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

2022-05-30陈孜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逻辑性读后续写思维品质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后续写具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独特题型价值,融合了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本文结合高考真题的教学实践,从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切入,探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旨在改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所欠缺的现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读后续写;思维品质;批判性;逻辑性;创新性

作者简介:陈孜,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裁教学法、批判性思维。

一、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一)思维品质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应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读后续写具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势

读后续写具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势与价值。该题型提供350词以内的阅读材料,要求考生依据阅读材料及所给段首句,续写出与原文逻辑衔接且情节和结构完整的语段。学生需批判性解读和重构文本,对文本进行认知、分析、理解,并能对其进行比较、综合和归纳。由此可见,读后续写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综合、深刻的提升。

二、语篇分析

笔者将以2021年6月浙江省高考真题为教学实践案例,重点分析读后续写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以及批判性如何推动逻辑性和创新性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该语篇为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八年级前的暑假打工挣钱,父亲认为作者的工资应当贡献于家庭,但作者并不愿意,认为此举不公平。续写部分重点围绕以下要点展开:第一笔工资到手后作者如何反应?因何契机知悉了家庭面临的困难?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为如何?表层是两代人在金钱观上“自私”与“无私”的差异,深层则涉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现象,揭示了父子两代人互不理解的本质冲突。全文应紧扣“改变”与“成长”的主题语境,讲述作者从不愿奉献到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过程及感悟。

三、如何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包括积极思考、深度理解、分析判断、推理论证,以及分析问题、形成观点和策略以及自我纠正的能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可围绕“筛选、辨别、分析、质疑、推断、概括和评价”等认知技能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语篇分析,归纳梳理内容要点、推断预测行文走向、赏析语言特色,阐释主旨要义,辨析文化现象,客观评价续写成果等。

(一)深入解读语篇,分析重要细节

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原文这座“宝藏”,深入解读语篇,把握重要细节,才能推断出人物性格、主题、语言风格等关键要素,从而保障续写的逻辑性和创新性。首先,筛选基本要素。根据体裁教学法理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出记叙文核心的“5W+H”,即when、where、why、who、what和how。该教学环节是难度较低的初阶批判性思维活动。其次,感知人物特点。在概括人物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My dad, George, only had an eighth grade education”,并分析推断出作者父亲“not well-educated”的性格特点,结合原文“a quiet man”的描述,可知父亲沉默内敛,语言朴素平实,续写部分若出现父亲冗长、复杂、深奥的语言,则不符合父亲的性格特点。再次,归纳故事冲突。为了探究原文中的直接冲突与间接冲突,教师设问“Can you inf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his father?”,并聚焦关键句“He didn't  understand my world of school activities, I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his world either.”。学生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提取、整合、分析可推断出父子关系存在“lack mutual understanding”的本质冲突,这是全文的线索,续写部分需围绕这一冲突的解决展开。接着进一步解读原文“My dad's words made me realize that my earnings might not be mine to do with as I wished. I decided it was not fair that I had to contribute my money.”,感知作者“self-centered”的特点和“unwilling”的态度,进而推断出文章的主要矛盾是父子俩对工资使用的分歧。第四揣摩写作意图。教师针对“From age 14, he worked. And his dad, Albert, took the money my dad earned and used it to pay family expenses.”,设问“Is it necessary to mention the author's grandpa?”,學生顺利推断出父亲的家境不佳这一故事背景,理解了孩子挣钱养家是家族传统,因此父亲自然而然也期待作者能贡献一份力。对父亲这一人物的分析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揣摩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可以理解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第五推断中心主旨:为避免偏题甚至离题,学生需准确把握和分析原文揭示主题的关键词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父亲对作者说的一句朴实的话“A job's a big step to growing up.”,学生可从原文筛选提取出“成长”与“工作”两个主题词,即工作的意义是懂得承担,成长的收获是学会奉献。

(二)巧设问题链,围绕首句预测

读后续写是有限度的自由写作,给定的两个段首句是“镣铐”,更是重要的续写提示,它控制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发展的方向,对故事结局的创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对段首语进行分析,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升华文本主题,又能促進发散性思维活动的发生,为故事的续写做铺垫。续写部分第一段首句为:“The pay day arrived at last.”,教师巧妙设置问题链,指示并拓宽学生的行文思路。教师围绕关键词“pay”设置问题链,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Q1: How did I get the pay? Q2: What were my feelings after getting it? Q2: What was my original plan of using my first pay? Q3: What was my parents' worry? Q4: How did I hear it? 第二段首句为“I understood immediately what my parents were worried about. ”,教师可紧扣核心词“worry”设置环环相扣、逻辑递进的问题链。Q1: What was my feeling after hearing my parents' worry? Q2: Did I help my parents deal with the “worry” with the money I earned? Q3: What were my parents' reactions? Q4: What did I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上述问题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断激发学生对段首句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挖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增强续写的逻辑连贯性和创新性。

(三)辨析文化现象,深刻领悟主旨

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文化知识包含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并运用语言的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感知语篇中的植物科学和体育运动知识。原文提及作者的四大兴趣爱好“shoot baskets”“hit a baseball”“throw a football”和“practice the trombone”,教师精选相应的配图并邀请学生进行图文配对,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拓展语篇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归纳出作者的兴趣爱好具有“diverse”等特点,为续写作铺垫。鉴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在理解原文中的“prepare for my future as a quarter back on a football team”时存在困难,教师通过图文解说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指出“quarterback”(四分卫)是美国流行的橄榄球运动中的灵魂,传球能力和领导能力一流,因此往往令男孩心向往之。此外,原文提到作者在工作中需要辨别学生较为陌生的四种植物“purple thistle”“lamb's-quarter”“foxtail”和“cocklebur”,教师通过现场展示植物标本让学生辨识蓟、藜、狐尾草和苍耳,使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趣味化,真切体会到作者工作“demanding”的特点。

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并辨析语篇蕴含的价值取向,透彻领悟主旨。在续写前,针对父子的分歧设置批判性思考的辩题展开班级辩论:“Should the pay you earned be contributed to the family?”。随后,展示一段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视频。学生可以辨析出,作者所挣工资是为“我”所用还是为“家”所用并无对错之分,本质上是“WE Culture”和“ ME Culture”的冲突。现场投票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支持子女与父母共同养家,说明中国文化侧重集体主义。行文的线索是作者如何从最初坚持“Me”个人主义,认为辛苦挣得的工资应当满足自我,到结尾逐渐转向“We”集体主义,主动奉献并承担起家庭责任。这一转变过程正阐释了“A job's a big step to growing up”的成长主题,可见辨析文化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使学生加深对主旨的领悟。

(四)阐释阅卷标准,多元评价融合

评价是批判性阅读中的常用策略,既可赞成、欣赏,也可质疑、反对,还可延伸、对比。学生完成续写后,教师选取两篇学生续写作品进行展示,并阐释各分数段的阅卷评分标准。随后邀请这两名学生进行自我点评,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阅卷教师的视角分别给出合理的分数,并请代表上台进行评析。评价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情节内容的丰富性和合理性;(3)语法结构及词汇的多样性和准确性;(4)上下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学生批判性地评价续写作品,结合上述阅卷标准提出建议,并修改润色。教师对学生的自评和他评进行总结补充,并提供自己的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三篇作文在语言表达、谋篇布局、情节创设、主题延伸等方面的异同,最终投票选出最喜爱的续写作品。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各抒己见,思想交融,激发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及时对续写进行自我校准和完善。自评、他评与教师点评相融合的方式客观全面,培养了学生求同存异的批判性思维。

四、批判性思维如何推动思维的逻辑性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将零散知识结构化,指明故事的发展方向,厘清写作的思路。学生还可绘制人物情感发展图,把握人物情绪的跌宕起伏,使续写衔接紧密、逻辑连贯。本文续写部分应当集中笔墨阐明为何作者从“unwilling”到 “willing”,从“selfish”到“selfless”,因此续写的重点是描写听闻家庭困难后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为。小组讨论并上台绘制 “故事山”,梳理出故事的开端“opening”为作者与父亲互相不理解,发展“development”为作者在暑期打工并期待工资的到来,高潮“climax”为父亲期待作者能将工资奉献家庭但作者不愿意,解决“resolution”为作者偶然听闻父母的担忧后产生触动,结尾“ending”为作者对工资的最终安排及父母的反应。

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推动原文的“协同效应”,协同表现为续写部分的主题、故事内容、人物性格、叙事逻辑、行文语言等方面与原作保持连贯性。尤其是关键信息的前后呼应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例如,学生所写“I could picture myself in possession of my favorite football boots which I had longed for.”中的“football boots”就是对原文提及的作者整个夏天在练习“football”的复现。再如,“They were talking about the truck engine”是对作者父亲卡车司机身份的复现。对原文的批判性分析解读有助于实现多方协同,前呼后应,增强续写的逻辑连贯性。

五、批判性思维如何激发思维的创新性

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激发思维的创新性。续写部分的思路和内容虽有指向性但不唯一,鼓励学生在合理分析的前提下大胆构思。思维的创新性体现在学生能在新的具体情境中对知识经验进行迁移重组,积极开展预测、尝试验证、发散、联想、求异、求新等高阶思维活动。在导入部分,教师设置半开放式问题:“I will use my fist pay to____.”,创设主题语境并展开头脑风暴,鼓励多元选择。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预测标题,学生结合语篇的主旨与情节创造性发挥,得出了“Growing by Giving”等精彩纷呈的标题。创新空间最大的是续写情节的创设,针对问题链中父母面临的“worry”,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体现,想到了父亲的卡车、作者的学费、家人生病等情节。续写部分结尾,有的学生让作者自愿贡献全部的工资用于家庭,有的学生则安排作者将一部分工资用于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部分工资贴补家用。

六、结语

读后续写是“带着镣铐跳舞”,学生既要“随心所欲”,允许情节的多样性和表达的丰富性,又要“不逾矩”,批判性解析语篇,通过分析重要的细节来筛选记叙文基本要素、感知人物特点、归纳故事冲突、揣摩写作意图、推断中心主旨。通过巧妙设置一系列逻辑连贯、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帮助学生围绕首句展开合理预测。通过感知并辨析语篇蕴含的文化现象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主旨,实现学科育人。通过阐释阅卷标准,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幫助学生客观全面评析写作成果。而批判性思维作为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发展的动力,是提升读后续写的深度与广度的保障。多种思维方式在读后续写中相辅相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刘丽萍.依托“读后续写”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A beggar and a lady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20(1):127-131.

[3]王银莉.新高考读后续写作文A Simple Gesture课堂教学案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0):90-93.

[4]武瑛,赵钰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7(3):32-40,109.

猜你喜欢

逻辑性读后续写思维品质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