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海淀:以“大教研”专业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5-30罗滨

中小学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

罗滨

摘要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呼唤教研工作主动应变、科学应变,进行系统化转型。北京市海淀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探索“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多领域服务”的一体化教研支持系统,构建了贯通融合的学科育德体系、丰富可选的学科教研课程体系、纵横相通的教研联动机制、双微驱动的学科教研基地、双向互动的跨校教研模式、标准导向的教学提质系统,形成“大教研”的海淀范式。

关键词“大教研”;一体化教研;课程育人;学科教研基地;双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8-0010-04

注释: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区域混合式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编号:CDAA202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保障制度,在地区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必然,教师和学校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亟须专业支持。原来以听评课为主的“调研”、以教材教法分析和研究课为主的“教研”、以命题为主的“考研”都需要系统化转型。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团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努力探索“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多领域服务”的一体化教研支持系统。我们在教研中体现“理念-内容-机制-评估”全要素,突显“跨学段纵向衔接、跨学科横向关联”的全方位教研覆盖,注重教研员、教师、教学干部和教研组长的多主体参与,围绕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和资源建设提供多领域的专业服务,整体构建了“大教研”的海淀范式。

一、育德为本,构建贯通融合的学科育德体系

1. 发挥各学科日常教学的育德功能

中小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育人目标中,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各学段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学科德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学科学习中的德育要素,将具体学科知识链接生活实际,形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过程的知行合一。具体的教研指导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内容:找准链接的关键内容设计学习活动,找准关联的关键情境开展实践学习,找准迁移的关键任务输出性解决问题,找准评价的关键要素提升价值理解,找准教研的关键提高课程育人能力。

例如:海淀区的“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就是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全过程的具体实践。通过专家引领下的实验校实践、每月一次的现场案例教学研讨、中学和小学贯通的交流互动、难点研讨的闭门会议等形式,经过在45所中小学实验学校的六年实践,形成了扎根课堂的实践研究、合作互助的团队协同、分层分类的教师研修、不断迭代的成果输出等四大机制。目前,海淀区已经研制出《海淀区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手册》,形成了体现学科育德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案例群。

2. 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机制

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所教非所学、数量不够、整体素质待提升等问题,充分发挥思政課育人的关键作用,2020年初,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建立了学段贯通、市区联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攻坚的机制。教研组设立双组长,分别由教研员和大学教授担任;教研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围绕一体化思政课程衔接、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专题研讨、一体化教师研修等,通过大中小学教研联动,引导教师努力讲好思政课。2021年11月,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落户海淀,海淀区成为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二、聚焦能力,构建丰富可选的学科教研课程体系

1. 构建全覆盖、可选择的“5+M+N”学科教研课程

为了整体提高教研的效率,海淀区构建了系统进阶、丰富可选择的学科教研课程体系,将零散的“教研活动”升级为体现教师课程育人能力进阶的系统化“教研课程”,注重跨学段教研的纵向进阶和跨学科教研的横向联通。其中,“5”代表覆盖小初高12个年级每个学科的全体教师必修课程,每学期5次20课时,重在夯实共同基础,突出重点难点,满足和引领全体教师需求;“M”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每学科设3~4个主题,每学期每个主题3~4次约16课时,供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和需求选择研修主题,突出专题性、持续性和实践性,以互动工作坊研修为主,是一种体验式、研究型的互动实践,可以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更有利于把个体的优秀经验转化为群体的优秀经验;“N”为个性化选修课程,由区级统筹指导,教研重心转移到学校,发挥学科教研基地和学区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满足不同类型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2. 开展面向学校教学提质关键群体的专项研修

针对学校教学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关键群体,我们围绕教学管理、学校课程方案设计、校本课程建设、试题命制、学业评价、校本教研设计与实施等领域,开展专题性、模块化的工作坊研修,立体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在此过程中,区域教研特别关注教研组长群体的成长。教研组是学校内学科教研的基本单位,组长是学校课程方案设计的参与者、课程方案实施的执行者、教学创新的先行者、课程育人的反思者,也是学校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者、教师同伴成长的助力者。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校内教学提质,让更多的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学得开心,让家长放心。

三、深度互动,构建纵横相通的教研联动机制

区域教研要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和学校五级教研机制的优势,发挥行政和教研密切协同、联合攻关的体制优势,建立“多级联动”教研机制,明确各级职能定位、分工落实,形成既全面支持教师发展又不重复的培训和教研体系。海淀区通过深入探索,构建了纵横相通的教研联动机制。

1. 建立“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机制

海淀区教师人数多,学校规模差异大、城乡差异大、教师需求差异大,为满足不同需求,我们构建了横纵相通的“区-片区-学校”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机制。区级教研整体规划学年教研,开展学科专业指导,统筹推进三级教研,每年召开区教研工作会;联片教研针对片区学校特点和教师需求,探索指向教学实践的、参与性强的互动式教研;校本教研则聚焦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学习难题的解决,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专题研讨、持续实践,帮助教师实现从理念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例如:在基于学业质量评价大数据开展分层分类反馈、指导教学改进的实践中,在区级层面,我们面向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干部,着眼于全区发展整体情况及学校发展的基本分布与态势,示范评价数据使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凸显整体性;在学科层面,由学科教研员面向学科教师,着眼于学科发展整体状况、优势及问题,进行凸显学科特点的教学改进指导;在学校层面,根据学校需求开展入校反馈,并尝试建立不同学段的关联,追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增值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诊断与改进指导,推动学校建立看发展、看增量的评价理念。三级教研优势互补、纵向衔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2. 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协同攻关机制

为了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海淀区以“深度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促进自主学习的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等项目为抓手,开展群体性大教研。教研员牵头,与高校专家、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聚焦学科课程育人理念、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项目学习、增值评价等关键内容开展研究性实践。通过“问题-研究-实践-改进”的教研模式,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边实践、边改进,螺旋式提升了课程育人能力。以项目为载体的教研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其一,问题是教师教学中的真问题;其二,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对象;其三,教师能够马上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并及时优化。

四、校本教研,建设“双微驱动”的学科教研基地

为满足学校的差异化需求,改变年级组管理体制下学科教研组功能弱化的局面,海淀区开展了“首席领衔、双微驱动”的学科教研基地群建设工作。“学科教研基地”是以学校学科教研组为主体,聚焦学科建设,围绕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学业评价、资源研发和教师发展等重要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旨在解决校本难题、赋能教师成长的教研共同体。这是区域教研的拓展和延伸,是打通区域教研到教师课堂“最后一公里”的通道,也是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的重要阵地。

海淀区的学科教研基地建设遵循“内涵建设、激发活力、主体互动、多方合作、分类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行政统筹、学校自主申报、教研跟进专业指导的行动策略,制定先中学、后小学的推进流程,共建设141个学科教研基地,覆盖43个学科。学科教研基地建立了首席教师领衔的“双微驱动”工作机制,即“首席教师”带领“微团队”,以“微项目”为载体,围绕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评价和开放性学习环境等专题开展实践研究,激发了教研组的活力和学校自主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了校本学科教研的新思路,促进了优势学科再发展,推动教研组实现由“规范型”到“研究型”再到“创新型”的进阶。

同时,海淀区构建了由区教研支持的“学科基地-片区学校”教研共同体。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科名师团队的过程,孵化培育了一批优秀“种子”。为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海淀区还支持基地校承办区“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成长中的骨干教师”等系列论坛活动,辐射带动了学校集群式发展。历经七年,海淀区学科建设从1.0到2.0的系列行动,促进了区域学科课程育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校际联研,构建双向互动的跨校教研模式

1. 一体化联合教研助力普通校教師集群式成长

优秀教师总是稀缺资源,为了更大程度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海淀区有组织、系统地探索出“一体化联研”与“双师课堂”双向互动的教研模式。例如:在新冠疫情突发和不断散发的背景下,2020年3月,为探索影响学生线上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海淀进校教育集团设立紧急攻关项目“中小学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教研部门和学校联合实践,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探索出人工智能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和联合教研提质的新样态。我们通过教研员专业引领,组织多校教师联动,依托在线互动平台组建云端教研共同体,系统规划组织主题式教研,形成具体的联研方案,研发动态跟进的联研工具,构建高效的联研机制,探索出线上线下多场景交互的一体化联合教研模式,助力普通校教师集群式成长。

2. 探索基于一体化联合教研的“双师课堂”模式

为了让更多普通校的学生听到名师的课,海淀区组建了包括“1+1”和“1+X” 模式的校际“双师伙伴”,系统设计促进深度互动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组织分工,探索出人工智能助力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协同教学、线上听课、反思交互和改进”的主讲和助教互动型远程协作模式。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下,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的一体化联合教研促进了优质师资共享和课堂教学提质,同时支持了教师轮岗的柔性交流。

六、协同赋能,构建标准导向的教学提质系统

区域教研要逐步建立“标准导向、工具赋能”的教学提质系统,即坚持素养立意,围绕“备课-授课-作业-命题-考试-改进”课堂教学提质的全链条,建立相应环节评估标准,用标准引领方向,用标准规范行为,用标准提高质量。

例如:海淀区研发了全学科《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持续探索并形成支持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结构化的标准与工具,包括《海淀区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海淀区义务教育学科单元作业设计模板》2个模板,以及《海淀区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评价标准》《海淀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海淀区中学学科线上教学评估标准(1.0版)》《海淀区中小学学业质量测试试卷评价标准》4个专业评估标准。在常态化、分学科系列研修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专业标准和模板赋能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备课上课,帮助教师明晰标准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路径,引领教师高质量育人。

“大教研”范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系统。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教研工作站位,面对改革和突发情况,快速响应、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做好“超前一公里”的研究思考和“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落实,顺应学生和教师成长需求、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沉浸于学校开展研究型探索。另一方面,我们要秉持“以师生学习为中心”的教研理念,以教师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升级教研职能、丰富教研内容、变革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以教研员专业发展全方位支持教师成长,以高品质教研支撑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小学语文实施课程育人的“四维”策略
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扎实推进课程育人研究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基于“达贤教育”的育人路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