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高学科德育实效
2022-05-30尹朝勇姜艳
尹朝勇 姜艳
摘 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学科德育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厘清学科与德育的内涵,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科教学方式和学科育人要素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科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对德育目标进行有益补充,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强化和固化其积极行为。
关键词:双减;学科德育;积极心理;学科育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10X(2022)27-0010-04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育人为本、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重大举措。学科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双减”政策的落实,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学科德育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注个性心理品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德育内容是指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大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通过对475名初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需求》的调查显示,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公德意识、基本的行为习惯认知及相应的行为判断能力、理想观、是非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呈现较高的水平。然而,笔者在思政和心理教育工作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人际关系不良、缺乏自信心、自我同一性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学习方面较为被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习惯、创新能力、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等方面也不及预期;甚至自伤、欺凌等现象呈现越来越普遍的趋势。由此可见,目前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方式依然存在“灌输式”“知识化”的问题,大多只重视认知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积极行为的培养与强化,导致学生道德水平的“知”与“行”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对于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变化的青少年来说是很不适用的。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学生个体心理发展上会发现,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只是阶段性的发展中问题,其根源并非属于道德范畴,因为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没有合适的应对策略,才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偏差。立足课堂教学,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知行合一,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二、引用积极心理品质,充实学科德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见表1)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德育目标有许多契合之处,并且更侧重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与学生日常行为更为贴近,对于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着更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将24项积极心理品质引用到学科德育的目标设置当中,教学设计中运用相应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德育关键词,更具靶向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把握德育方向,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强化和固化其积极行为。例如:将八年级数学分解因式的德育目标设置为: 1.让学生认识到分解因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和逻辑思考、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关键词:好奇心、创造力、洞察力)。2.在与整式乘法公式做类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通过对公式的几何意义等美学元素的认识,感受数学学科中的和谐、统一美(关键词:开放思想、审美)。
三、厘清学科德育内涵,促进二者有机融合
实施学科德育不是在学科教学中简单做加法,将德育硬性植入其中,而是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挖掘学科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育人要素,使学科教学方式和学科育人要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有机融合的过程。
(一)“教学”与“育人”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学科知识技能是学科教学的显性线索,学科德育是内隐在课堂互动关系和学科知识技能背后的隐性线索。如果把学科教学比作一部手机的话,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探究态度就相当于后台操作系统,而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都是安装在手机上的一个个APP,优化后台操作系统,才能让所有的APP运行得更加流畅。
(二)学科德育要保持鲜明的学科特点
同一个德育目标范畴,不同的学科可以依托各自独特的德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去达成,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例如,同样是理想信念教育,物理学科通过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体会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语文学科则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名人事迹,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认识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大意义,激励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心理健康活动课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等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在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类型和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探索如何去实现理想……这些尝试均立足本学科,挖掘其独特的德育要素,并与知识技能内容有机融合,保证教育效果的同时淡化学科德育的痕迹。(见表2)
(三)开展跨学科教研,使德育目标横向融通
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突破各个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教研,模糊学科界限,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促进德育目标横向融通。例如,语文学科中《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涉及物候学的知识,语文教师可以联合地理教师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共同为学生设计综合性探究任务,调动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学科德育要想在课堂上“落地”,最终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要挖掘学科德育要素,找准学科与德育的链接点,制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同时还要设法激发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虽然外部动机(例如,为了达到得到奖赏或免受惩罚的目的)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积极行为,但是,内部动机要比外部动机更具持续性,也更加稳定,不仅会使学生启动和保持积极行为,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内在的满足感,包括乐趣、成就感等。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中提出了三种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如下图),即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自主感是指个体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自愿的、有选择的,而非被迫的、不得不做的;胜任感是指个体可以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是能够达成目标的;归属感是指个体心理上拥有关系支持,可以感受到被他人接纳的。只要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个体就可以实现积极行为内化为自觉行为。
基于此,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提供素材和建议参与到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二是设计“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三是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为学生的积极行为提供关系支持。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满足自主感
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体会到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乐趣,并能将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做事做人联系起来,以此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选择情境素材或活动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设计中来,以保证情境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让学生感受到在探究学习中是有自主权和选择权的。例如,心理老师在设计自主学习管理相关的活动课时,就自主管理能力的认识、评价和兴趣向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进行充分调研,在教学素材、方法、形式的选择上充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并将之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考量依据,以满足学生对自主感的需求。
(二)设置探究性学习任务——满足胜任感
学生的道德发展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实施学科德育要把静态的、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具有真实、可探究、有思辨价值、问题解决方法多样等特点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即:有一定难度,又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达成的任务。一方面,学生通过经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学习探究过程来体验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及时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正向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与人、与环境进行着深层次的互动,不断做出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最终形成更加稳固的价值观念。例如,初中心理健康活动课《“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小助手”产品研发会》,通过设计“时间管理产品研发”这一情景,以任务驱动学生,学生在人际互动、完成任务、思考与表达中实现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体验到了心理规律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和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管理自主学习时间的动机和积极态度,培养了大胆假设、敢于创新、尊重科学、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担当、负责、自律、合作等良好品质。
(三)构建积极的互动关系——满足归属感
传统德育理念认为,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科德育的载体,所以我们努力致力于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却忽略了教学形式中的德育,导致很多没有明显德育要素的课堂游离于德育之外,影响了德育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学科内容具有育人功能”并不能代表“学科教学具有育人功能”。除了学科内容本身的育人价值外,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育人价值也是值得重视的,比如教师的个人魅力、课堂氛围的建设和教师以鼓励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都能让学生获得关系支持,满足学生对归属感的需求。
1.教师本身具有德育功能。中小学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学生观、教育观等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无形中向学生传递着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个人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的提升。
2.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软环境具有育人功能。一个好的学科课堂首先是个“情感场”,其次才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场”。教师在课堂互动中表达同理心,积极关注和接纳学生,创设开放包容、平等互助的学习关系,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着尊重、平等、民主、宽容、友善的价值观教育,刺激和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情感定向和认知思维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以实事求是为准绳、以鼓励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及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深层互动关系,都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感受到被肯定、被接纳,产生归属感,从而催化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情绪氛围。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德育,不仅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还要特别重视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育人价值,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为学科德育育人的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支持和有益补充,从而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機统一。
参考文献:
[1]曾盼盼.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1,(01):3~6.
[2]申军红,赵 岩.学科育人: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J].基础教育课程,202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