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链接:破译经典散文的表达密码
2022-05-25许静逸
许静逸
【摘 要】随着语用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经典散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读和赏析文本,还要巧妙链接生活经验、作者生平、学生习作、课后习题和课外类文等,运用情感共鸣、有“我”品读、对比寻异、深度发掘、广泛联读等策略,感悟经典散文的表达密码,从而在言语实践中运用经典散文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多向链接 经典散文 感悟表达 言语实践
散文是一种写作方式灵活、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因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读来朗朗上口,受到人们的钟爱。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散文占了不小的比例,其中不乏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虽是经典,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却往往只停留在对文章的品读和赏析之上。在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纷纷选择以随文练笔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那么,教师该如何充分发掘经典散文的范文价值,感悟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获得习作的方法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指向语用的散文教学策略。
一、链接生活经验,在情感共鸣中发掘类似场景
散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散文本身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之中,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是散文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算真正读懂了散文。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时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时,发掘出可以进行言语实践的场景。
如《桂花雨》一课,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故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文章寄情于叙事之中,以摇桂花场景之乐来表达思乡情。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外地,为了让学生随文练笔,笔者在教完课文后就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回忆家乡的一种美食,通过写一个场景来表达思乡情。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直接将这个小练笔写成了一篇制作家乡一道美食的叙事文。事情叙述得挺具体,思乡情却体现不出来。学生的练笔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学生根本没有掌握作者寄情于事的表达密码。如何破译这个密码?这还得从课堂教法入手。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思路,在教学“摇桂花”这一段时,先让学生抓住 “缠着”“抱”“使劲地摇”“喊”等关键词句感悟作者对摇桂花的期待之切、参与之乐,然后追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曾有这样期盼、快乐的场景。这样,笔者在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的同时,也为学生发掘了与文本类似的生活场景,为后面的小练笔寻找了素材。链接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后,学生反过来对作者这种期待与快乐有了更深的感悟。作者表现思乡之情没有直接写一句思念之语,而是尽情渲染摇花之乐,越是写曾经摇花之乐,就越能表现出其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其思念之情已流露无遗。发现了这一表达密码,笔者就让学生练笔时也将写作重点放在写制作家乡一道美食的快乐场景上,从多方面写制作时的快乐心情,不刻意说思乡,就已将思乡之情流露出来。
二、链接作者生平,在有“我”品读中搭建情感支架
散文的情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往往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作者在人生中经历了故土离别、亲友离去、生活变迁之后,其自身情感必然产生变化,写出来的文字就必然带有自身经历的印记。所以,教师在教学散文时一定要关注作者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在有“我”的基础上品读作者的文字,让学生在写作时也加入自己的经历变化,这样就为自己的习作搭建起了情感的支架,其情感的表达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如《桂花雨》一课,作者产生思乡情是因为她自中学离开家乡温州到杭州读书,后来又辗转到台湾,大半辈子都身居外地。即使是一样香飘十里的桂花,她和母亲都觉得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因为这桂花没有故乡的味道,没有故乡摇花的快乐,没有邻里间互赠的温情,没有大家一起做桂花制品的欢乐。所以,读着作者弥漫着桂花香的文字,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流露出来的思乡情。作者的生平经历就是课文《桂花雨》的情感支架,当了解了文中“我”的经历,学生自然能品读出“我”的情感。接着,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时,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和心爱之物的故事,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经历的变化,真挚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三、链接学生习作,在对比寻异中学会无痕表达
散文“形散神聚”,其中“形散”就是指題材广泛、写法多样。一些经典的散文虽然没有工整的格式,但要表达的情感总表现得真实自然,要表现的主旨总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的流露,而不是刻意总结。可见,散文看似形散,其实处处紧扣主旨、处处暗合主题、处处蕴含情感。要发现散文的表达特点,对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用比别的,就拿我们学生的习作和课文比,反复揣摩,学生就能发现自己和大作家的差距。
如《珍珠鸟》这篇课文是冯骥才写的一篇状物类散文,全文通过写珍珠鸟逐渐信赖“我”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中有一条非常明显的线索,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珍珠鸟活动范围和行为的变化,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把握的一条线索。学生平日也有写小动物的习作,大多数学生也都会先写小动物的外形,然后着重描写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的活动特点,最后直接抒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虽然文章层次清晰,但是,这样的表达似乎干巴了些,情感的流露也呆板了些,更不要说能像作者那样最后“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揭示深刻的道理了。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在写小动物的习作中更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笔者就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课文段落进行对比,看看作者的表达与自己习作的表达有何不同。很快,学生就发现,作者写珍珠鸟外形不是一开头就写,而是分两处,第一次是小珍珠鸟第一次出场时对它进行粗线条勾勒,第二次在“我”肩上对它进行工笔描绘,观察地点的从远到近暗合了作者与珍珠鸟关系的变化。作者写珍珠鸟不仅是写鸟的活动变化,还写了作者自己在干什么,鸟和人是有互动的,人的一举一动处处体现着爱鸟,而鸟与人的距离逐步拉近其实是人爱鸟的结果。发现了这一表达密码,我们就可将人的情感蕴含在人的一个个眼神、动作、心理活动中,而不是干巴巴地直接表达,文末流露感悟、升华主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通过链接对比,发现了自己习作经验与作者写作经验的差距。这个过程既是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学习表达的过程。
四、链接课后习题,在深度发掘中提升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细读统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饱含着编者的匠心,其中,课后习题就是一个教师要重点把握的课程资源。紧扣课后习题,能够为深度解读课文指明方向。统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特别重视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配合课文设计了一些小练笔,切实让教师在教学时深度发掘课文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真正让课堂转变为以言语实践为抓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学习的课堂。
如《落花生》这一课的课后习题中有一个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这个小练笔就是要学生试着用许地山写《落花生》时所用的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言语实践。作者写《落花生》没有着重写花生的外表、味道和作用,而是深度发掘了花生的高贵品质。那么,我们也可以仿照课文,深度发掘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再联想生活中具有相同品质的人,抓住他们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他们的品质就可以了。
五、链接课外类文,在广泛联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以课文为例子进行习作可以学到写作的策略,但是,语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要丰富语言积累,学生必然要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联读一定量的类似文章。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采用“1+X” 联读教学法,这里的“1”指基于教材内的一篇课文,根据联读主题,加上“X”,即与课文相匹配的一篇或多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与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相比,“1+X”联读教学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容量和阅读空间,通过比较、对照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提高鉴赏力,多角度、多视点地延伸阅读的触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储备。
教师可以根据一篇课文的文本特点,选择一系列课外类文让学生进行联读。如《桂花雨》一课中,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寄存了琦君对故乡太多的回忆。那桂花树上有亲人与邻里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那桂花树上有一幕幕深入骨血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作者借着写桂花,表达了“故土情結”和浓浓的思乡情。学完课文,教师可着眼于课文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拓展琦君的另一篇散文《月光饼》来进行阅读。通过拓展联读,我们发现这两篇文章分别借“桂花”和“月光饼” 来表达思乡情,借不同的物抒相同的情。像这种借物抒情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林红宾的《故乡的云》、郑莹的《家乡的桥》等。这些作家又把满怀的思乡之情寄托于何物?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读读这些课外类文,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几篇类文读下来,学生对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时也将游刃有余。
总之,散文选取的素材非常多样,写作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虽然每一颗都很美,却很难把握。要从这些形式多样的经典散文中习得写作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从多个方向进行链接,运用情感共鸣、有“我”品读、对比寻异、深度发掘、广泛联读等策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散文的表达密码,从而真正将言语训练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