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牍”一词源流考
2022-05-30丁海斌黄小兰
丁海斌 黄小兰
摘要:“官牍”即官署文书,类似“公牍”,是由“官”和“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目前考证,“官牍”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程珌的《洛水集》中,出现的时间较晚。“官牍”使用频率较低,在笔者检索范围内,仅在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出现过87次,多数是作为知识分子使用的一种文词雅语。民国以后,作为文词雅语的“官牍”一词与当时社会的语言环境不太符合,加上封建社会的瓦解,被“文件”“公文”等词取代,逐渐消失。
关键词:档案 官牍 官署文书 文档名词
Abstract:“Officer dozen”refers to official docu? ment, similar to“official letter”, is a two- syllable compound word composed of“official”and“letter”. According to current research, the word "officer doz? en" first appeared in Luoshuiji written by Cheng B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appeared relatively late. The frequency of use of“officer dozen”is relatively low. It only appeared 87 times in song, Ming,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authors search scope, and most of them are elegant words used by intellectuals.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word“officer dozen”, as a kind of elegant language, did not conform to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the soci? ety at that time.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feudal soci? ety, it was replaced by words such as "document" and "official document" and gradually disappeared.
Keywords:Files;Officerdozen;Officialdocu? ments;Document the noun
“官牍”是我国古代应用次数较少的文档名词之一,从宋代开始出现,一直到民国时期结束(元朝未出现)。该词文档名词的属性明确,对其起源、演变及词义的探究,在中国文档词汇领域乃至汉语历史语言领域中具有明确的学术意义。学术界关于“官牍”一词的研究,此前仅在丁海斌、岳展弘的《中國古代“牍族”文档名词研究》一文[1]中略有涉及。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对“官牍”一词的源流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作品。因此,本文将首次对“官牍”一词的起源及本义、应用情况的演变进行专门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一、“官牍”一词的起源及本义
(一)“官”“牍”的起源及含义
“官”最早见于甲骨文,有“治众”之意,意为官吏、官员。《说文》曰:“官,吏事君也。”[2]“官”字也常常作为形容词,意为“国家、政府或公家的”。如: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土地)、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或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会子(宋朝官方颁行的纸币)。杜甫《台上》曰:“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3]“官”作为动词时意为“做官、当官”。从“官”的各词义分析来看,“官牍”中的“官”字,较贴切的是形容词方面的解释,即“官方的”。
与“官”字相比,单音节词“牍”的含义比较单一,从古至今该字的义项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文解字》云:“牍,书版也。”[4]“牍”作为词素在出现的名词中可以引申为“记录文字的载体”,即“书写材料”,并延伸出“公文、档案”等含义。
(二)“官牍”一词的形成及原始含义
1“.官”与“牍”的组合过程。首先考察“官”字与文档类词汇组合的过程。甲骨文时期,“官”字一直以单音节词的方式出现,没有与文档相关的含义。春秋时期,“官”字与“办”字组成偏正式双音节词“官办”,开始了作为单音节词素与其他词素组合的历史。此后,东汉产生“官文书”等类似用法,为“官牍”一词的产生打下了组词方式的基础。西汉时期,“文书”一词出现,该词在产生之后具有比较强的通用性[5],因此它与“官”的组合早于“官”与“牍”的组合。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官文书”一词。其次考察“牍族”文档名词的发展过程。从“牍”字的本义不难发现,“牍”作为一种书写材料,本身就与“文书、档案”之类的含义渊源颇深。也正因如此,它与其他词素组合成复合式文档名词的时间比较早。“早在先秦时期,‘牍字刚刚出现不久,便与‘竿字组成复合词‘竿牍。‘竿即竹竿,‘竿牍意为竹简、书信,含有文档之意。到了秦汉时期,‘牍族文档名词中又产生了‘书牍‘简牍‘尺牍‘奏牍‘牍书等词,文书、档案的性质明显增强。”[6]秦汉以后,“牍族”文档名词继续增加。
由上可见,“官”“牍”作为单音节词素在宋代组合成双音节词“官牍”用来特指“官署文书”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是两者的发展轨道重合的结果。但总体看来,该词在“牍族”文档名词中产生时间较靠后。笔者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为主,兼及国学大师、国学宝典等其他数据库和其他文献,通过检索发现,最早出现“官牍”一词的是宋朝程珌的《洛水集》,原文为:“施其地者程从约,经界绍兴官牍具。”[7]
二、“官牍”一词的特点
从起源时间、构成方式、词义等角度讲,该词具有如下特点。
(一)该词为偏正式结构
“官牍”是由表示官方属性的单音节词素“官”和源于简牍文化、表示书写材料的单音节词素“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复合词包括联合式、偏正式等六种类型。由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官”字有“官署”“官员”“官方的”等义项;“牍”字有“书写材料”“文档”“文献”等义项。在“官”“牍”两个单音节词素的组合中,“官”以形容词“官方的”词义对主词“牍”进行修饰,合为“官署文书”“官方文书”之义。因此,“官牍”是一个偏正式复合词。
古代文档名词以联合式、偏正式两种类型为主,以双音节复合词为主。其中,双音节联合式名词是通过两个近义或同义单音节词素联合固化词义,如“图籍”“文书”“图书”等。偏正式结构的名词则是通过“主从关系”前面的词根修饰限定后面的词根而确定词义。从“牍族”文档名词的三种组合类型分析,“官牍”一词属于前置专指性较强的偏正式复合词,“牍族”文档名词中与其相同类型的还有“讼牍指诉状的文书,禀牍指呈给上级的文书,试牍指试卷,军牍指军中的文书,吏牍指公文,荐牍指推荐人才的文书”[8]等。该类文档名词都是以形容词的词义直接对文档词义的“牍”进行修饰,从而构成一个偏正式复合词。
(二)该词词义单一,延续时间短
从宋代到民国,“官牍”一词从产生至消失,基本上没有脱离官署文书的本义,延续时间也比较短。此外,“官文书”可以在一些其他领域中替代“官牍”一词,所以也会影响到“官牍”的使用量。
(三)“官牍”一词产生较晚,与本身的文化属性具有延续性“时差”
在笔者的检索范畴中发现,宋代文档名词总体使用次数和总体出现频次均位居整个古代的第二位,仅次于清代。受宋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增文档名词,如“官牍”“文牍”等。两宋是最后一个中国古代新增文档名词数量较多的时期,此后新增文档名词的数量就开始急剧下降了。总之,“官牍”一词出现在宋代,出现时间相对较晚。
“官牍”一词在“牍族”文档名词中产生得也较晚。由于“牍族”文档名词是简牍文化的产物,且大多偏于文词雅语的含义,所以“牍族”文档名词整体上起源较晚。先秦仅出现“竿牍”一词,秦汉产生了尺牍、书牍、牍书和奏牍等,三国两晋南北朝产生了案牍、简牍、书牍、篇牍、连牍、札牍、吏牍等,隋唐五代产生了公牍、牍聿、讼牍、箧牍、匦牍、奏牍等;两宋产生了官牍、函牍、卷牍、文牍、禀牍、荐牍等,此后新增“牍族”文档名词数量就极少了,只有“试牍”(明)和“军牍”(清)。可见“官牍”一词在“牍族”文档名词中产生得也较晚。其中,偏正式专指性强的文档名词在“牍族”文档名词中出现得都比较晚,其中最早的“吏牍”也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而“军牍”在清朝时才出现,且使用次数极低(见表1)。
“牍族”文档名词整体上的产生高峰期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至两宋时期,与其文化属性(简牍文化)在时间上存在着“时差”。这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文化的延续性,但也注定了它们存在时间比较短。
三、“官牍”一词的应用情况
(一)“官牍”一词使用与分布的基本情况
“官牍”一词自宋朝产生之后,逐渐被接受和使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专指性很强的文档名词。“官牍”一词从宋到明清都是指官署文书。该词在历史上出现频次较低,在本文检索范畴内,在宋朝出现过1次,明朝出现过10次,清朝出现72次,民国时期出现4次,随后趋于消亡。
据笔者统计“,官牍”一词主要分布于史、子、集部古籍当中。“官牍”一词在集部中使用过64次,在史部中出现17次,子部中仅在清朝出现6次。因该词出现较晚,故经部文献中没有出现此词。“官牍”在集部中主要出现在诗文专集等作品中,包括宋朝的《洛水集》,明朝的《赐馀堂集10卷》《小草斋集》《锦帆集》《潇碧堂集》《袁中郎全集》《始丰稿》《明文衡100卷》《宗伯集81卷》《鹿裘石室集65卷》等10余种,清朝的《颐道堂集》《二知轩诗续钞》《南村草堂文钞》《正谊堂文集》《樊山集》《明文海》《西河集》《晚清文集》《竹叶庵文集》《龚自珍集》《梁启超文集》《十朝诗乘》等20余种,以及民国的《今传是楼诗话》;史部有清朝的《贩书偶记》《朔方备乘》《广东通志》《清朝续文献通考》《温州经籍志》《永嘉县志》《西北边界地名译汉》《善本书室藏书志》《皇朝经世文续编》《台游日记》等10余种,民国时期的《新元史》《王家营志》《曾文正公年谱》等;子部主要是清朝的文言短篇小说《耳食录》《汉学商兑》《篷窗随录》,艺术绘画《六艺之一录》,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晚清野史掌故中的名作《春冰室野集》等。以上作品的作者有一个共同性——他们都是儒官,同时具有官员与知识分子的属性;并且出现“官牍”一词的作品多数是文学作品,说明该词并不是官方文书中的语言,而是一种为知识分子所使用的文词雅语。如明末清初翰林院侍讲施闰章创作的五言律诗《赠吴繁昌巢薇》:“吏隠独风流,山城擁上游,心闲官牍少,诗为客僧留。明月来天柱,长江入县楼,行车仙嶂接,望里是浮丘。”[9]因为该词的使用环境相对较为狭窄,所以使用量不大也就具有必然性了。
(二)元朝时期“官牍”一词的应用情况
笔者在检索中仅发现“官牍”一词在民国时期身居官吏、学者双重身份的柯劭忞独立编著的《新元史》中出现过。来自元朝东平的赵天麟以平民的身份进《太平金镜策》,其中议论政事时说道:“臣闻设纪张纲,莫如清简,建官置吏,切戒繁多。夫爵者……既不遑考校,则取准于官牍荐书之所陈布已耳。”[10]但目前无法确定这是元人赵天麟的原话,还是《新元史》的作者柯劭忞的改编,因此,也就无法完全确定《新元史》中的“官牍”一词是元代语言还是民国语言,但从语境分析,是元代语言的可能性大些。
(三)明清时期“官牍”一词的应用情况
明代是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处于中国古代后期。明代的传统文档名词发展日渐成熟,整体上各族类的名词趋于稳定,变化较小。明朝时期的“官牍”主要出现在明朝文人袁宏道撰写的《锦帆集》和《潇碧堂集》两本书中,以及袁宏道编著《袁中郎全集》第3部分的“余告之曰:‘庵主之愿,是余令吴时质诸目,山居时质诸耳,师来又复质诸两宰官牍”。[11]解缙、姚广孝等人编著的《永乐大典》:“烦紊官牍。”[12]意为,麻烦紊乱的官方文件。此外,徐一夔的《始丰稿》[13]、程敏政的《皇明文衡》[14]等中均出现“官牍”一词,其大致含义与最早出现在宋朝的“官署文书”之义无差别。
清朝时期是“官牍”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官牍”一词走向衰落的开始(清晚期)。郑振铎的《晚清文选》写道:“足下居要枢,犹末阶,簿领官牍之是程,朝闻一事,临食不乐,暮闻一说,仰屋长叹。”[15]乐钧《耳食录》中原文写道:“其夜,二仆纵饮他所,赵方燃烛阅官牍,闻屏外啄门声,呼问无应。”[16]清代郭则沄著述的《十朝诗乘》提道:“其间相越百千里,申报同时走官牍。”[17]晚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的《梁启超文集》中写道:“今日我辈欲研究二百六十八年以来之事实,竞无一书可凭籍(借),非官牍铺张循例之言,则口碑影响疑似之说耳。”[18]此外,清代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年谱》曰:“公选派员绅,设局于各州县,不用官牍,以防抑勒。”[19]清代龚自珍的《龚自珍集》曰:“于是乃放之乎三千年青史氏之言,放之乎八儒、三墨、兵、刑、星气、五行,以及古人不欲明言,不忍卒言,而姑猖狂恢诡以言之之言,乃亦摭证之以并世见闻,当代故实,官牍地志,计簿客籍之言,合而以昌其诗,而诗之境乃极。”[20]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曰:“彤纶为稽官牍,亦并无缉捕事。”[21]以上皆为儒官用此词表示“官署文书”之意。
(四)民国时期“官牍”一词的应用情况
笔者以爱如生晚清民国大报库、近代数字文献资源全库为主,兼及国学大师、国学宝典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在民国王逸塘的《今传是楼诗话》提道:“君任滇臬,与吾乡李蜕庵督部论事多不合,旋调岭南提学,濒行,和蜕丈诗,有刘崐中夜闻鸡枕,祖逖明朝上马鞭,颇为人传诵,然傲兀之气,亦可于言外见之,友人云,君在滇言事,每用骈文,词旨奇诡,大府苦之,此亦官牍中之纫格也。”[22]该词在作者当时所处的身份及其编写的著作内容中来看,表达出的大致也是“官署文书”的含义。民国学者、文史学家张震南编著的《王家营志》中“吾考之官牍,自姚芝祥为始,得历任警官若干人,其间廉干之吏,颇亦有之,然俸钱卑薄,则黩货也易”[23],其中的“官牍”意为官方文件。基于目前可查阅的文献,民国时期的“牍族”文档名词从出现文献数、出现次数来说,由高到低依次为“案牍”“公牍”“文牍”“书牍”“函牍”和“官牍”(见表2)。它们都具有历史性名词的性质,到今天的使用率较低,其中的“官牍”“函牍”二词已基本不再使用。
四、“官牍”一词逐渐消失原因
“官牍”一词自宋代产生开始,经历了明朝、清朝、民国盛衰时期到现代消亡,一直就特指性官府文书。那么,“官牍”为何在短短几个朝代就面临消亡呢?
第一,民国时期的体制与社会环境的改变。1911年,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社会的重大变革在语言上也是有所体现的。“官牍”作为中国古代专指官府文书的文档名词,其“官府文书”义项中的“官府”随着封建时代的破灭不复存在,破旧立新的是新时代的“政府”。那么,与封建时代的官府有着纵横交错联系的“官牍”一词被“文件”“公文”等词取代就具有必然性了。取代它的主要是“公文”一词,从目前考证结果看,“公文”一词约出现于东汉末年[24],该词在我国古代已经具有十分明确的含义:“谓在官文书”[25],与“官牍”含义类似,如“时王元吉为本府照磨,元吉能備言其详,且有抄录公文”[26]。“公文”作为文书名词更符合近代社会制度与语言环境,其中定语“公”的含义更符合民主政权的需要。
第二,基于目前可查的文献,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年鉴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等其他近代数据库,选取了1895年至1949年的文献,统计发现在近代年鉴中“牍”族的使用频率极低。其中“牍族”主要由6个文档名词组成,总计仅出现9次,检索出为0条的文档名词有“官牍”“书牍”(如表3)。“牍族”文档名词中的主词“牍”,与古代书写的竹、木有关,已不是今天的主流文档载体,这是其走向消亡的文化原因。“牍族”名词多沿用至民国时期,但使用次数明显下降。从“牍族”文档名词的发展规律来看,大部分“牍族”名词在当代已经消失殆尽(比如“官牍”“函牍”等),随着其文化背景的趋弱,整体上趋弱也是一目了然的。[27]
总之,在近现代,“官牍”一词已失去现实使用价值,即使偶有出现,也是作为历史词汇来使用的。
五、结语
总的来说,“官牍”一词从宋朝产生开始,经明朝、清朝、民国时期(元朝未出现),延续时间短,使用频率低,但作为文档名词,特指性强,基本上没有出现“官署文书”之外的义项。虽然“官牍”一词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但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档名词,研究、了解它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档案史史料学”(项目编号:19BTQ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27]丁海斌,岳展弘.中国古代“牍族”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5):21-26.
[2]廖文豪.漢字树5:汉字中的建筑与器皿[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23.
[3]周振甫.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5册[M].合肥:黄山书社,1999:1650.
[4][6][8]颜晗,丁海斌.“案牍”一词源流考[J].档案学研究,2021(3):4-9.
[5]丁海斌,杜守一.“文书”词义源流考[J].山西档案,2018(1):5-11.
[7]万里,刘范弟.舜帝历史文献选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638.
[9]施闰章.施愚山集3[M].何庆善,杨应芹,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2:99.
[10]柯劭忞.新元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2986.
[11]袁宏道.袁中郎全集(上)[M].上海:上海大方书局,1935:70.
[12]解缙.永乐大典(全新校勘珍藏版第12卷)[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4293.
[13][14]莎日娜.蒙古学金石文编题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608,286.
[15]郑振铎.晚清文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53.
[16]乐钧,俞樾.文言小说耳食录·耳邮[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6:208.
[17]龙顾山人.十朝诗乘[M].卞孝萱,姚松,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538.
[18]梁启超.中国上古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
[19]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上)[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8:73.
[20]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63.
[2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37.
[22]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M].张金耀,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31.
[23]席书.漕船志[M].朱家相,增修,荀德麟,张英聘,点校.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214.
[24]冷静,丁海斌.中国古代文档名词的当代应用研究[J].档案,2015,(5):5-11.
[25]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7:302.
[26]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李梦生,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49.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