学习空间框架时,既要考虑学生深度体验的需要,又要考虑与原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要求,还要考虑与学校美术教室美育功能适应的要求。“共研团队”除共同创设了8个校内物理学习空间外,还搭建了1个线上学习空间“云上非遗”,让地处两地的物理学习空间可以实现云上共享。采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方式展开协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非遗学习空间的使用效能。同时,“共研团队”还与两地非遗中心合作开展馆校共建工作,以此打造“校内学习、网上探究、校外实践”有机融合的非遗学习空间。

三、路径创新:非遗课程的开发实施及学习策略

开展非遗学习,既要打造好空间建设这一“硬件”,也要落实好课程实施这一“软件”。

(一)非遗课程的开发

“共研团队”统筹浙、黔20多位优秀美术教师、专家学者,共同挖掘两地优秀非遗资源,开发了“云上非遗”系列学材,包括1套学生手册,1套教师用书,并围绕8个学习空间设计了由100多节课组成的课程群。“共研团队”联合非遗中心、融媒体中心和教育局录制了50节高清非遗视频,供学生在校内学习。

(二)非遗学习的组织原则

在非遗学习空间内组织学生学习,要遵循以下原则。(1)本土性与文化性结合的原则。学习内容的选择,既要“就地取材”,又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非遗。(2)实践性与开放性结合的原则。学校应让学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3)整合性与趣味性结合的原则。学校应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强化非遗文化、综合艺术、道德实践等方面与学习空间的内在整合,让学生在非遗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提升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非遗学习的方式

1.校内学习方式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有家庭和社会学习无法取代的功能。同样一项非遗文化,家长和民间艺人在指导时可能更偏重技艺,而教师则更侧重于对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美学价值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态度进行阐发,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非遗学习空间内,两地学校采用多种开展教学实践的方式,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自学、个人或小队寻访非遗传承人、参观非遗展览等活动,让“教室小課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者合力、相得益彰。

(1)“情景化研学+仿学”的方式。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非遗文化场景中,可以通过做非遗小学徒的方式感受大师的设计意图,可以通过赏析作品细节,雕琢制作等方式学习技法技巧,也可以做个非遗小工匠,通过角色扮演、项目体验等,将自己对非遗的理解展现出来,完成非遗学习。

(2)“云上课堂展学+共学”的方式。学生进行“跨校”学习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如微课等了解非遗的历史与知识,产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可以通过向对方学校的小伙伴现场讲解、展示、表演等方式展开合作共学。

(3)“比较融合创学+互学”的方式。两地学生可以开展对比学习、互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学校通过赏家乡非遗、话家乡文化、思非遗传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两校师生还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或创作,将个体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真实的作品。在“创学+互学”活动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艺术知识和文化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工艺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2.校外学习方式

最好的学习空间莫过于真实的社会。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自主选择和确定非遗主题,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生活化应用。这样的实践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又能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如高段学生参加社区非遗博览会,将“民族服饰”这一空间学习成果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凝结着学生无数心血的作品在社会真实的大舞台上得到了展示,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振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在自制作品与其他非遗作品同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迸发出了对非遗、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非遗是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有形载体,是各民族的共有记忆,也是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学校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重新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把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非遗项目的教育教学中,把民族团结的金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3(1).

[2]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幼稚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黄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与小学美育结合的路径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

[4]谭欣.“非遗”课程,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J].湖南教育(A版),2018(4).

[5]杨艳艳.“沂蒙美食”非遗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2021(1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310052)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课程开发非遗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