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2-05-30王晓华宁启蒙陈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双一流

王晓华 宁启蒙 陈宇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从“双一流”建设背景出发,针对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重点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主要从理念、体系、结构、模式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3+1+N”形式的不同特点下的课堂内外课程体系策略,进一步分析和建构了以“专业集群平台+专业课程肌群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最终形成创新能力全面性角度下的“三融合四转变”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建筑类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建筑类院校;建筑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067-04

“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时代需求[1]。如何从整体层面进行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善,是高校专业改革的重要考虑方向。

国家的发展和高校的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人才的培养这一重要战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对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应当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着力培养具有高度历史使命感、极强社会责任心、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高等学校各类专业也亟须在双一流建设要求这一背景和政策下加快进行改革及调整。

一、“双一流” 建设相关背景

通过此前的“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教育政策项目对教育强国等目标的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在近二十年的实践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显示出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导极其重要[2]。2015年我国发布了“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要求若干高校要加快建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大学及学科。即各高校的建设要从学科建设为基本出发点,用更加科学创新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避免“名校名气”对学生的一概而论,要求一般高校应该按照双一流建设标准进行。从此拉开了在“双一流”学府建设道路上的帷幕,对于工科类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紧跟“双一流”大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对于“双一流”建设要求及目标,各个高校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国家战略要求及地方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改革,优化及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家“双一流”建设推进进程,实现了支撑创新发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式发展等目标。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建筑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课程构建、科研创新、实践等一体化育人体系,应注重突出特色优势、质量水平、价值导向和服务效能[3]。高校应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体系、全过程,把一流本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进而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新时代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传统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更需要具有复合式创新能力的国际型综合人才。建筑类专业教育在整体建筑行业转型这一历史阶段,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是建筑类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亟须培养与时代相符合的创新性人才,在人才目标、培养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4]。

三、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新理念”,引领一流专业建设

1. 地方高校所在地域特色服务职能的挖掘

地方高校在进行一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高校的地方性,不同地域会滋养出不同特色的学科,一流专业建设需要立足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所需的要求;其次要以各地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内的转型升级为基础,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树立起其以新理念为目标的一流专业建设理念。

湖南城市学院的办学历史和特色定位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长期坚持城建特色,聚焦中小城镇与乡村规划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淀厚实。学校培养的近8万名毕业生已成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省内培养城建类人才最多的高校,被广泛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类专业着眼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以建筑学专业为核心,融合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室内设计、工程管理等相近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提升空间大、发展后劲足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特别注重与社会接轨,鼓励创办教师工作室11个,自大三开始,学生可以进入教师工作室实习,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跟进得到实践锻炼,从事实际工程设计项目,每年参与横向课题近百项。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强、入职上手快、没有过渡期。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47项,考研率均达2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9%以上,供不应求,多家用人单位长期在湖南城市学院召开专题招聘会,近1/3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大中型设计机构,毕业生的收入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就业的学生也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认同和一致好评。

2. 因地制宜地建设发展专业特色学科集群

以湖南城市學院为例,该校的城市建设类相关专业占比达到75%,其他专业都是服务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相关专业,因此具有明显的城建特色。该校形成了四大类学科群:城市建设类、信息制造类、管理服务类、基础类,通过校办企业服务社会,加强城建特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校办产业繁荣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又通过反哺学校教学和科研,推动学校形成学科应用特色。截至2022年,已有6个校办企业成功孵化且持久运营。其中最为代表的校办企业为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建筑工程、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风景园林、测绘、工程咨询资信、科技咨询8项甲级资质,市政给水、市政排水、市政桥梁、工程造价咨询、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工程、环境工程6项乙级资质,公路工程、水利工程、旅游规划3项丙级资质,是国内高校建筑行业资质最齐全的设计研究机构之一。公司先后承担大型设计项目3000余项,获省、部级奖100余项,是国家行业标准《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主编单位。业务范围覆盖湖南省122个县(市、区),辐射全国,并走向非洲、东南亚、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十三五”以来,年均产值超过3亿元[5]。在现有优质校办企业实践平台上,学校也正按“双一流”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特色高校。

(二)完善“新体系”,支持一流专业建设

积极打造“3+1+N”的课程体系,其中“3”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课堂内);“1”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内外结合);“N”为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设置的设计竞赛、专题报告、科技活动等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课堂外)(见图1)。通过完善教学“新体系”,进一步支持和完善一流专业的建设。

1. 课堂内理论基础体系的夯实

完善课堂内教学体系,建筑类专业教学体系内容为主要包括通识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6],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促使高校对于线上教学愈发重视,在如何保证课堂内理论基础体系夯实的问题上,本文认为有几点可以值得思考:

(1)做广做多通识课。加强各专业之间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特点的理解,并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

(2)做精做细专业课。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达到一流本科教学目的要求,目前信息的碎片式、爆炸式、快餐式特点促成了当今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拿来主义”,知识需要初加工或深加工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做实做强实践课。建筑类专业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尤为重要,工程实践类的课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创新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体系其课程板块也可以分为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拓展实践、专业综合实践。

2. 课堂外的丰富创新体系的构建

对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校应该要在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教学体系上下功夫,不仅要加强课堂内教学改革,还要积极尝试课堂外教育改革。各院校正积极研究各项措施和方法,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大多数院校都把重点放在校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一些大学也开始尝试将一定数量的班级分数用于课外教育,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课外学分制体系。课外教育大多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如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志愿服务等[4]。课外教学学分制的构建思路,极大发挥和引导了学生对于课外学习的动能和态度,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多环境多时段现代学习特征。对一流人才、创新式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是针对课堂内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

(三)优化“新结构”,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1. 强骨——形成多专业集群共享平台

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出台了具体指导意见,特别要求人才培养结构和过程中应该考虑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专业设计的调整,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7]。当下,高校应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应用型学科和专业集群,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地域互动和产教融合的理念。首先,实现集群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走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有效提高人才的充足性、参与度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其次,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适应、整合、引导新产业、新区域业态发展,与城市、产业共同成长,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模式,促进学校资源的集中,为高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由若干产业链和创新链紧密的专业构成[8];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充分利用各专业的师资、课程、实验设施、产教合作基地等资源,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发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手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增肌——形成多课程肌群单元模块

依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相关标准,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编写相关应用型教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并建设以专题类型呈现的应用型课程模块。在三年的时间里,每个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应开发一到两个具有鲜明集群特色的课程模块,一般应包括“基础知识+操作知识+实训操作”三部分,形成以产业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微专业”模块化课程,并能对全校学生常态化开设,以参与学生总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分,由教务处发放证书。高校应对基础课程模块、空间设计模块(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相关设计课程)、人文知识模块(建筑文化、建筑欣赏、逻辑学等)进行强化和特色引领。专业集群的建构可以将单独的课程作为灵活的建筑学科内容,适应学生和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建立新的结构体系,借助现有资源,以专业肌群建设为主,攻克一流专业的相关建设堡垒。

(四)建立“新模式”,助力一流专业建设

结合新时代建筑类专业发展的要求和专业教育指导评估标准,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新型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设计“3+1+N”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3融合+3转变”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图3)。“3融合”是指以育人主体、课程体系、培养方式三方融合的培养模式,其中,育人主体主要包括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培养方式主要有学习、应用和创新;课程体系也即是“3+1+N”的课程体系。

“3转变”主要是指对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将传统以教材为中心转变成以问题导向为主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不间断的交流方式。最终的目标是使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不只是教学环节中的形式,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芳,田密. “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与定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4):6-10.

[2] 唐春怡,左华江, 唐婷范. 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 (04):89-90+95.

[3] 高亚锋,丁勇,陈金华,等. “双一流”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类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3):10-16.

[4] 李义丹,张志博. “双一流”建设目标下高校课外教育学分制的新探索——以T大学课外实践教育学分制为例[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1):44-49.

[5] 湖南城市學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网站. 企业概况——城院设计[EB/OL]. [2022-06-28]. http://www.cysjy.net/qygk.html.

[6] 左明. 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D]. 聊城:聊城大学,2014.

[7] 杨学良. 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29-30.

[8] 叶怀凡.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J]. 教育与职业,2019(09):103-107.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双一流
创新能力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