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家的“暖碗”

2022-05-30沈亦奇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豆腐辛勤调料

沈亦奇

每逢假期,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外婆家。不仅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对我这个吃货来说,还有更吸引人的东西——外婆做的各色美味佳肴。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便是“暖碗”了。

“暖碗”是什么?其实就是传统的纯铜火锅。它以木炭为燃料,肚子大,烟囱小,可以放很多食材,特别适合多人聚餐。在外婆生活的那个小山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一炊具。谁家娶媳妇嫁女儿、建房乔迁、修谱祭祖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众人家的“暖碗”就要集中起来,作为主角在餐桌上隆重出场。在方言中,“暖碗”与“难忘”谐音。确实,任何人只要吃过就难以忘怀。夸张一点说,光光闻到那香味就能让你垂涎三尺。那么,它美味的秘诀在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暖碗”的食材荤素搭配,一般至少有四层:下往上,底层是萝卜片,第二层是豆腐块,第三层是猪肉,最上面一层通常放海带丝。此外,依口味分别放入辣酱、葱姜蒜等调味料。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食材很普通啊,有什么稀奇呢?其实,这里面可有讲究了,除了海带是市场上买来的——也是挑的上品,萝卜必定是自家种的新鲜白萝卜,猪肉也必须是农家自养的土猪肉,至于豆腐,就更不一般了——那不仅是外婆亲自做的,就连做豆腐的黄豆也是外婆亲手从地里种出来的。播下去的是本地优质豆种,施的是农家有机肥,收获后打出豆子,又细细筛选,确保粒粒饱满,不含杂质。然后才浸水,磨豆浆,点卤水,最后做成散发着清冽豆香的盐卤老豆腐。外婆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为的就是让全家人吃得安全,吃得舒心。

“暖碗”的烹饪,需要长达几个小时。外婆准备晚餐,往往从中午就开始忙碌。她先要在锅里煮一大块肉备用,然后清洗萝卜、海带,并分別切成薄片和细丝,再把老豆腐切成块。等这些做完,肉也差不多煮熟了,就捞出来切好,同时把萝卜片放进肉汤里汆熟。四样主要食材准备停当,便往“暖碗”里添炭生火烧水,依次将食材层层码入,放入调料,开始慢炖细煮。

等到华灯初上,“暖碗”已经煮了良久。浓浓的汤汁泛着金黄的油花,顺着锅边慢慢溢出,升腾的蒸气和着勾人口水的香味在整间屋子里弥漫。一家人在外婆的招呼下围坐到一起,纷纷把筷子伸向热气腾腾的“暖碗”大快朵颐起来。大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畅快聊天,即使外面寒风凛冽,飞雪飘零,屋内却始终温暖如春,其乐融融。

外婆家的“暖碗”,并没有什么名贵的食材,也不用什么珍稀的调料,然而那种无与伦比的味道,却是任何一家高档餐厅都烧不出来的。因为,那里面凝结着外婆辛勤的劳作,融入了外婆浓浓的亲情!

外表朴实无华,内在隽永醇厚,“暖碗”的这一特点,不也正是外婆她们这些劳动人民的共同特性吗?

【老师评】

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道难以忘怀的家乡菜。外婆家的“暖碗”里盛满了祖孙浓浓的亲情,盛满了农家人质朴的热情,更盛满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本文选材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叙述有条不紊,描写细腻生动,议论升华点睛;语言通俗质朴,如话家常。

(指导教师:李坤荣)

猜你喜欢

老豆腐辛勤调料
太原府名小吃麻叶儿、老豆腐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调料帮大忙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对调料下料过程的分析
关心下一代工作
高唐老豆腐
辛勤奉献的劳动者最光荣
金银豆腐包等三则
美鱼姑娘的忧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