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莫把“捣乱”当“搅局”
2022-05-30曹江峰
曹江峰
[摘 要]随着对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课堂的深入研究,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将发生重要转变,由原来害怕学生“捣乱”,到渐渐期盼学生来“捣乱”。教师应了解公开课和常态课的特点以及二者动态平衡蕴含的玄机,站在儿童立场,对小学课堂学生的“捣乱”行为进行反思与转化。
[关键词]儿童立场;捣乱;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
观摩教师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曾经看过很多“精彩”的公开课:学生的回答滴水不漏,常能“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列就对,一验就灵”,与教师配合得天衣无缝,教学活动仿佛变魔术。当然,偶尔也会冒出个别“捣乱”的学生,教师会立即快刀斩乱麻,不让“捣乱”来“搅局”, 以保证整节课顺风顺水。在“师父”的引领下,随着对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课堂的研究不断深入,笔者开始认识到:课堂应该允许学生释放,超出教师预设的有人“捣乱”的课堂,也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
一、“风平浪静”的公开课
笔者通过与多位教师交流并研究大量课例后发现,风平浪静的公开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线性设计容易束缚儿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儿童。课堂本应该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但教师通常会用一个个“巧妙”的设计,以环环相扣的设问“肢解”问题,带领学生亦步亦趋地迈着小碎步朝着预定方向前进。但这样的线性设计可能会束缚儿童,遏制他们“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和“胡作非为”等“捣乱”的天性。
2.成人立场导致错失良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课堂上学生突如其来的富有个性的挑战,有的教师不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追溯其“怪异”想法、说法以及做法的缘由,而是以成人视角简单草率地将其定义为“捣乱”。一些教师唯恐“捣乱”搅了课堂的“局”,所以没有对它们进行捕捉、引领和放大,错失了增强儿童认同和理解的良机。
3.随意纵容掩盖真正价值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乏起伏与发散,有的教师理解学生“捣乱”背后的意义,但却不能巧妙、艺术地引领,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有的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理念,让“捣乱”的学生当众“胡闹”一番,就草草收场了,不能让这些“捣乱”为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添砖加瓦。这种随意纵容,也不能开发“捣乱”的真正价值。
二、“乘风破浪”的常态课
儿童与成人的世界不同,难免发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这种比喻并不夸张,儿童立场始终向教师提出最严峻的问题:面对常态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捣乱”,你是谁?你该怎么办?比如下面的例子。
【案例1】我想喝一口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实验演示:A、B两个烧杯分别有170克和450克的温水,往A烧杯中加入30克白糖,B烧杯中加入50克白糖,待充分溶解。教师提问:你用什么办法判断哪杯糖水更甜?学生们迅速拿起笔算了起来。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喝一口尝尝。”其他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说:“这也是一种办法,可以呀。”于是请这名学生把两个杯里的糖水分别品尝了一下。
师:尝出哪杯糖水更甜了吗?
生:知道了。
师:那请你把品尝的结果暂时保密。
教师提问其他学生:你们算出哪杯糖水更甜了吗?
其他学生:A杯中糖占糖水的15%,B杯中糖占糖水的10%,所以A杯里的糖水更甜。
师:现在你可以把品尝的结果告诉大家了。
生:通过刚才品尝,我也感觉A杯里的糖水更甜一些。
师:今天我们应该好好谢谢他,他想到了用品尝的方法,验证了你们理论分析的结果。
【案例2】0比1大
教学“认识>、<和=”一课时,在介绍完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之后进入“比大小“环节。
生:0比1大。(学生们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说“他胡说八道”)
师: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呢?
生:您在黑板上写的0这么大,而1却写的这么小,0就比1大呀。
师:谁明白了他的意思?
生:他的意思是0写的比1大。
师:是的,如果比“个头”,我们可以说0比1大。但是今天我们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比较大小,那比的是什么?
生:比的是数量的多少。
师:和“个头”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案例3】 课堂上的抢夺事件
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计数器演示:百位上退1到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退1到个位上是多少?100根小棒,可以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一颗珠子来表示。10根小棒,可以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一颗珠子来表示。1根小棒,可以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颗珠子来表示。
师:如果小棒的根数连1根都不到,又想用数记录,记录在哪呢?(学生们开始思考)
生:老师,李飞抢我计数器。
李飞:我就一个计数器,不够用。
师:我的计数器给你用。
接着就出现下面的一幕:
李飞:老师你看,我把两个计数器连起来。不够1根的,可以在个位的右边新增加一位来表示不够1根……
三、学为中心: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动态平衡
分析了“风平浪静”的公开课教学背后的特质,展示了“乘风破浪”的常态课的生动,新时代所呼唤的“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蕴含着哪些“玄机”呢?
1.以网状设计解放儿童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性格、爱好、学习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课堂本应是学生尽情释放本能天性的场所。新时代呼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在上述案例中,因为真材实料的现场实验、无意间把0和1书写得大小不同而导致的课堂生成,就符合数学研究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出现“我想喝一口”的“胡思乱想”以及“0比1大”的“胡说八道”等有价值的“搗乱”,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教师的处理,成功地解放了儿童。这样的课堂,形成了更大空间下的网状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性的、原创的、开放的思维和行为,打破风平浪静的线性课堂。
2.以儿童立场读懂“捣乱”
很多专家认为“孩子的朴素思考像海洋一样宽广”。学生的思维是鲜活的,当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捣乱”时,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立场去读懂其“捣乱”背后的玄机,及时抓住机会并顺势将其放大。在成人看来,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我想喝一口”可能是“胡思乱想”、“0比1大”可能是“胡说八道”,在课堂上抢其他同学的学具堪称“胡作非为”。然而以上案例中的教师,都能俯下身子,站在儿童的立场,作为一个长大了的“儿童”,去感受和追溯学生各种“捣乱”的源头,意识到原来他们的“捣乱”是有价值的,于是冷静地因时制宜、机智捕捉并予以恰当处理,使意料之外的“捣乱”为课堂教学所用,增强教学效果。
3.艺术的引领锦上添花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学生们突如其来的“捣乱”,只要教师能够智慧、巧妙、艺术地引领,因地制宜地利用并转化“捣乱”为我所用,就能为学生们的学习服务。
一是让“胡思乱想”变“奇思妙想”。教师宽容地让“胡思乱想”的学生大大方方地喝了糖水,并且让学生暂时把品尝的结果保密,最后巧妙地让喝糖水的结果与数学计算结果相互印证,达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让学生的“胡思乱想”变成了“奇思妙想”。
二是让“胡说八道”变“头头是道”。教师为提出“0比1大”的那位学生提供了解释的机会,唤起了同伴群体的认同和理解。更有价值的是,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胡说八道”让学生们对“>”“<”和“=”号所表示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确定了比较的维度,使数学符号的应用背景更加明确,经过教师艺术地引领,原来的“胡说八道”也被解释得“头头是道”了。
三是“胡作非为”变“大有作为”。面对学生离开自己座位去抢夺其他同学计数器的这种行为,教师并没有立刻强制阻止,而是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前题下,把自己的计数器给了那位“胡作非为”的学生,讓他继续有“胡作非为”的“资本”。最终,学生的“胡作非为”直观地打通了整数通向小数的思维壁垒,使学生的“胡作非为”变得“大有作为”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课堂上学生们的“捣乱”,有时并非是“搅局”,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甚至锦上添花的效果。面对学生们的“捣乱”,教师应变身为长大的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深切感受教学不止眼前的“苟且”,更要大胆一些,相信学生,就可能拥有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