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2022-05-25贲友林
贲友林
【摘 要】学为中心课堂中,教师要做倾听者,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听到所有学生的想法;教师要做指导者,通过指导,支持并促进学生在具体学科内容层面的理解走向深入,支持并促进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教师要做反思者,反思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了,反思学生的能动学习活动是否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教”是否真正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学”。
【关键词】学为中心 课堂 教师角色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即“教”的路子要根据“学”的路子。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强化倾听者、指导者、反思者的角色定位。
一、倾听者:让教师看到学生的真实想法
好的课堂,重视学情分析,且学情分析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对学情进行分析,从倾听学生开始。教师在课堂中常常告诫学生“要听讲”,而教师在课堂上不听或假装听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听讲,但也应与学生一样,做一位倾听者。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给学生做示范,也是“教基于学”的必然要求。否则,不倾听学生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就是睁眼瞎,教学也就如同盲人摸象。
教师的倾听,重要的是要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几乎很难说得清楚,或者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对教师教学意图进行揣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要说“对的”,说那些“老师想要我说的”。即便有不同想法,也不轻易表达。为何如此?因为教师习以为常的“钓鱼式”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只有符合教师预设的想法,才是所谓的“好想法”。不妨回放这样的课堂教学片段——数学课上了大半节课,通常教师会问全班学生: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全班学生此刻会异口同声:没有。教师继续追问:真的没有?学生依然回答:真的没有。教师接下来双眉紧蹙、满脸诧异、语气急促、音量也提高了八度:真的吗?此时,学生会改口回答:有!学生究竟有没有问题呢?为什么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其实,教师是否意识到:在不少教师的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看教师的脸色、听教师的语气、揣摩教师的想法。他们“见风使舵”,说出口的并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而是说“老师想要的”。于是,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但不是教师所要的,所以就保持沉默。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就是我们将各自的想法敞开、在交流分享中学习的地方。只要真的是自己的思考,就是有价值的。教师要促使学生对“错误”进行重新认知,让学生建立“每一种想法都是有价值的”观念。以往,学生一般都觉得错误“见不得人”,该隐藏起来。新认知后应该是:出错了,要弄清楚错在哪里,而不是让对的想法与做法简单地覆盖原先的想法与做法。错误也有价值,出错了留下的痕迹,同样可以成为后续交流的内容。
教师的倾听,要听到所有学生的想法。课堂仅有40分钟,每个学生的想法都要展示出来,显然时间上不允许;课堂,是一位教师与一群学生在一起交流,每个学生的想法都要展示出来,难以在常规教学中实现。要让学生有将想法展示并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绿色通道”。如上分析,就交流的想法来看,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不仅仅可以说对的,也可以说错的,关键是说自己真正所想的。交流那些错误的想法,有助于反衬正确的想法,在对比中加深对正确想法的认识与理解。就交流的时机来看,课堂上可以,课后也可以。就交流的方式来看,口头交流可以,笔头、电话、短信,以及QQ、微信等,也都是可以的。笔者在班级上和学生约定:在课堂上,出于各种原因,自己的想法未能与老师、同学交流,可以在下课后找老师补充交流。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课内不足课外补”。总之,学生有着多样化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师生都了解到,总是有办法的。
二、指导者:让教师的“教”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
“学”为中心的课堂,更多的是展现学生学的行为,而非教师教的表现。“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需求,但这并不代表要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也不等于完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法国心理学家安德烈·焦尔当的最新研究发现,虽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根据事先计划好的进度传授知识的某些方面,而是变成了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身为‘中间人,促进、丰富、创造着学习的条件”,因为“知识从来不是即时获得的……哪怕是一点点知识的掌握都不可能是自动发生的,它需要被促进”,所以“教师都可以有一席之地,可以是创造学习契机的那个人……教师也同样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因为他处在提供高质量材料的最佳位置”。无论如何突显学生学的地位,教学中的“学”都是在教师的干预和影响下进行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并不是只要“学”而忽略“教”,而是让教师的“教”支持学生的“学”,通过更高水平的教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的指导,支持并促进学生在具体学科内容层面的理解走向深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学生想法的互动,可能停滞于“白萝卜炒黄萝卜,還是一堆萝卜”的境地,教师在学生互动过程中的介入指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例如,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学生的互动可能停留于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教师介入指导,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从而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师的指导,支持并促进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学生的想法发生与发展过程来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个别想法阶段。面对学习任务或问题,学生自己思考,拥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二是多种想法阶段。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学生在课外往往是一个人的学习,是个体状态下,相对独立的学习;而课堂是一群人在一起学习,是发生在群体中“他人在场”的学习。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大家通过交流,展示、呈现各自的想法,学习进入多种想法阶段。教师要关注并指导学生大胆、自由地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关注并指导其他学生“听清”“听懂”多种想法。三是关联想法阶段。多种想法同时呈现,学生找寻不同想法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既有对他人的不同想法进行比较,也有把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照。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各种想法的要点与实质,关注学生是否在实时进行想法的对照与比较。通过比较与对照,让不同的想法关联起来。四是拓展想法阶段。经历想法的关联后,学生自己原先错误的想法得到修正,片面的想法得到补充,正确的想法得到强化,单一的想法得到丰富,肤浅的想法得到深化。总之,学生原先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这时,学习也就发生了。教师,不仅要看见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看见自己的学习,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保持监控与省察,即学生认识到“原来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还可以怎样想、怎样做”“现在我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三、反思者:让“教”与“学”对教师可见
“教”为中心与“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两种不同取向的课堂。在课堂中,看见的是“教师”还是“学生”?关注的是“教”还是“学”?课堂,是教师完成了预设方案还是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反思,让教师可见自己的“教”与“学”,克服高傲自大的无感无知、浑然不觉、自以为是。
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进一步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去提升认识:学生在哪儿?去哪儿?如何去那儿?怎么知道学生是否到达那儿?“学”为中心的课堂,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展。
教师要反思学生的能动学习活动是否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有这样一种课堂,教师在课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注重运用学生自学的环节,教师讲授中贯穿学习动机激发、提问、讨论等,但学生的能动学习活动未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正如日本学者稻川三郎所指出的:“教師依然手握着缰绳,学生被操纵着跟着教师走。”这样的课堂,依然是“教为中心”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伴着学生一起前行的过程。有两种样态:一种是教师在前,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另一种是教师相信学生有前行的愿望与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往前走,当学生前行方向出现较大偏差时,教师跑到学生前面引一引、指一指、带一带,然后又退到学生中间,或者在学生的后面,甚至做在路边为学生鼓掌的人。我们的课堂,是哪一种样态呢?
教师要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教”是否真正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学”。以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性点拨与指导为例,是否对学生的精彩想法进行了“放大”?是否对学生表达不清作出了明晰补充?是否对学习内容中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了聚焦?是否对学生学习中疑点、误点进行了关注?是否凸显了对“方法”的提炼、“思想”的感悟?如是反思,一句话,“教”是否是为了更好地“学”。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不是将“教”强加于“学”,不用“教”的活动代替“学”的活动,不会让学生学习被动地依附和服从于教师,而是因学而教、以学定教,基于学生的现实,引领和指导学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不是因“教”而发生;但“学”,是因“教”而更好地发生。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需要看见“学”,也看见“教”。反思,有助于教师走出迷思,远离教学套路,谨慎地对待学生的学习。
总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师与学生和“教”与“学”相互配置、协调统一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角色定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