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正本编修始末探究
2022-05-30刘雅
刘雅
《永乐大典》正本的编修从提议到成书一波三折,期间涉及的人与事纷繁复杂、曲折多变。正因为如此,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编修时间,学界历来存在不同的说法,黄权才先生在《〈永乐大典〉若干问题新论析》中就提到了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说法[1]。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梳理《永乐大典》正本的成书过程,以探究编修的时间、阶段、重修原因等问题。
一、《永乐大典》概述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修的一部类书。据《进永乐大典表》,《永乐大典》全书共11095册,22877卷(不含目录60卷),共计3.7亿余字,共集辑约8千种古代典籍。这样庞大的册卷和文字数量,使它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2],很多典籍、秘籍、制度等都由《永乐大典》而流传下来,得以造福后人。清朝全祖望、徐乾学和李绂等人辑出《周官新义》《春秋鲁十二公年谱》《尚书讲义》等十余种典籍。清朝修《四库全书》时,特别设立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专门辑录《永乐大典》中不常见的典籍。据《四库总目》著录,四库馆臣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390种佚书,其中经部书70种,史部书42种,子部书103三种,集部书175种。《春秋会义》《直斋书录解题》《旧五代史》等典籍都是依靠这次辑出,才得以流传下來。后人直至现在,都没有停止辑佚的脚步,比如缪荃孙、傅增湘、赵万里等,可见《永乐大典》在中华文明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永乐大典》存在正本与副本,正本在永乐皇帝的组织下编写完成,副本则由嘉靖皇帝下令组织人员抄写。但是,《永乐大典》正本一直下落不明,副本也是流失惨重,所剩不多,令人痛心疾首。
二、《永乐大典》正本的成书过程
《永乐大典》这样一部举世闻名的旷世宏编,得以在明朝永乐年间编修而成,成书过程曲折,工程大、时间长、人员多、程序复杂,导致后人对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通过对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及过程的考究,本人认为可以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提议编修阶段
明朝最先提起编修这样一部类书的人是解缙。1388年,19岁的解缙考中进士三甲第十名,随后担任了庶吉士职务,同年,被任职为翰林学士。朱元璋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学,让他常跟随在身边。有一天,在光禄寺大庖西室,朱元璋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3]解缙听了非常感动,当晚就写了一篇万言书《大庖西室封事》,次日上呈给皇上。文中,解缙说道:“臣见陛下好观《说苑》《韵府》杂书与所谓《道德经》《心经》者,臣窃谓甚非所宜也。……陛下若喜其便于检阅,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请得执笔随其后,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上接经史,岂非太平制作之一端欤?”[4]解缙提出了想召集一些儒士编一部类书的想法。
但是,明朝刚建国,事务繁多,修书之事未能启动,后来朱元璋还让解缙回去读十年书后再重用他。实际上,对于解缙编修类书的提议,朱元璋并没有忘记。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尝诏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侍读唐愚士等纂修未成”[5]。朱元璋想让唐愚士修类书的事也未成。直到朱棣称帝后,1403年,明成祖朱棣召集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商议编书一事,解缙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明成祖才命解缙负责编纂这部类书。
解缙从提议到编修,共经过了3个皇帝15年,《永乐大典》的编修才正式启动。而在这个阶段,解缙一直在做这部类书编纂的相关积累,并在编纂《太祖实录》和《古今列女传》时积攥了丰富的史料资料和经验,对类书的体例、内容、图文、装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形成了初步的编修思路和体例。所以,解缙的提议也算得上编修的准备阶段。
(二)《文献大成》成书阶段
明成祖决定编修这部类书后,特意向解缙等人交代了编纂要求:“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6]解缙领命后立即着手编修工作,很快就召集了胡广、杨士奇、胡俨等147位儒生,于永乐元年(1403)七月初一,正式开始编纂。各位儒生分头进行编纂,当时,解缙还肩负着主持撰修《太祖实录》和《古今列女传》的任务。解缙和诸位参与者皓首穷经,埋头苦干,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编修任务。据《明太宗实录》卷36记载,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二十一日,编修大功告成,解缙将书稿呈献给明成祖朱棣。明成祖“赐名《文献大成》,赐缙等百四十七人钞有差,赐宴于礼部。”[7]
(三)重修定稿阶段
可是,明成祖看过之后不满意,认为“所进书向多未备,遂命重修。”[8]“向多未备”,也就是搜集范围不广,内容简略,不够丰满,于是明成祖指示重修。《明史》中记载,永乐三年(1405)正月,《永乐大典》在文渊阁开馆重修,明成祖命姚广孝、郑赐、解缙为监修,刑部侍郎刘季箎等人为副监修,解缙由编修第一负责人降到了第三位,姚广孝则成为第一负责人。
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姚广孝,也就是道衍和尚,是除朱元璋以外最传奇的和尚。他辅佐朱棣登上了皇位,但明成祖登位之后,姚广孝拒绝做官,居于寺庙中,拒不还俗,上朝时穿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辅佐朝政,不贪功禄,所以被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除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外,在文史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领了任务后,开始实施编修计划。
首先他揣摩清楚了皇帝意图。明成祖修书的要求就是“大全”与“便利”,即汇集齐全各类典籍,而且体例上使用要方便。姚广孝清楚认识到解缙编的《文献大成》的最大问题是收书面窄,“偏重儒学,轻待诸家”,所以重修时必须做到“应有尽有”。
其次,广撒网。一是在原有编修人员基础上扩大队伍。“解缙召集的147位编纂人员,虽文献记载缺略,但除了迁除、亡逝之外,绝大部分都参加修订。”[9]此外,朝廷大量征召人才,姚广孝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广泛邀请各领域的学者精英及各地方的才杰参与进来。《太宗文皇帝实录》卷73中记录:“赐广孝等二千一百六十九人钞有差”,当时编纂人员扩至2169人,再加上一些供事、抄写人员,达到3000余人。杨士奇《梁用之墓碣铭》中写道:“召至四方儒学老成充纂修及缮写之士,几三千人。”[10]全祖望也有记载:“其事公车征召之士,自纂修以至缮写几三千人。”[11]二是遍寻图书。除了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购买和征集了一些图书,总之,凡是能找到的图书尽量都找到。
第三是制定各项编修制度。姚广孝与解缙、陈济等人商议制订了《凡例》,《凡例》中写道:“是书之作,上自古初,下及近代,经史子集,与凡道释、医卜、杂家之书,靡不收采。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闻异见,谀词逸事,悉皆随字收载。”从中可以看出《永乐大典》收录范围之广,以及保留典籍原文不做任何修改的收录规定。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重修的书稿完成,这次确实做到了“网罗无遗,以备考索”。姚广孝把书稿呈给明成祖,明成祖看后十分满意,不但赐名为《永乐大典》,还亲自作序,认为“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著为奥典”[12]。需要注意的是,姚广孝所进呈的是定稿,并非是完全完成且装帧好的成品。
(四)《永乐大典》清抄成书阶段
既已定稿,永乐六年(1408),朝廷又征召了一批缮写人员和画师进行清抄。“这些人员中,有不少人是技艺高超,擅长篆隶楷草的书法家和工于绘画的艺术家。”[13]缮写人员主要从事最后的书写工作,画师则负责插图、版式、装帧等。《永乐大典》的插图全部采用白描手法,栩栩如生、十分精致,堪称古代典籍插图中的精品。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十二月,《永乐大典》才完全成书,开本宏大,高50.3厘米,宽30厘米,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面用黄绢包裹,庄重大方,颇具皇家气派。
通过梳理整个过程,我们发现,解缙提议编修阶段漫长,为后面的正式开始编修做了积累和准备,而在定稿送呈后还有一个清抄阶段,然后才有《永乐大典》成品,正式编修时间长达六年。
三、重修原因探究
在编修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编修类书本是解缙提出,而且他博学多才,位列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为什么他编成的《文献大成》受到明成祖的否定,并指示重修呢?归根结底,在于两人编修思路的差别。
解缙从小就接受着正统的儒家教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他一直想要编的类书是收录“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儒家思想经典著作的儒家大类书。明代当时的儒家主流思想为“程朱理学”,解缙信奉“理学”,是儒学的坚决拥护者,他编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致君尧舜”、统一思想。所以,解缙的编修思路是《永乐大典》应以收录史书和儒家经典为主,反对收录儒家以外的佛教、道教及诸子百家等非理学的书籍。
至于明成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从多个角度来把握他编修《永乐大典》的目的。首先,“燕王入南京,即帝位,改元永乐。时不平之气,遍于海宇,成祖知不可以力服,冀借稽古右文之举,以消弭草野私议;于是召天下文学士,启秘阁图书,开馆纂修永乐大典......”[14]在儒家的传统观念里,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谋逆篡位,而且朱棣还杀了读书人的偶像方孝孺,所以朱棣受到了普天下读书人的非难和舆论谴责,他的各项措施也被文官们搬出各种规章制度来加以阻挠,导致他进退两难。在此处境下,明成祖希望通过编修这样一部大书,招揽一大批儒士及佛、道等三教九流的知名人士从事这项工作,既可以分散这些人的注意力和精力,缓和社会矛盾,又可以塑造朝廷敬重和认可读书人的形象,再通过给予封官加爵,笼络他们为朝廷所用。
其次,明成祖在《永乐大典》序文中写道:“修礼乐而明教化,阐至理而宣人文......以教天下......”朱棣是以武力獲得了皇位,杀害了很多人。朱棣上台后在国事繁忙、物质财富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就指示撰修《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和《永乐大典》等,只是求“典籍之存可考”吗?当然不是,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修礼乐而明教化”,通过修书来彰显新皇的“文治武功”,以及对文化与“文治”的重视,最终实现教化的效果。
第三,延续明太祖“三教并存”的政策。明太祖曾是和尚,采取的统治方针是:以儒学立国,但对佛教、道教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既利用又限制。朱棣刚登位时也想延续这个方针,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政策达到三教和谐并存的局面,以争取最广大的统治基础。所以,《永乐大典》要“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精粗,粲然明备。其余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15]明成祖也是通过这样一部大书来体现他的大格局,以及海纳百川的胸怀。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理解朱棣编修《永乐大典》的思路为什么是无所不包了,他必然对以收录史书和儒家经典为主、单薄的《文献大成》不满,也就会指示重修。
四、结语
《永乐大典》正本从提议到编修完成,共历时21年。它从永乐元年(1403)开始编修,到永乐六年(1408)成书,正式编修时间为6年。而从《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最终实现了明成祖“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的初衷,也几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的所有文献资料,涉及科技、历史、哲学、文学、宗教、天文地理、艺术、农业等方面,并保存了图书原貌,为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权才.《永乐大典》若干问题新论析(上)[J].图书馆界,2007(2):43.
[2][12][15]陈登原.国史旧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553,553,554.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115.
[4]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奏折卷·三七[M].北京:线装书局, 2005:382.
[5][14]郭伯恭.永乐大典考[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6,3-4.
[6][7][8]明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200,627,627.
[9]虞万里.有关《永乐大典》几个问题的辩证[J].史林,2005(6):27.
[10]焦竑.献征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6:786.
[11]全祖望.钞永乐大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070.
[13]张忱石.永乐大典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6:10.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