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2-05-26柳青斯娜拉木王华敏冯家玉柳娥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土地流转

柳青 斯娜拉木 王华敏 冯家玉 柳娥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模型,选取云南省昆明市200名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转让土地的意愿,受到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是否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土地流转途径、农业税减与粮食补贴等的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形式、零散土地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小;户主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年龄大小对出租流转土地和承租土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云南省推动土地流转的实施提供借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土地合理充分利用。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户意愿 Logistic模型 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掘及在农林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2J0526)。

一、引言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土地流转是实现现代农业制度、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的前提。当下,我国亟需通过土地流转来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的多元化发展,妥善处理好人地关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大量农民自己愿意离开土地转向城镇发展,更加自愿进行土地流转。如何更好的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土地流转实施过程的问题及现状是我国众多学者一直研究探寻的主题。土地流转不是单纯的自发市场力量和消费者需求的自发过程,而是国家在积极利用市场力量来实现土地用途的变化并扩大对农村土地的计划控制。为更好促进土地流转,政府大力推广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保障手段,以排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农户生产经营投入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云南省土地流转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不同村庄发展阶段中影响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存在很大的不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劳动力转移、土地政策等因素都对农户土地流转的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虽然国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政策,但土地流转政策还不够成熟,云南省一些地区土地流转仍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重点研究政府对土地流转的干预方法和效果、土地产权明确与否对土地高效流转的影响、承租者和租户关系对土地高效流转的影响,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云南省200名农的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一)研究区域概况

M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边12公里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88人。全村面积11.83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玉米、烤烟、水稻、小麦等喜热的农作物。M村土地类型包括现有耕地4600亩,池塘2600亩,山地2000亩,森林6000亩;土地流转政策实施过程中现有耕地4600亩,进行土地流转的有2600亩。该村有农户913户,共有常住人口3871人,其中男性1715人,女性1704人。其中农业人口3419人,劳动力2507人。有超过60人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小学教育和文盲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于2018年实现人均收入6400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Y表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Pi表示第i个农民愿意土地流转的概率,a为常数项,B为回归系数,Xk表示第k个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自变量,n为解释变量的个数。)

2.数据来源。基于对参考文献的回顾,将理论与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所得的数据相结合,以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是否是党员、人均耕地面积、是否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零碎分散的土地是否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是否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形式、耕地流转途径等因素作为土地流转意愿的自变量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土地流转意愿自变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问卷,回收率100%。

(三)结果与分析

1.变量Logistic模型結果。通过SPSS24.0做二元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自变量取值范围如表2所示。

被调查农户的年龄普遍在45-55岁和55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之间,分别占所有调查农户的38%和36.5%;农户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占所有调查农户的44%;调查农户中27.5%的家庭人口数量为4个,27%的家庭人口数量为6个;43.5%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在0.5-1万元之间,并且56%的农户家庭收入来源是在当地企业打工和耕种土地。根据表3的显著性一栏数据可知,影响当地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土地流转途径、农业税减免与粮食补贴4个自变量,且达到显著影响(P<0.01)。

三、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相关政策的完善是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

分析得知,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回归系数为1.694,且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说明农民越了解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越有参与感,就越愿意流转土地。农村普遍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的现象。根据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访谈,M村村委会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了解不足,没有自愿了解土地流转政策的意愿。这使得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不清,因此不愿意主动参与土地流转。一旦村委会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到位了,加深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做到一对一实时答疑解惑。那么农民就会越来越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促进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推进。879B4C35-4350-4A26-B58A-A13EDCB72EF8

(二)政府引导是土地流转的主要途径

在农村常见的土地流转途径有自发、村委会引导或控制、流转对象上门洽谈、委托流转,95%以上的农户是通过村委会引导或控制的途径进行流转的。土地流转途径的回归系数为1.473,且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其他流转平台,农户比较信任村委会这个平台,政府的公信力促进了土地的流轉。规范的土地流转途径是农户的首选途径,可以有效的调节土地流转市场的秩序,促进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完善,以便政府对土地价格进行调整,保护农民的利益,进而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土地的顺畅流转需要转市场、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等支持,但这些运作体系在我国的发育并不完善。

(三)是否拥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因素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

农户是否拥有限制和撂荒土地的回归系数为1.242,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说明农户是否拥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与土地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家里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的农户大多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已获得额外的收入。相比于种地来说,现在的农户更愿意将家里零散的土地租出去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因打工而荒废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四)农业税减免与粮食补贴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的回归系数为1.065,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农业补贴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发挥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作用。农业税减与粮食补贴力度越大,承包商就更愿意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的耕种,增加土地的收益,而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零散的农户也愿意将土地租出去。

(五)其他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因素分析

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是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家庭年收入的一大重要举措。家庭年收入可能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的一大因素,其回归系数为0.346,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农户家庭收入达到其满意程度时,流转土地的意愿就会下降。农户更愿意将土地种植自家食用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家庭年收入较高就有足够的资金耕种土地。并且不需要流转土地的租金来增加收入。相反,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家庭,往往缺少耕种土地的资金成本,所以导致耕种土地收益不高。因此更偏向于出租土地,在获得租金的同时外出务工已获得另一个提高收入的途径。

土地流转的形式: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行为,是农户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交换各自的产权。中国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土地流转的形式可能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的一大因素,其回归系数为0.402。土地流转形式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能极大地促进农民土地流转。村民对土地流转形式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流转土地。

零散土地对生活的影响:零散分布的土地不便于集中化管理经营,对于农户来说劳作不便,耕种成本较大。零散土地对生活的影响可能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的一大因素,其回归系数为0.164。土地分布零散的农户比土地集中分布的农户更愿意转让土地,以减少耕种成本增加家庭收入。

四、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

加强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力度,对以土地流转方式出让的土地和建设用地进行区分,市县两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通土地流转信息网站,负责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平台。加强产权制度与土地流转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减轻农民抵触心理,心底接受土地流转。每个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流转供求信息的收集及发布,做好土地评估工作以及监督指导合同签订,引导各类农村土地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每个行政村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主要做好土地流转原始信息的收集、审查、登记、管理和合同签订等工作,让农户想了解能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信息。

(二)完善农村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有意愿有能力承租土地的农户进行一定的财政支持,比如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支持,解决规模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实力强以及资信好的承租商给予足够的信贷授信额度并简化贷款手续。土地不仅仅具有生产功能,很大程度上还起着社会保障的作用,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让渡,更是基本权益的让渡。同时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方式的新办农村养老、医疗、生育和伤残等社会保险,消除农民的保障忧虑,让农民在逐渐与土地生产要素分离过程中享受到土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将土地这一社会保障功能转化为实质性社会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工商业资本投资,规范农业补贴,适当提供非农劳动岗位,增加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三)采用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根据《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政策法律,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委托流转等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土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零散分布的问题。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和善经营以及会管理的种植大户积极承包土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云南应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利用联合社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二次分配收入缓解人地矛盾。879B4C35-4350-4A26-B58A-A13EDCB72EF8

(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的稳定迁移和就业是解决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不足的有效出路。对于务工为主的农户,要提升劳动力转移速度,增强其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提高进城农户的生活水平,解决农户进城后的实际问题,让这部分农户能够放心的将土地流转出去。对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和转移就业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补助补贴已进行嘉奖,进而鼓励推动其他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对于剩余劳动力,最后做到农户有能力就业、有机会就业、积极主动就业。

参考文献:

[1]薛濡壕,陕永杰,马霍龙.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土地流转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4) : 154.

[2]余练.被流转:规模化土地流转中的政府动员与策略———基于皖南萍镇和鄂中龙村的实证调研[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21.

[3]张忠明,钱文荣.不同兼业程度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 2014,35(03):19-24+110.

[4]张璋,周海川.非农就业、保险选择与土地流转[J].中国土地科学, 2017,31(10):42-52.

[5]赵静.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

[6]王楠,祖健,郝晉珉,顾恬玮,陈爱琪.黄淮海平原农区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以曲周县农户调查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01):272-278.

[7]郭栋.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7.

[8]鄢继选,康霞,张梅花,孙栋元,乔蕻强.河西走廊永昌县农地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21,37(05):143-148.

[9]丁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20,(4):95-103.

[10]刘世杲,程和平,金陈欣,许志慧,李博阳.湖北省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乡村振兴背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7):15-1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rmersLand Transfer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Yunnan Province

Liu Qing Si Nalamu Wang Huamin Feng Jiayu Liu 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Logistic model, and 200 farmers in Xundian Hu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of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were chose as the survey object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land. The study found that farmerswillingness to transfer land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familiarity of relevant policies, idle or abandoned land, land transfer channels, agricultural tax reductions and food subsidies, etc. Factors such as the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form of land transfer, and the impact of scattered land on the lives of farmer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transfer land.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age of the head of the household also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land transfer.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transfer in Yunnan Province,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nd full use of land in border ethnic areas.

Key words: land transfer farmerswillingness Logistic modelempir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李政879B4C35-4350-4A26-B58A-A13EDCB72EF8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土地流转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