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思自媒体时代的美感教育

2022-05-25韦永琼

美与时代·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媒体

摘  要:当前,存在着两种美感教育:一是实然存在却未被充分意识到的“美感”教育,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的以“个人频道”为指向、表达个人自身主体性审美需求上,这种“审美”需求因人而异,良莠不齐;二是在这一融媒体时代的洪流中,师生主体亦作为“美感的人”而存在。但学校在美感教育上却是滞后的,未能让师生在面对新媒体的“美感”信息传播时,每一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主人翁意识上引起应有的重视。从美育哲学家朗西埃这里出发,阐释新媒体时代所特有的“美感的人”的具体含义,分析自媒体时代人的美感体验、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等方面内容。以期引起学校教育及时着手开展符合新媒体时代人之审美需求的美感教育。

关键词:美感的人;自媒体;美育哲学;朗西埃

当前时代,我们处在一个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日日夜夜都奔赴在互联网的信息发布以及对它的迅疾扩散与传播中。然而,这样一搞信息时代也是一个最为缺失对审美教育进行深入反思的时代。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迅速蔓延的新冠病毒让人们亲历性地感受到了“全球同一性”的利与害。尤其当疫情在西方迅速扩散、疯狂蔓延时,欧洲一些愤怒的人连夜奔往5G“基站”,欲图将其砸毁。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全球信息互联网时代才导致了病毒疯狂地传遍整个地球。毫无疑问,当前我们已经处于一个近乎是人人自媒体①的时代,即使那些不使用电子信息设备的人,却也都被不自觉地纳入到了这一信息互联网之中。他们接收消息的来源,不论多么原始,其中总有与信息互联网相关的部分。在这里,人们处于一种被训化的审美状态中。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信息互联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任由“美感”信息自行生发流转。这种状况如未得到合理地反思,将不利于学校教育为青少年儿童在未来赢获全方位竞争力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伴随着信息传播而出的审美判断,依赖于人的感性能力,也可以说是人的感性存在。然而,究竟什么是感性力量与感性审美呢?当代法国哲学家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对这一关键性问题作出了回答。正如当初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发现了审美教育之于人类社会衰败的解救剂功能一样,朗西埃也在今天人们的信息化生存状态中找到了一丝可供“美感的人”喘息的出口。也就是说,感性到底有何力量?它如何让人在这个信息互联的自媒体时代把握到美感存在呢?换言之,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电子信息化的“赛博格人”的时代里,审美教育已经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向,即从工业文明的效率主义审美转向后工业文明即信息文明时代的感性审美。我们认为,这一转向某种程度上是由朗西埃率先在理论上完成的。教育学界对作为哲学家的郎西埃的接受主要是他的政治美学或美学政治学。我们将区别于这一“主流”观照,致力于从媒介教育美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时代“美感的人”的特征及与之相应的审美教育机制。

一、“可感存在”的发现

与自媒体时代的泛教育

(一)作为美育哲学家的朗西埃如何发现了人的“可感存在”

工业文明的特征集中体现于效率主义上。这一效率主义到如今却已显得过度盛行而有了新的转型之势。当前,我们尤为切身地感受到生活于一个以感性“立身”的社会环境里,可将之称为“审美的时代”。然而,为什么现在是审美的时代呢?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大都太过于强调效率社会中的审美政治与政治审美了,即过度关注到审美的政治性,却忽略了它的教育性。仿佛那个时代的美学或艺术整个就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存在的,或者说是被政治机制所框限而成的。如已有文献所强调的艺术与政治的合构使得我们当前时代的审美是一种审美的政治或政治的审美,其最终的目的似乎都总是指向人类社会的政治目的[1]。然而,以往的研究者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从一开始——朗西埃做学生的时代起,到法国“68事件”的经历,他的主要关注对象始终在教育上。如此关注教育问题,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朗西埃强烈地意识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审美判断,而时代的审美机制则塑造了人的审美素养,这其中包含了公民的表达、政治等的美学素养。

当所有的人(包括哲学家本人)把朗西埃的美感哲学当作政治美学来看待时,我们更愿意指出,朗西埃的美感哲学除了是政治美学的范畴外,更重要的,它还是教育美学或美学教育的一种。也就是说,朗西埃是一个美育哲学家。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这一点呢?因为,在我们当前时代,人们的审美判断与其说是由政治和美学机制合成共同塑造的结果,不如说是教育美学与美学教育合力同构出来的结果。美的愉悦与政治的强制性本身是冲突的,当且仅当它们的出现具有教育效果时,它们方能对人的审美判断实现其强加的作用力。然而,这样一种领悟本身是由施加方与受予方由内而外地传递出来之后,又被转化成接受者的内在感性(感受)才得以成为现实的。也就是说,人们都忽视了在政治与美学共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教育活动的参与。否则,一切的领悟都无从谈起。此处,我们将人的自我内省视作自我教育的一部分,将从外部接收到的声音与图像视作外在教育。在这个审美与政治共同工作的机制中,教育活动分为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

(二)感性秩序的跃升及当前时代的感官经济学

通常而言,理论教育学通过理论框架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教育现实,它总是聚焦于人们实然的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并不关心别的东西。哲学家们则大都从各种现实来反思其形而上的基础是什么,比较宽泛。相较而言,教育哲学关照的现实仅仅只是教育,但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与哲学流派的解释框架都可用来分析“教育”,这是为什么呢?我們认为,这是其中所具有的一种共通的感觉逻辑。比如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追忆似水年华》[2]即是以作家本人当时回忆之中的感性逻辑来作为贯穿全书的线索。如果作为读者,不能与作家共情,进入不了他当时的感觉世界,那就无从理解主人公到底在说什么。另一个例子是海德格尔对“物的追问”[3]。随着他的指引,我们将会注意到物质本身所承载的感性意义。一块石头什么时候具有了意义世界?那是由描述与使用它的人来实现的。所有的创新都是个体性的突显,而个体性得以显现乃在于其主体性意识的强烈程度,也即一种权力意志。这些首先来自个体的内在感性、内在观感,包括对自己的、对他人的、对社会与时代的。因而,目前在这个个人主体意识得以凸显的时代,人人都想当主角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需求。

那么感性时代的理性教育,彼岸意识、对神性(超越性)的追求,如何能够得以实现呢?古代社会是神性引领人的理性和感性秩序;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则是由人的理性引领其神性与感性秩序;而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则是由人的感性引领其理性与神性秩序,人的神性诉求被放在了第三阶位(或末位)。与古代不把人之感性当作具有生产性的要素来看待的状况恰好相反,后现代已经不再把神性(超越性)的终极归宿当作人类的最终去处,甚至祂已经遭到了科技理性文明的置疑而变得岌岌可危。21世纪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人死了之后会上天堂或下地狱的古老说法。感性从末端跃居到了这个阶序的顶端,与神性的地位作了一个彻底的翻转。神性替代了感性不被正视、受到贬抑、处处遭到打压,且不具有合法性认可之地位的命运。

我们当今生活在被感性全面包围的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都在争先恐后、不遗余力地想尽各种新鲜工具与手段让人们的每一个时刻或每一个瞬间的“感性生命”(即他们的即时感想),尽情地得以表达出来,迅疾地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可能到达的角落。人们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或感觉)被无限化地相互传染着。感性本身是一现而过的,具有着活跃多变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毫无稳定性可言。而当前的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把他们的感性推到前端(前台)展示给观众看的时代趋势中。这些感性最主要的是视觉感官以及听觉感官,其发展主流是视听一体化的呈现模式。因而,现在的人只有一个一个的场景,他们的人生由多维场景组成,然而这些场景本身的统一性去了哪里?必然就是人的感性。如果说理性是效率,感性则是差异、是多变、是即刻、是此时此刻的感受,或欢乐与痛苦、或愤怒与平静、或悲伤与安慰、或伤痛与和解,诸如此类。自媒体时代的人们如此乐于并急于作出各种各样对他们内心所感受的、想到的、随时变化的感性表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主体性存在吗?刷流量、挣点击率、求点赞,这些自媒体时代的新需求和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我想要一条喇叭裤”“我们去迪斯科舞厅跳舞吧”等的需求有何异同?笔者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并不仅仅只是欲望得以满足的时代,而是人们释放他们无穷丰富的感性,使得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感性得以凸显出来的时代,就是那一刻的感觉、感受,必须要被显现出来,不论是用“抖音”还是“微博”抑或“微信朋友圈”“QQ空间”“视频号”“直播”等。

总之,手段是为目的而存在的,网络社交平台作为工具,其本身是为了人们的感性存在而服务。人们的感性铸就了当前时代的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在前感性时代里,巴塔耶所说的“消耗经济”②。当前时代的经济生产,其本质动力来源于人的感性。感性存在获得了主权地位,它统治着人类的经济运行模式。如果某一天,人们的感性消失了或者被压制下去了,社会经济则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三)非实物形式的感性审美记忆与自媒体时代的泛教育

美始终是记忆之美,人类对美的认知建立在历史记忆的积累之上。“第一印象不会褪色,你知道。我们进行在过去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保护。”(福楼拜致母亲,1850年11月24日)“一个丰富的主题:强烈的兴趣、激情和策略,在最平凡的生命中悸动。”(托巴斯·哈代笔记,1882年5月)[4]福楼拜和哈代的这两句被放在《感官教育》扉页上的句子已经足以说明,感性占据主流的时代,什么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其来龙去脉上我们还需进行细致考察。在朗西埃的《美感论》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收藏品作为实物如何承载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审美观,这些文物中的美的形式的历史甚至是作家们也未曾了解的。“收藏的徽章、胸像、浮雕首饰、其他石雕,细致地编目出版。对他们来说,这些物件是种‘纪念’,就是说,它们可以作为古代人生活的见证,可以和文字的见证互为补充。”[5]23问题是,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抛弃型社会”[6]的时代,物件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了,当今的商品经济主张迅速更替的消费模式,物品的使用时间越短,人们才会频繁进行新的购买活动。如此缩短使用周期而不断刺激消费的状况,才是符合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物件本身不再具有长存的特性了,历史何以得到见证?一百年后的人如何了解我们这个时代里的艺术与审美呢?通过视频影像资料吗?看到、听到,但却不能触摸到。物件的朽坏被人为地加速化了。以往的时代,人类追求物品的永久性,“传家宝”之类的收藏品才具有人们赋予它价值连城的特性。但是现在,为了节约能源、为了环保,绝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再生循环系统,“物生物”的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等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1世纪的文物,如还有价值的话,它是什么价值?经济实惠、便宜好用的物品观念,即我们这个时代的商品价值观,并不追求物品之中所承载的高贵与不朽品质。在这种价值观下制造出来的产品,成为了一种临时性的物件,丧失了永久性的意义。因而,这个时代的美,正如朗西埃所说的,已经是“被分离而出的美”了,物件只有形式之美,物质实体更替迅速,唯有塑造它的形式本身具有永恒性。

自现代社会以来,我们总是感怀人心不古,世俗社会里的人们大多只知道一味追求物质利益,人们急于赶路而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路边芳香自若的野花。日常生活的平庸让人们的心灵不再敏感,缺失发现美和欣赏美的眼睛。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个的场景其实就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美感教育、就是思辨美育、就是感性美育,这其实是一种“水油平衡论”“幸与不幸平衡论”“苦甜平衡论”的场景。就拿人们都亲身经历过的疫情隔离期间的生活为例,我们来到了一个只有场景之分而没有地域之分的世界(上锁的虚拟空间,比如,腾讯会议密码)。然而,外在形式的改变却改变不了人的本体存在。人们仍然要吃喝拉撒睡,要交流、要交往、要说废话、要彼此发泄内心的情绪、要交换意见等。通过自媒体的即时分享,人们的书写叙事转变成了短视频叙事,每一天人们所发的这些或长或短的视频叙事终将被淹没,那么,什么被作为历史留了下来呢?自媒体是一个“点状自我”③的时代,每一个个体都能以各種方式展现他/她自身,然而,这些“点状自我”注定不会被留存下来。为什么?他们只会成为“星丛”而被记录或认识,那么,个体的人到哪里去了?历史中的个体,还有谁能独自出场?只能说,我们时代的网状结构体,在自己的身上分有永恒性。人类之间的一种暗线相连,他们并不明说,但却是以一种松散相关的方式在互相影响着彼此。而这就是自媒体时代的泛教育,网状主体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可感肌理,我们当前的日常人际交往生态即是自媒体平台的教育生态。我们感觉到我们自由的时候和我们感觉到我们不自由的时候,行动的差异和所产生的意义的差异都被即时外显化了。很显然,从19世纪德国古典审美教育,到20世纪战后的审美教育,再到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审美教育,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性地看到了城市或乡野中的影像教育、自媒体时代的影像叙事与教育、审美素养与超越意识。

二、新美育哲学视角下何谓“美感的人”

(一)“美感的人”并非仅指容颜感观所带来的愉悦

作为一种新的美育哲学,朗西埃对我们时代的人之不同于与往時代的人的特性进行了揭示,即“美感的人”,但其含义却并非仅仅指的是视觉感观刺激之下所带来的愉悦感。如前所述,人类发展到今天,人的美感需求成为了必不可缺的基本需求。然而,“颜值高”是具有美感的人吗?无可置疑,给人带来美的感觉的人,其外形必然是优美的。但我们这里所说的“美感的人”指的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本质属性,即人若失去了对美的感受,那么他将不复为人。因而,“美感的人”,指对美的发现、对美的感受,用各种方式将其所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的这样一种人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流俗的美感与存在的美感、肤浅的感官享受与深刻的灵魂自由是一体共在的。无疑,我们的重点是在于讨论“信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美感是如何获得的”,但同时这个主题必然也依赖于其所属的审美教育机制。每一个时代的人,他们美感素养的获得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紧密相连。因而,我们需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下谈论美感教育或美感素养的获得。

美感教育与美感存在是一体两面的,美感的人即美感的存在,而美感教育的目的则是要让人获得其本身的美感存在。那么这样一种内在于其自身的美感存在过去是如何被遮蔽了的呢?一定程度上,它是被我们时代里不恰当的审美教育机制所遮蔽的。为什么?我们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是什么?首先,是来自媒体的庸俗美感塑造。例如,女性的整容化妆术与美感教育,男性的点赞偏好;审美语言的庸俗化,如“小奶狗”“小学鸡”等。这些流行美与流行语都会过时,“美感的人”是一种动态变化情境中的状态。朗西埃通过对东西方两个多世纪的艺术场景的分析,试图揭示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尤其,18世纪以来的艺术,其姿态是开放。向谁开放呢?民众,或人民,艺术审美不再是王公贵族的特权专属。从那个时候起,人不再仅仅如同亚里士多德所宣布的那样,只是“政治的动物”。除此之外,人还是审美的人。人类社会的审美机制“并没有依靠自闭取得一种超凡脱俗的自治,恰恰相反,它找到了一个新的主体”[5]16。当前时代自媒体主体的人——置身于这个机制中的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即个人频道。而这些原子式的个人频道却互为彼此的观众,是一个主奴二合一的时代。这是现代主义的理想与现实的合一,是审美与政治的融合。原本审美的范式和政治共同体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然而,今天的数码科技下如此建立的审美范式,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之前的再现规范。“摄影的兴起,让注视的目光胜过了手中的行动,而观看电影的身体更说明,这时的身体虽在不停地面临各种事件,但其意志并没有任何的产物。”[5]8美感的人是一种动态双向互动生成的过程。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美与自己看到别人的美,成为了互镜互鉴式的摹仿之美。

(二)“美感的人”遵循审美的可感肌理

“可感肌理”这一概念是朗西埃的首创。当人们浏览着网络空间中众声喧哗的种种视频与图像叙事时,它们会不会因为太过真实而丧失了艺术的审美效果呢?事实上,这些转瞬即逝的图像传达出了美的本质属性,此刻即永恒。因而,人们才乐于频繁地将他们某一时刻的所见所感所悟(其实是在那一刻体会到的永恒性)晒出来,他们希望别人能够分享他们此刻的体会、感受和领悟。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人们的内感知在相互传递,故事的成功在于其可感肌理得到了共情。例如,朗西埃在分析东欧小国的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电影时,指出这部电影真实反映了劳动工人每一天的生活,工人们白天在工厂里干活,晚上则到电影院里去观赏他们白天干活的视频叙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或许是无奈、苦楚与对自身命运之不幸的感慨。“它好像为人们证明,没有意义的一段生命虽然已经逝去,但生命无论如何还是在延续。”[5]68然而,人本身的意义或许恰恰就在于一无所有,“在于无所作为,就在此时和此地,无神社会阶层的屏障,放下就在面前的苦恼,用纯粹的感受拥抱平等,不加算计地共享这可感的一刻。”[5]68

笔者认为,当前的自媒体时代,美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如朗西埃所指出的,是让人们“有透视大地的眼睛”“通过审美观照(contemplation),把从现象得到的有限认知推定,作为绝对的认识,……只要我们认识到精神在其中的旅程:精神为奇妙而困惑,所以要去寻找自己,要去逃离自己。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对这个可感世界的接触、正如对字词的接触,感觉才能把握自己。”[5]74美感存在,只等被正在进行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发现。因而,我们每一个感性主体所要做的“就是唤起语言的力量,让人借此对精神世界产生共同的体验,这种力量本来是潜藏的,它藏在任一行文字中,事物的显现中,日常活动的开展中”[5]76。让具有诗性的人“感到这个物质世界中无处不在显现的精神”[5]84,而且这样才会让人们感受到“是共同所有的力量,不是专属于他的力量,不是他个人的艺术才能”[5]79。任何自然的事物身上其实都具有审美价值,它们属于永恒精神光照之下的物。“所以说,惠特曼不断列举各种活动、各种事物、各种世俗的名称,就是在作精神上的补救。”[5]84“他是要用源自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从整体上解救这个经验主义的世界:他挽回一个可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心灵可以从外在形式中看到一种神性的思想,然后把这种思想据为自己所有。”[5]84人之作为大全中的一个点,宇宙中的一点尘埃,如何构成了这个整体的精神?朗西埃的新美育哲学,提醒了我们,不能再仅仅只将事物联系到实用和经济的秩序上,不再让个人受限于社会分配的角色而固步自封。如若不然,尤其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而言,如何期望他们能在人文学上创造出引领性的理论呢。意义的重新分配、意义之重组,于当前信息化生存的人而言,非常重要。很显然,这是可见与可说如何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智慧。人们从互联网上所接触到的几乎都是可感材料,正是因为内在感受承载着人的种种外在的形象,它才得以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

但到目前为止,在学校教育里,学生们丰富的感性能力却没有被充分地培养起来。它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与其感受性是两相分离的。“效率面前不谈感受、感想或感觉”“忽略掉你的一切小情绪、专心向学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中国学生耳边常能听到的话语。在学习之外的娱乐生活中,虽然人们急于表达他们时时刻刻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这样一种“晒感受”却在知识技能与方法上又是浅显的。这些显象本身要追寻的是永恒,但它们却轻易就被信息洪流淹没得无影无踪。既然人们知道其每一刻的可感都难以进驻永恒的行列,可他们为何仍然乐于积极地晒感受呢?晒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呢?如果说一种美的本质属性在这样的每时每刻信息发布中未能被传达出来,那么它还能有何意义与价值呢?即使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它本身必然也包含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三、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教育

机制如何塑造“美感的人”

(一)自媒体的人及其美感体验

首先,当前时代需要一种落脚于感性直观主体的教育。朗西埃的美学主要被界定为政治美学,但我们要指出,生活于各种直播平台与适时发布点滴个人“要事”的人们,他们难道也是以一种最终指向政治审美为目的的吗?显然,不全是。在这样一种视觉审美“游戏”中,同时还包含着“视觉修辞”[7]。它随个人频道创作者的意图而转移,同一时间内却也被网络互动之中的阅听人按其自身的理解去加以领悟。也就是说,信息发布者的意图未必能被信息阅听者所完全接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又有新的转换与增添。这并非仅仅是信息传播学意义上的主题,这其中包含了一种自我内在性的审美教育反思。人作为感性主体,其主体性具体体现在人之身体所带的“五官”(五感)上。直观感受对人的主体性之形塑是不容忽视的。尤其青少年儿童阶段,直观性思维(感官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抽象性思维尚待发展之中,培养他们拥有恰当的感官认知能力极为重要。这样一种感官智慧本身就包含着抽象认知水平的显现。可以说,它与康德所强调的“感性直观、理性直观、先天观念”等——人所特别具有的本质属性紧密相联。直观(或直感)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或先天能力。作为教育学领域里的研究者,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当今的互联网图像时代对学校的“可感直观”教育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诚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大都开有纳入到多元课程体系中的生活美育课。然而,真正的生活审美教育,却是在一种真实生活环境下的自然习得。近年来,学校教育领域里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美感教育课程。如作文课的教学新方式,运用小视频制作自己的生活故事,将视频式的自我叙事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这种新形式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们获得了作为主体的审美自由体验。但具体将之运用于学校系统的常规课程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其次,自媒体时代突显出了人有活在虚拟状态中的需求。当我们切身性地体验着“媒介乃身体的延伸”时,我们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世界?撇开拉康的“三界”划分④不谈,我们只从生活中所经验到的现实出发来看,以往我们认为童话的世界是虚构的,而真实的世界即是我们的日常现实生活。最近的电影理论则将童话世界进行了翻转,认为童话中才真正展现了人内心的真实世界,在那里人们撕下了他们的假面具。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即使是精神病也获得了其合理的表达。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活动有什么启发呢?人的社会化除了家庭教育以外,走进社会受到训化的第一个机构是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在那里,人学会了一定程度的伪装真实的自己来迎合外在的社会规范。在这个学校教育链中,社会的节奏太快,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从而没有人能停下来去倾听每一个(注意,是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理解的是什么、需要什么,这样一些内在的声音。学生们需要更多感性体验与感性表达的机会,它们不是美术课上的绘画技能,不是音乐课上的五线谱,亦不是体育课上的“放风”,当然同样也不是语文课上“朗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意境和写作手法,这一课的生字词、语法规则”,更不是思想品德课上的“怎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么,它们是什么呢?是个人频道!——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感性审美人所需要的。然而,即使人们已经亲在性地生活于它之中,包括那些终身以教育科学为业的人,却都未能如席勒当初那样以美育作为第一教育哲学的根本性起点来引起人们注意——究竟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怎样的“新篇章”与新意義。当前时代的审美教育不再仅仅是影视明星的示范效应在起着引领性作用,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己的个人频道。刷流量的时代,大众学会了如何抓新、如何占据“C位”。被自媒体训化出来的审美观尤需新时代的审美教育与之相适应。显然,我们的这个自媒体时代,审美自由是一种包容一切的力量。然而,我们的教育学如何对之作出迅速的适切反应呢?这是个问题,是问题之所在。

(二)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

当前时代,人们对于审美的需要,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网络社交平台的逐渐视频化,追求拟真动态可视性,抖音、B站、微博等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的出现,实际上是观众参与了影视剧的制作。人们在这些新媒体上的表现,不管有多少想法需要表达,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审美诉求。人类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一个审美的时代,它意味着人对美感的需求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我们认为,“没有了外观上的美,一切的事物对于人而言或许都是没有意义的”。此语初闻之下似乎显得夸张,但仔细想想,人因有智慧、有自我创造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他的自然属性。不像其他动物从不具有如此高超的装扮自己及所生活的外在空间的能力,人不仅能够改造他们自己的身体以求达到所需要的审美标准,而且能够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美化。审美经济凸显的时代,其最主要的行业不是服务业而是审美业、即美感需求的满足。然而,学校对人们的审美素养需求的更新却是不及时的,对人们亟需获得审美判断教育的迫切需求之反应亦是不灵敏的。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它所具有的特征不再是像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那样了。在前两个时代里,人们对美的需求亦是一直就有的,但美感需求却终始不是主流需求。相反,它是一种“奢侈品”似的需求,是人们的温饱或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的一种较高端需求。这充分体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明确指出:“人们在满足高水平的需要之前必须先满足低水平的需要。”[8]然而,现时代,随着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之发展,信息互联网的功能已经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推向了前台。

以往的审美教育缺失了些什么呢?以往的审美教育没有把美感作为人的最主要素质来培养,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美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都首先要经过美的感受——这一过滤器的筛选,不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的事物是不太有市场的。在这里,任何事物都首先需从外观上看来是令人感到愉悦的。如果一样事物它不能首先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感,那么它将被抛弃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外则是必然的。因而,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注重“外包装”的时代。但是这样一种外观上的美却不像人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种并非由学校教育提供的我们时代的美感教育,是事物外表之美就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其本色之美。也就是说,内外之美一体化的展现才是当前时代的美感存在机制,也即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教育机制。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其一,依托于实物的视频叙事想象机制。想象需要影像实物,“就好像‘站在岸边的情人,眼含绝望的泪水,因为他再也不能见到乘船出海的心爱之人,他只有相信远去的帆影中还能看出她的样子’”[5]27。在卢梭的时代,也即是理性启蒙时代早期,他指出伦理“Ethos”即意味着“存在方式”[5]27。然而,当前的人们则关注的是物像实物消失之后留下了什么。当我们观看视频或图像时,一个人更想要的“是那艘帆船所比喻的东西,而船已经远去,只剩他这个远望的爱人”[5]29。他看到了这个体现出力量的可感存在,也看到了这个存在的大不相同。”[5]29朗西埃通过对雕像作品《残躯》的分析,描述了一种对于我们当前时代的人而言,所重视起来的对于“无”的遐想状态。正是物消失之后,可感形式、可感存在被给予出来,一种可感的力量在阅听主体的内心升起。它来自于那个已经不在此处的整体,来自于一个无法成为现实的影像。我们如何在有中看到了无的存在呢?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模式在特有的可感环境中产生。当我们欣赏虚构的影视作品时,我们说我们是活在现实中的。然而,当我们在看虚构的故事情节时我们难道不是真实地在经历着虚构的场景吗?你投身于虚构之中,但却依然知道你现实地活着。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被这样的虚构场景所真实占用着的呢?“网游”中的人们难道不是除了吃喝拉撒睡所使用的时间以及被压缩到最小范围的工作时间外,他们几乎都把生命中大好的时光消耗在了虚构性的世界里了吗?也就是说,人有活在虚构中的需要,人并不仅仅需要现实或仅仅只活在现实里。这一特性尤其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得以显现。相较于平乏的现实,人们更乐于活在自己所喜欢的虚构世界里(或想象的世界里)。看看那些走在街上的行人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们,他们不是在彼此面对面地聊天谈笑,而是人手一个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带着耳机,活在自己自愿选择的喜好世界里。他们在那里远程交流,却舍弃了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

其二,公共艺术空间具有审美二重性机制。艺术大都总是通过视觉而被领悟到它的美,艺术的美让人感到了理想的实现。尤其,在公共空间中展示出来的艺术,它确实是人们某种时代理念的实现。“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它也像是一块公共空间,将那些作品都汇聚于此,并称之为‘艺术’,这种空间的具体实现就是美术馆。”[5]35当人们流连忘返于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时,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所属时代的文化遗产的教化。美感的教化,除了公民伦理道德方面以外,还有将什么东西、什么颜色、什么造型视作为美。雅俗共赏当然是永恒的主题,但除了民间场景中的生活艺术之外,伟大题材与伟大作品则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中起到了“重量级”的功效,没有了它们,那些反映民众生活题材的作品与艺术美并不会发光。彼此辉映是这种公共空间中的审美机制的秘诀。“画作能否有所教化作用,这本身已经成了问题。作品那特别的美,其实在于它表现出行动的中止。”[5]39“因为作品题材已经不能利用,他们就来整改艺术空间的秩序,想借艺术家独特的力量,教化自由的民众。共和政府如此要求作品的教育性,自然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但也导致他们对作品的看法脱离了作品的意义,以至某些做法令人感到匪夷所思。”[5]40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除了承载着国家对民众的教化作用外,但事實上艺术作品本身还具有它的自治性。这体现了辩证法的规律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其三,美感的展现机制不是一种利欲感机制而是美本身的展现机制。“‘这种展现,并不是随口说到。完全除去了所画事物的利欲。’黑格尔提到的利欲的解消,在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理论中,这一点也是关键所在。而黑格尔认为,利欲的解消,不仅是人的判断的主观特质,其实更是画作的内容本身,是绘画共有的本质。绘画这门艺术,并不像诗歌那样满足于事物的描绘,而是要让事物得以展现。……享受利欲解消时的纯粹乐趣。而这种外表的游戏,实现了精神的自由。”[5]44不含利欲地观赏,才是欣赏艺术画的本质所在。集体的感性生活,即公共艺术空间中的集体审美,从黑格尔时代起就进入了哲学的思考殿堂。他在讲授美学课程之前的几年,就已经在同一所大学开设了法哲学课程。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特别指出:“工作对人有所教益,对工作的制度表示支持。……而艺术和审美,就是这样的两种形式。它们提供了一种空间、一套机制、一种认识,接纳石雕和画面所含的自由,并使其可见与可知。”[5]47然而“这种居于自身之中的存在,其实也是外在于自身的存在”[5]48。在黑格尔这里,人们总是被提醒,事物的社会性与自主性永远是共在的。而艺术家们在创作出艺术品时,借助他们虚空的自由,“把这本无所谓的任意事物,也添入任何现实。所以说,艺术就是过去之物,是自由留下的遗产,在特有的空间中为我们展现一种完满而沉稳的自由。艺术变成这样,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了交换和组织,有了理性的认知”[5]49“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非艺术的事物可以被人自由看待,这才是艺术的生命所在。……透入人的感觉而成为艺术。”[5]51没有了算计的社会现实作为背景,这种无功利心的纯感受也不复存在。从来就没有一种独立的利欲感。无功利心地欣赏美与带有利欲心地欣赏美,它们总是处于一方消解一方强盛的平衡状态中。这是一种审美的内在平等,是可感世界的平等机制。

总的来说,在当今这样一个感性时代,人们正在体验着走向现实的反面去寻求“美感存在”。因为,真正说来,人的所有想象难道不都是针对他们的现实而发出的吗?想象即是现实的匮乏,而如果不恰恰是针对这种匮乏又怎会有如此的想象呢?美感的人通过自媒体科技获得了想象性的释放及其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是显得捉襟见肘、跟不上脚步的。改变,势在必行。

注释:

①自媒体”这一概念源自2003年美国智库的研究,“自媒体:受众如何塑造未来的新闻信息”(We Media:Howaudiencesaresha-pingthefumreofnewsandinformation)。其将自媒体界定为“普通大众经过数字科技赋能,将自己与全球知识体系对接而产生的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国内关于自媒体的概念基本源自于此(详见:许哲.自媒体话语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13.)。而所谓“新媒体”则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和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是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表示:“新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它发挥的传播功能是传统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即时、交互、融合和延伸的新特性。”(詳见:张磊.创新与突破 视觉传达种的新媒体设计与应用研究[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9:1.)事实上,新媒体与自媒体是可互换的同义概念,它们都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个体性、聚合性、广泛性等特征。我们用“自媒体”的称谓,主要是为了凸显它的主体性与自我性特征。

②法国哲学家巴塔耶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剩余价值的发现之后,提出后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经济运行模式是色情经济学,亦可称为力比多经济学。(参阅:汪民安.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 乔治·巴塔耶文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③“点状自我”(punctual self)出自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他指出:“这个形象的关键是,它通过分解获得控制。分解永远是‘客观化’的相关物。”(详见: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27,228.)朗西埃在《美学中的不满》中提到:“我们的感觉受到了分配,这种场域和身份的分配与再分配,这种空间与时间,可见与不可见,噪声与言说的划分与再划分,构成了我所谓的可感物的分配格局(le partage du sensible)。(见:朗西埃.美学中的不满[M].蓝江,李三达,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25.)在此,我们认为,“我们的感觉受到了分配,可感物的分配格局”即当前时代里的人都是这样的“点状自我”,我们活在被分配好的场景里,在其中感受与表达。

④拉康的“三界学说”主要指的是产生“镜像”误认的“想象界”“能指”统治的“象征界”、以“缺场”表征在场的“实在界”等三大秩序。(参阅:崔健,舒练.拉康“三界学说”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启示及其局限[J].世界哲学,2021(1):102-109.)

参考文献:

[1]陆兴华.艺术-政治的未来 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上、下)[M].李恒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 世界 有限性 孤独性[M].赵卫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61.

[4]盖伊.感官的教育(上)[M].赵勇,译.舒小昀,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M].赵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1.

[7]Michael Feola.The Powers of Sensibility: Aesthetic Politics Through Adorno, Foucault and Rancière[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18:6.

[8]斯滕伯格,威廉姆斯.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32.

作者简介:韦永琼,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