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2022-05-30宫海静邵志豪

中小学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宫海静 邵志豪

摘要建设未来学校是信息时代学校变革的必然诉求,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求。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学校建设首先要从价值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空间维度出发明晰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路径,包括以“立德树人”确定教育目标,以“科技赋能”推动教学方式转变,以“以人为本”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以“教育自信”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 未来学校;教育现代化;立德树人;科技赋能;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8-0033-03

注释:①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教育家办学的学术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D191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又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现代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不断实现社会发展对于公民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学校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还应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与变革性,要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前提下,不断洞悉社会和人的发展方向并随之发生变革,以实现其自身与民族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当下,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为学校变革带来机遇,也必然催生出新的学校形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应正确理解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学校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持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的未来学校建设方向及行动路径。

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学校的理解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现代教育需要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革相适应的教育形态的变化演进”。[1]学校是源于近代社会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学校的社会属性使其发展受到教育目标、结构、内容和方法手段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同时又要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等相适应。因此,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转型发展都会带来教育的升级、转型与换代,也必然会重塑学校的形态,催生“未来学校”。

近年来,关于“未来学校”的讨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和学校变革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未来学校”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更像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话题;[2]“未来学校”不是某一所学校的代名词,也不是未来的任何一所学校,而是根据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现有可用技术、资源的支持下,提出学校发展的变革愿景,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设计,是最佳样态的学校群像。[3]

对于未来学校的设计与建设,要从价值维度出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要从时间维度出发,立足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方向,描绘未来学校的样态和承载的历史使命;要从功能维度出发,明确未来学校实现的教育功能,从而提出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核心要素;还要从空间维度出发,基于民族传统,推动中华民族引领世界潮流。

二、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方向

我们应当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明晰未來学校建设的应然诉求,从而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找准方向。

1. 从价值维度出发,锚定“为谁培养人”的目标

一个成熟的现代文明社会,教育目标是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能否抓住这一契机,直接影响着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因此,描绘未来学校的蓝图,要树立“为家庭培养合格的后代,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取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价值维度出发,探索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并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教育,是未来学校建设的出发点。

2. 从时间维度出发,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当未来社会从知识管理到生产方式甚至到城市管理、沟通方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变革时,当以大数据、云计算、深度神经网络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使知识的获取、管理和传承轻而易举,某些场景下人变得不再不可替代时,未来学校要做哪些变化,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思考以上问题时,我们应坚持“溯源性解决问题”的教育思维,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态度、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等根本能力,是未来学生应对新职业转换、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等挑战的客观要求。因此,未来学校建设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与发展需求提供更加丰富、更有弹性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形式,为学生潜能的激发提供机会和条件,以发展的视角培养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人。基于未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新技术赋能教育,抢占新时代教育制高点,是未来学校建设的发力点。

3. 从功能维度出发,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对未来社会形态的预估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未来学校的育人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对于未来学校样态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对教育的理想化阐述,如网络学习中心、虚拟学习空间、没有围墙的学校等;一种是对理想化教育的探索,如芬兰的“南塔皮高中”、中国的“安吉游戏”、美国的“塔拉西社区学院创新中心拖车项目”、英国的“技能建筑者伙伴”等。这两种关于未来学校样态的理解,可能会对中国未来学校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但建设未来学校还需要更多本土化的探索。因此,如何基于我国的现实基础,探索育人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优化,应成为未来学校建设的攻坚点。

4. 从空间维度出发,探寻从民族走向世界的路径

从空间角度讲,教育现代化是把不同国家与地区丰富的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比较、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教育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未来学校作为教育现代化实践新成果的集合和物化形式,这种比较、借鉴与融合也会变得更加具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使其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面临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阵地,又要参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世界强文化,探索建立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的方法与路径,培养自信的未来人,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支撑点。

三、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路径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应立足我国教育教学现状,从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等层面着手,探寻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路径。

1. 连通资源,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学校建设应以开放、整合、共享为基本特征。一方面,未来学校以培养拥有理想人格和素质的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而这种理想人格和素质要求更加侧重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更加聚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全面性和整合性。[4]另一方面,未来学校的样态强调多元开放、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因此,重新定义和整合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树人”全面性的基础要求,更是对“立德”优先性的保障。

未来学校将不再是开展德育的主要场所,而是资源整合的主要平台,应充分借助移动终端和高速网络技术的连通功能,在教师、家长、社会优秀人员、优秀校友、先进学生等德育参与者中形成合力,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德育环境和评价体系。教师应成为德育素材的开发者、研究者与甄选者,应结合各个学段学生发展特点,逐步建立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一体化德育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德育客体,而应该成为主动的德育主体,依托学校平台组建学生组织,在课程与活动中实现立德的自我建构和全息过程评价。德育课程不再是“学校-教师-学生”开展的以德育为目标的学科或活动教育与实践,而应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德育理论和德育制度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德育要素间实现横向一体化。

2. 科技赋能,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新方式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学校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变革对学校形态的影响上,即以新科技赋能教育。这也是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未来教育最关注、探索最为深入的领域。在这一视域下,未来学校的行动路径可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利用物联网对学习空间进行重组,对教与学流程进行再造。“5G时代”是物联网时代,未来学校与5G相逢,高速的物联功能使得虚拟学校和实体学校可以实现无缝衔接,从而形成虚实交融的泛在学习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更多可能。

第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个性化支持能力。未来学校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规模的教育数据采集和高速分析让学生的个性化分析、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评价、学情分析和学习资源的精准推送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师生间的沟通、融合将达到更高水平,学生可通过网络服务来满足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一切。

3. 打破时空,推进“以人为本”的育人方式改革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学校要培养独立自主、自由自觉、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全面发展的人,就需要聚焦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系统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未来学校的课堂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与空间,学习的组织空间将分为现实与虚拟两类。在虚拟学校空间,学校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打破知识与咨询传播的时空壁垒,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即时获得,打破认知和固有思维的局限性,实现文化与认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理解。同时,每个专业人士在虚拟学校空间中都可基于自身的研究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在现实学校空间,学习的组织形式仍以课堂为依托,分为教师组织和学生自组织两种,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两类,学习过程也将随之分化为“教师组织-接受学习”“教师组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组织-接受学习”“学生自组织-自主探究学习”四种形式。因此未来学校的课堂教学空间应由四个微空间组成,包括传统课堂教学区(完成教师组织-接受学习)、团体讨论实验区(完成教师组织-自主探究学习)、沉浸阅读体验区(完成学生自组织-接受学习)、团队创新实践区(完成学生自组织-自主探究学习)。

与此同时,在未来学校,教师不再是具体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多是知识与资源的“整合者”、学习的“引领者”与“引导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终身践行者;课程不再以知识与能力为本位,而应聚焦学生的学用贯通,建立基于素养本位的开放的课程体系。

4. 拓展思维,探索“教育自信”的文化传承方式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于自身文化深入认知,同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和反思后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状态,[5]文化自信是教育自信的前提,而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实现的保障。[6]全球化时代,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我们需要“重拾中国教育的信心”,[7]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未来学校要以教育自信为底色,同时,其又是教育自信的现实支撑和未来理路。在未来学校建设中,既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多元文化,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建立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要客观认识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虽然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几十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成就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了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为坚持教育自信提供了外在现实基础。自信的教育更要培养自信的学生,即用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果敢自信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崔璐.未来学校的概念、特征與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9(3):16-19.

[2] 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7(7):9-13.

[3]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63-69.

[4] 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5] 宋振东.浅谈新时期高校文化自信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7):17.

[6] 张秀芳.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教育自信构建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9-95.

[7] 朱永新.重拾中国教育的信心[J].天津教育,2010(3):21.

(编辑 萧 绰)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