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2022-05-30席志武于瑞
席志武 于瑞
摘 要:“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彻学科德育理念。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例,立足于“思政专题+作家作品”“经典文本+文本细读”“知识拓展+思政教育”三种具体路径,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模式思路、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做了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改革;学科德育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专业课建设过程中贯彻“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作为一门通识类基础课程,是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掌握广博的文化历史与人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他们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当前全国高等院校实施大类招生以及强调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受到了非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欢迎。
本文立足于“新文科”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背景,以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例,就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及实施2020版方案后的学生评价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路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思路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内容涉及自先秦以来我国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涵盖面较广,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通过教师对自先秦至近代文学史中的名家名篇进行详尽讲解,使非文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一直以来都是本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方案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的语境下,充分激活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引导与文化传承效果,也是本课程目前亟需探索的一个核心目标。
为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目标,笔者及教学团队成员从以下方面探索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思路一:以“思政专题+作家作品”相结合,改进历时性的文学课程设计
过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内容设计,多是以“文学史”的历时性线索来进行教学内容设置。这种设计方案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脉络和时代变迁有清楚的把握。不过,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为非文学专业本科生,课时量有限,且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低。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及教学团队最终选择了“专题式教学”方案,一方面是为了能够突显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另一方面也试图能通过某一具体的视角,提升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运用及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2] ,它作为一种通识课程的改革方案,能有效组织课程内容,提炼课程教学重点,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课程教学安排,提取了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现实关怀、山水自然、豁达人生、敬畏生命、人伦亲情等几个主要专题,基本覆盖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些主要名家名篇,有效组织了课程教学的内容。
思路二:以“经典文本+文本细读”为策略,深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一种方法。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之后,很快成为我国文学教学与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观念。文学教育不仅包括审美与精神教育,同时也包括文学语言、形式、结构、语感以及文字表达和书写的教育。文本细读为学生提供了走进文学文本、理解文人人格、提升文化境界的一种路径。事实上,离开了细读,我们很难再侈谈关于文学的审美和文学的价值。王先霈先生指出,“离开文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3] 一定意义上说,文本细读也是一种“授人以渔”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细读示范,获得一种触类旁通解读文学文本的方式。
当然,文本细读始终是以经典文本作为重要前提。在当前以“Z世代”为主导的大学生群体当中,许多学生除了阅读一些快餐文化外,很少对文学经典发生兴趣。而过去的文学史教学模式又常常是注重于文学史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于作品的详细解读,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始终对于经典作家作品处于隔阂状态。为此,我们在采取“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选择了一批经典作家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剖析,以便让学生对文本的精微之处有具体了解,领略文学语言的魅力。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获得审美的感受,更能让他们从中培育起经典意识,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进而充分领会作家的精神人格。
思路三:以“知識拓展+思政教育”为旨归,实现“学科德育”的教学改革目标
“知识拓展”版块同样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包括了文学学科内部的拓展,也包括了跨学科与“新文科”的知识融合。具体而言,学科内的拓展包括对于作家其他作品的延伸,以及作家整体创作特征及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的拓展。而跨学科或曰“新文科”视域下的知识融合,则主要是将经典文本与政治、历史、文化等学科进行融合,打破了只从文学语言形式进行解读的内部视角,从而实现经典文学文本与传统文化甚至当下精神价值之间的贯通,使文学教育本身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并从中获得精神价值的滋养。
当然,由于课时所限,我们很难在2个课时中让学生对某一个经典作家或作品有全面的理解,为此,我们主要借助了社交平台(如学习通、微信群、课程平台等)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对“知识拓展”的内容进行分享,进而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全程育人效果。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门通识课,面向全院本科学生开设,共计32学时,2个学分。课程内容涵盖了自先秦至近代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围绕“作家生平”“经典文本”“文本赏析”“知识拓展”四个方面,向非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整体状况。
为了能够有效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方案和教学篇目均做了精心设置和改革探索。如前所述,课程一共分为七个主要专题: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现实关怀、山水自然、豁达人生、敬畏生命、人伦亲情等。在课时量有限(只有16周课)的情况下,为了能通过专题形式涵盖中国文学史的主要作家作品,教学团队对于如何选择讲授内容,如何设置教学环节,也做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此处仅以第一编“家国情怀”为例。
“家国情怀”堪称是“课程思政”的“灵魂”。这不仅因为家国情怀已深植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而且也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重要的精神力量。从历史到现实,中国人自始至终都是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前途视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是得意者的激情豪迈,还是失意人的壮志未酬,几乎都离不开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4]。这不仅向高校教师提出了育人的根本要求,更是对每一个青年学子做出了精神指引。本编之中,教学团队选择了屈原、杜甫、辛弃疾三位伟大的文人作家,通过解读他们的文学文本,感受不同年代里相同的家国情怀。
涉及具体的文本选择,为了更好地展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此处仅以杜甫为例。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至今留存诗篇一千四百余首。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传统士大夫家庭,早年聪颖好学,年轻时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且亲历安史之乱,杜甫对于政治、民生、社会等都有了深刻认识,其创作也体现出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的特征。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我们选择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为文本细读内容。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冬十一月,此诗展现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对“安史之乱”前夕唐代政治與社会状况的高度敏感。在具体讲解中,教学团队主要从以下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一是创作思想,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杜甫一生都完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融为一体。他的“奉儒守官”的家庭出身,以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都让他与他所处的年代显得格格不入,他自己在诗中也说,“居然成濩落”,常被人取笑,“取笑同学翁”。直到天宝十四载,杜甫才在46岁时当上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八品官职。不过,他做官从来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把“爱国”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和政治实践的最主要方式。有人指出:“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5],他在此诗中也强调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坚持,“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有人据此评价说,杜甫最大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位卑言轻,却执意要以天下为己任。但是,这也正是杜甫诗歌感动人心的地方。二是创作内容上的分析,教学团队主要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唐代的政治社会危机展开文本细读。这首诗记述了杜甫从长安去往奉先县的经历和见闻。寒冬十一月,“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次日凌晨才经过骊山,“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从内容上看,杜甫在诗歌中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一种是玄宗和大臣们奢靡的享乐生活,“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一派歌舞升平景象。另一种则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此可谓将两种感情融为了一体:一是爱国的感情,一是批判社会现实的愤激之情。他通过完全写实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政治社会潜藏的巨大危机。三是创作方法,杜甫作为一位集大成的作家,他的诗歌创作真正做到了叙事、议论与抒情的完美结合,做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真正统一。如在思想上,杜甫忧念时局,关心社稷;在艺术上,杜甫博采众长,转益多师。他也因此无愧于“诗圣”和“诗史”的称谓。
为了能进一步发挥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我们不仅通过文本细读方式对精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而且还试图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及历史文化产生兴趣,真正让学生走入作家的时代历史和精神世界,进而对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感染性和塑造性的作用。在课程设置的“知识拓展”环节,教学团队还积极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去研读《杜少陵集》,而且告知学生需结合杜甫的传记文本和时代史料来对杜甫其人做进一步的理解,如元稹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和欧阳修、宋祈等人撰述的《新唐书·杜甫列传》等篇章,教学团队均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三、学生评价与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之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选课学生提交一份“课程评价”或“学习心得”,用以反馈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效果。这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2020秋季学期和2021秋季学期的课程评价来看,两次课程的选修学生共计128人,参与课程评价的学生为123人。参与率达96%。从现有的教学反馈来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一是文学价值观的启示。多数同学在反馈当中,谈到了课程内容对于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启示,指出“这门课程不仅是文化知识上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学价值观的熏陶”,“古代作家最值得传诵的作品,往往都贯通着一种人格精神和思想境界。”二是教学模式上的评价。有学生指出,“老师按文学专题来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进行整合,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文学精神,也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认为,“思政元素的摄入,是一种新的品读文学作品的视角和学习模式,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传统文学的当代价值有着启发意义。”三是文学审美能力上的提升。有学生指出,“通过专题形式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读,让我不仅获得了文学的诗意,也体会了文学语言的美感。”“老师在课堂上的文本讲解,是一种进入诗情画意的路径,特别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感受,更是让我对文学的意境和文人的世界有了一种代入感。”
当然,也有学生对本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期待,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与专业素养方面的融合。有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既然是面向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就应该着重立足于本专业的专业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来进行强化”。二是文学讲授方式的创新。如有学生提出,“应该创新文学作品的授课方式,如吟咏诵读的方式,甚至情景剧的方式,这些都可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引导我们主动参与文学的情感世界,感受古人的人格之美”。三是文学阅读基础的强化。有学生指出,“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是繁体字,有些古诗文读起来佶屈聱牙,应该在字、词、句上让我们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进一步加强古诗文的理解”。
总体来说,本课程通过专题形式引领学生从中获取文学与文化的知识滋养,获得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实际效果来看,课程教学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过,目前也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语言文字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进而深化作品思想价值以及文人审美人格对于当今“00后”本科生的引领性。所有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中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地方。
四、结语
“课程思政”如今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总体性趋势。本文主要对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通识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做出了探索,力图从课程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等各方面,探索出综合类大学的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协同育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为,要确保“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进一步的成效,还应围绕以下因素来切实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施:
一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环节始终在“课程”。“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作为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整体环节中,应该始终尊重专业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只有把课程内容建设好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增强课程本身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与此同时,通过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要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混为一谈,而是要在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一方面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二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思政”。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与教学的根本宗旨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实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极为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不仅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上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让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由此,作为教师主体,不仅需要有专业水平,还需要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三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落脚点在于“学生”。学生是教育与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一切教学改革实践的最终落脚点。在当今思想舆论多元化和网络媒体普及化的时代,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特征、接受能力、专业特点等前提来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应全面了解所谓“Z世代”的“00后”本科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有效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而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效果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谈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 把思政工作贯穿全程[EB/OL].(2016-12-09)[2022-01-25].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1209/c385474-28938271.html
[2]袁宏.论高校通识课程的专题式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4(15):21-23.
[3]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
[4]人民日报.习近平: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EB/OL].(2019-03-18)[2022-01-2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349581233312312&wfr=spider&for=pc.
[5]江盈科.雪涛诗评.见仇兆鳌.杜甫全集8[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2474.
责任编辑 宋 猛
作者简介:席志武,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于瑞,江西科技師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新文科背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CUJGLX-19-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