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亭艺术意象的意蕴
2022-05-25程浩宸
摘 要:空亭意象以亭下无人的空旷形态展现在艺术作品中,成为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是艺术家随笔而刻画的意象,是经过结合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与当下心理状态的综合表达。空亭意象消除了亭内的人物形象,让离别、避世、超脱的情感得到丰富与延伸,进而从中看到对生命的回归与思考。
关键词:空亭;意象;意蕴;生命
空亭意象是融合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呈现的一种象征符号。而在先秦至汉代,亭多代表着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种建筑,在城市、驿站、边防、山间使用,即使在艺术作品中,如绘画作品中出现,多体现聚留的功能,作为阐述画面背景的形象。随着诗歌、山水画的发展,空亭意象日益被艺术家所捕捉,以至“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尤爱刻画空亭。对此,从空亭意象的形象、情意与哲理三个角度,解读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含义与形式特点。
一、空亭艺术意象的形象呈现
空亭意象的产生是艺术家在对现实中作为物象的亭子积极主动的观察之下,提炼其外在表象,并经过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品格、想象等因素的改造,在心中营构出的一个全新的空亭心象,进而通过艺术符號将心中的空亭意象跃然于纸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想象力加入的过程中,艺术家会将不同的元素相糅合或者刻意突出、删减部分细节,使呈现的空亭意象符合内心的情感表达。因而,即使面对同一亭子,刻画的都是空亭意象符号,其具体的表现仍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亭子一方面可以看作独立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又常常与其它建筑放置在一起形成组合。所以,空亭意象的形象主要分为组合空亭意象与独立空亭意象。
(一)现实中亭子常与屋、台、楼、阁等建筑形式结合形成或大或小的建筑群或复合式建筑结构,因而在绘画作品中也出现了组合式的空亭意象。空亭意象与其它建筑形式的组合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亭与楼、台、阁等建筑结合成建筑群。北宋范宽所创构的《秋林飞瀑图》与郭熙的《山村图》皆将空亭意象隐于树后,与一旁的屋舍紧密相傍。虽然本质上仍保留各自独立的建筑形象,但从画面布局来看,作者有意将二者连用,并营造简单的建筑群形象,以此来突出山林之中的烟火气息,强调画面中的人物活动的痕迹。除了这类隐晦巧妙的结合外,在汉代画像石中也可以看到亭是配有单侧楼梯,立于高空,可令人登高俯瞰的建筑。正如在《说文解字》中对亭的描述:“亭有楼。从高省,丁声”[1]105,亭与楼的结合便是提供一个临高俯瞰的位置,汉代的亭子画像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二是亭吸收糅合其它建筑元素融合成为多元素的空亭意象。北宋郭熙的《树色平远图》中,画面远处置一空亭,此空亭两层结构,最上一层配有亭顶,四柱支撑,中空通达;下面一层空间更为宽敞,为一屋舍,展现的是亭与屋的融合,形成了二层的空亭意象。倪瓒的《松亭山色图》《安素斋图》等作品,画面中空亭意象一改四方小亭,融合了长屋的形式结构,形成一种类似亭屋的空亭意象。
(二)空亭意象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单一的亭子形象。单一亭子形象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展现形制有两类,其一为追求精细刻画、极工致的空亭意象。在精细工致的空亭意象中,如北宋燕文贵所画的《大江图》,山间立一空亭,空亭虽小,但亭顶的飞檐微微翘起,静谧的画面中暗含飞动之势。而到了院体画流行的南宋时期,对于空亭意象的刻画更是笔笔精细,力求传神。李嵩的《水末孤亭图》,作品中的空亭意象笔墨精细,除了整个结构的精准刻画之外,亭顶上的装饰花纹同样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这一求形似的风格,与此时的绘画风尚密切相关,所谓“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2]。“不可执华为实”意味着对现实中物象进行精准的再现,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背后的真。也就是说,对空亭意象细致的再现与刻画,是抓住现实中作为物象的空亭,对形似的追求是能够“取其真”的必备条件之一。
另一类为平淡简约、省略细节的空亭意象。在平淡简约的草草空亭意象中,一反细腻表达的风格,以草草几笔勾勒空亭意象,突出简约的特点,平淡中传递真意。简约的空亭意象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因空亭意象体积小,因此省略了细节。如许道宁的《关山密雪图》,画中选择的空亭位于画面中段的岩石之上,因体积较小便简化细节,突出亭顶特点。二是有意选择简淡的空亭形象。艺术家并不缩小表现形制,而是有意选择草草茅亭一般的形象。如李成的《群峰雪霁图》、米芾的《春山瑞松图》,以及曹知白的《松亭图》,三幅画中的空亭皆为茅亭形象,甚至米芾的《春山瑞松图》中的空亭仅用线条勾勒而成。这种草草茅亭意象与每位艺术家的风格追求、心境情感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总之,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空亭意象整体表现为多元的复杂结构,其中包括多种建筑形制的拼接、组合,以及亭与其他建筑形制的融合,形成复杂多层的空亭意象。同时空亭意象又有单一、独立的形制呈现,其中主要分为精细的与简淡的两类。
二、空亭艺术意象的情感表达
艺术作品中的空亭意象与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如苏珊·朗格指出的,“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3]。也就是说,独特的空亭意象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并且与当下的情感体验相匹配。同样,艺术作品中的意象符号既可以指代特定的情感,也可以承载多种情感意蕴的表达。在不同情感与社会背景的影响下,空亭意象中的情感主要分为离别与超越。
(一)空亭与送别的情景相结合,常蕴含有离别怀念之意,映射了心中的悲情与萧瑟。在《说文解字》中“亭,民所安定也”[1]105。以此可知,亭子是为人提供停留、驻足、聚集的场所,实现安定的功能。而原本有人停留的亭子,却被赋予空亭意象,意味着亭中人的离去,进而表现出离别后空无一人的情景。
这种离愁别绪的表现有三类,其一,空亭意味着与他人的离别,如唐代皎然在《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中写道:“饥鼯号空亭,野草生故辙。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别。”[4]9227皎然在亭中送别卢孟明后感叹人走亭空,不知何时相遇,犹如千年分别。这一送别友人的离别愁绪赋予空亭之中,想象为送别后空旷无人的伤感。其二,空亭也是由当下对过去的回顾,对自己的告别。《溪山亭子图》中小小空亭坐落岸边,“戏墨看重十七年,阖闾楼阁荡飞烟。简村兰若风波外,坐对湖山一惘然”[5]348。亭之空,故人不再,物是人非,以今日的忧愁向过去无忧的生活告别,空的状态打破了心中的期许与期望,重归于寂静,原本悲情、萧瑟中多了一分沉寂。其三,空亭意象的空无一人象征与家乡的告别,表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如张九龄在《旅宿淮阳亭口号》中写道:“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4]591日暮时分,独自一人在荒野的空亭中,不禁感慨旅途在外的孤独漂泊之感。这种与世俗的远离隔绝并不只是表现离家旅途中的孤寂感。
(二)空亭之中寄托了艺术家清净脱俗的超脱情感。空亭意象的设置使其调动静谧悠然的自然环境,营造与尘世隔绝的寂静氛围。安静无人的环境会促使其中的人忘记世间的功名利禄,拥有一种非功利的审美观照与品味,是心灵的超脱。这一过程实际上指出,要达到对心灵的净化、超脱,首先要实现身体生理上的寂静感受,进而由身体引向对心灵的解放。例如倪瓒在《春江烟雾轴》题道:“空亭人未至,似与雁相逐。水际白云度,溪边甘雨足。安得暇来游,山中植松菊。”[6]前面先写空亭无人、大雁白云一片寂静的环境,这是倪瓒对外在环境的感官反映。接下来,在和谐无人的环境中,倪瓒在空亭中与环境相融,便是放下心神的遨游,将个人看做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感受二者之间的共鸣与连接。这便是倪瓒主体精神与自然的不断相融,让精神解除枷锁、自由畅游的过程。空亭在此成为了连接了人与自然的纽带,因此在亭中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7]。透过空亭对于周围景物的观察犹如将万物收入胸中,人的精神直面自然并与自然环境相互连接,放下理性分析,在虚静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游目骋怀”,品味自然的自由之乐。
总之,空亭意象可以看作是挥手告别后的离别场所,其中既有对亲人、友人的别离,也有对家乡的思念,更包含对过去自己的回忆与留恋。同时,空亭意象的无人不仅仅是离别的感伤,还可以看作摆脱世俗名利束缚的象征。人至无人静谧的空亭之中,身心融入幽静的自然,与自然万物化为一体,心神畅游。进而能够在小小空亭之中,俯仰天地万物,产生心灵感悟,实现精神的超脱。
三、空亭意象的生命哲思
空亭意象不仅象征着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还是让精神遨游宇宙万物、实现生命超越的窗口。在园林中,常在水边、湖畔置一空亭,在其中所感受到的不再是主体自身,而是在自然环境之中去体悟个体生命。在个体与自然的对比相融中,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反思、打破分别的观物态度,突破有限的个体生命,追求无限精神。
空亭意象作为艺术家主体精神的象征,在广阔宏大的宇宙自然中反思个体生命之价值。亭中不安置一人,空亭便成为一独立意象立于天地自然之间。艺术家假借空亭之形来抒发主体之情,将以空亭意象象征的小我融于天地自然的大我之中。而这一融于天地的过程产生了对超越功利世俗的视野,专注于对生命及人生价值的追问。如倪瓒在《蓬庐诗》中写道“人世等过客,天地一蓬庐耳。……天地一蓬庐,生死犹旦暮。奈何世中人,逐逐不返顾”[5]48。在苍茫天地之间,个人的生命沧海一粟,微不可見。将天地化为蓬庐,外在的功名利禄已然消失不见。孤独漂泊,无依无靠,进而借助空亭反思人生命的脆弱,看到身外的功名与利禄都是短暂的假象,更重要的是回归生命本身,关注个人主体的存在,在天地、生死的范围内思索,包含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空亭意象中人的离场与缺席是对人的有限分别的突破,进入忘我的境界。画面中呈现的空无一人的景象,虚幻的空间包含着对人存在的否定,或者说对人的功利、对立的认知态度的否定。以《江岸望山图》为例,画中远山、近岸、空亭,寥廓空旷,不见一人,唯有空亭向远方的眺望。人的退场意味着改变以我观物的视角,而是以亭观物,切断主客的对象关系,使得艺术家不是对环境的观看,而是存在于环境中,与万物齐同合一。因为只要“‘认识世界的现象一被把握,它就被赋予一种‘浅表的、形式化的解释。这种情况的证据是:在(今天仍然惯常的)主张认识是‘主客体关系的做法中,‘真理却空空如也”[8]。不再追寻眼中的生命呈现,而是用心灵感受生命的真实面貌,既包括个人的生命也包括更为广阔的自然万物。惟有打破人的有限分别,“这才与整个自然、整个宇宙合二为一,‘未始有物,与道同一,这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生命秩序”[9]。
空亭意象小中见大,空纳万物,寂静的画面呈现勃勃生机。从视觉上来看,空亭意象中是安静无人的空白画面,实际上却是由这有限的空白画面照见活泼的生命跃动,而这活泼泼的生命活力一方面归因于观者的生命情感的投入。在接受美学中,“空白”作为画面中的不确定性成分,形成召唤结构吸引观者进入其中进行互动与交流。观者的思想意识的介入会自觉不自觉地带入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想象活动,对画面空无一人的景象进行丰富与创造,体现生命活力。同时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空”具有虚拟性、无限性的特征。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10]。静谧的虚空环境是生命活力的基础,万物万景皆纳于虚空之中呈现。另一方面,空亭中的空白调动画面环境的气韵流动,使得亭中的空旷收纳万物的生命气韵。苏轼曾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11]空旷无人不是死寂的象征,相反却为容纳万景万物奠定了基础。在亭中能够纵览全景,使景物纳入亭中,也纳入心中,并且在空亭意象的调度下,各个意象得以连接,形成具有勃勃生机的画中世界。
空亭意象的创构不仅仅是作为对物象的观察、提炼的艺术活动,也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超越与反思。让象征精神主体的空亭意象置于苍茫自然之中,感受个人的渺小与生命的有限。打破有限与亭相融,突破以我观物的视角进而以物观物,实现物我、主客间的合一。同时,空白无人的画面还能吸引观者情感以及调动画面中的景物,形成勃勃生机的空间。
四、结语
随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山林中的空亭意象越来越突出,这也使得空亭意象逐渐摆脱了过去作为点缀画面背景的附属地位,同时也被赋予更多的思想与情感。对空亭意象的分析包括对其形象的梳理分类、蕴含情意内容的抒发、生命哲理的感悟三个方面。空亭意象是一种统称,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艺术符号,但在实际作品中的形象却千差万别。其中包括多元素的组合亭,表现为与其他建筑形式的组合与融合,还有单一的空亭形象,有精细和简约的区分。除形象之外,空亭意象的创造还容纳着艺术家当下的生命情感体验,一方面是对亲友、故乡、过去自己的离愁别绪,也有深处寂静无人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心灵超越。这种忘我的境界令空亭意象传递出艺术家独特而又深刻的反思,其中有面临广阔无垠的大自然的生命反思和对个体有限性的突破。在诸多反思中追求的是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就是在这空白无人的画面中聚拢万物,使其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5.
[2]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49.
[3]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29.
[4]彭定求.全唐诗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倪瓒.清閟阁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6]朱仲岳.倪瓒作品编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22-23.
[7]李兆洛.骈体文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414.
[8]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11.
[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8.
[10]钱穆.庄子纂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3.
[11]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906.
作者简介:程浩宸,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