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二级分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探索
——以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分党校为例

2022-05-24陈楚敏欧阳玮胡益慧彭鹏生

教育观察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党校培训班党史

陈楚敏,沙 敏,欧阳玮,胡益慧,彭鹏生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工作。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是高校党的建设及培育高素质党员队伍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对党校工作与党校教育培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党校紧扣时代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建育人模式,培育出高素质强国人才。

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人文学院分党校密切结合新时代发展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发展对象教育培训为突破口,在总结过去十几年来开展培训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教育培训思路,打造“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并开展了实践探索。

一、分党校:由“1+5”到“1+5N”的高质量培训模式

我校人文学院分党校目前开班共32期,培养了28期入党积极分子和4期发展对象,有着超过15年的办班经验。2017年,我校人文学院分党校对1—2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出传统课堂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培训课程形式单一、教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有待改进等不足,探索出有效的改良方案,并从24期起探索推行“1+5”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践模式(图1)。该模式的基本架构保留传统模式的优良部分,并在考勤制度、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其中,“1”是指专题课堂,“5”是指“五个一”教育实践,即“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并撰写观后感、共读一本红色书目并完成导读文案、采访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并进行专题报道、参与一次学院党建活动、手写一篇党课学习心得”。[3]“1+5”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推行,充分提高了学员的活跃度,注重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校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与推广效果,曾获评校级“书记项目”(示范项目)。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对标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最新要求,我校人文学院党委结合学校要求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将教育培训对象由入党积极分子延伸至发展对象,并在总结往期优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1+5”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践模式,对培训班的教学内容、培训方式、评价制度、管理体制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探索,打造了新时代“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图2)。

图1 “1+5”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践模式

图2 “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

二、构建“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

“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以“一个发展对象培训班”为主要载体,从“学、讲、行、联、评”五个层面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培训,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内涵

(一)学:学百年党史,淬党性修养

培训班采取专题学习、阅读观影与基地参观三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先辈智慧,淬炼党性修养。

1.开展专题学习,汲取党史营养

专题学习是培训班开展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和专题党课。学习内容紧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主题课程与专题讲座。

2.浸润红色经典,筑牢党史教育

培训班结合各学院“红色经典”教育活动,采取结合阅读与观影的形式,组织学员开展“党史天天读”与“共赏红色电影”活动。“党史天天读”要求学员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并每日抄写1则好句好段,坚持抄写21天;“共赏红色电影”要求学员集体欣赏1部红色经典电影,并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参观红色基地,赓续精神血脉

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培训班组织学员前往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员通过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学习活动,并在党课上以幻灯片、视频等方式交流和分享实践成果,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红色情怀,赓续精神血脉。

(二)讲:讲红色故事,承红色基因

培训班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红色讲解员”角色,围绕党史学习、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等主题,以讲“四史”、说“三学”和品诗文为抓手,鼓励学员通过“说”和“讲”的方式传承与传播红色文化,延续红色基因。

1.讲“四史”

“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员通过讲述“四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可以全面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光荣传统与宝贵经验,培养历史眼光,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贯通起来。

2.说“三学”

“三学”是指学文化、学精神、学人物。学员结合本地或学校的红色文化资源,找寻当地的历史文化、革命人物和红色精神等,在课堂上分享所学的相关事例与心得感悟,讲好具有特色的红色故事。

3.品诗文

学员以红色经典诗词为学习素材,通过品析诗词的创作背景、革命精神等,感悟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与伟大精神,并在课堂上分享,这样学员可以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爱国爱党养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部分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品诗文”的部分篇目

(三)行:做可为之事,当实干青年

培训班依托多元化实践平台,鼓励学员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竞赛等途径参与社会实践,争做为民办事、创先争优的实干青年。

1.服务群众办实事

培训班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作用,引导学员参与社会服务,包括“防疫知识宣传”“饭堂防疫志愿服务”“防疫云志愿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为群众办实事,涵养实干担当精神。

2.以赛促学创价值

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是创新发展对象教育培训形式的积极有效方式。培训班组织学员参与党史知识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等竞赛,引导学员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对百年党史、红色文化的认识。例如: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可以使学员在备赛与竞赛的过程中加深对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把握,以赛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进;参与“互联网+”大赛(红旅赛道),学员组成“红色实践队”,围绕家乡红色资源,包括红色历史文化、伟人榜样等进行主题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员可以加深对当地红色文化的理解。

表2 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小组申报“互联网+”(红旅赛道)项目部分选题

(四)联:联结促成长,先锋领前行

培训班开展“两联两带”结对活动:一方面,发展对象联系优秀教工及学生党员,向先锋模范看齐;另一方面,发展对象对接1个班级和1间宿舍,带动身边同学,促进共同进步。

1.紧随优秀党员,汲取奋进力量

培训班开展“1+1”两次联系活动,要求学员组建一支“党建红锋队”,以“两优一先”“十佳师生”“立德树人标兵”“星级党员”等先锋榜样为采访对象,完成对1名优秀教工党员和1名优秀学生党员的采访,在交流中汲取奋进力量。

2.密切联系班级和宿舍,发挥带头作用

为落实“1+1”两件实事,培训班要求学员密切联系1个班级和1间宿舍:一方面,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带动同学积极奋进,共同打造“优良学风标兵班”;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宿舍管理,成为“生活榜样”与“卫生监督员”,努力打造“文明宿舍”。

(五)评:评优秀学员,扬榜样精神

培训班采取多维评价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最终评选出“优秀学员”与“合格学员”,并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以评促学、以评促建。

1.评选优秀学员

培训班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考勤情况、实践成果、考试成绩、学习强国积分等多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定性定量考核,最终根据综合成绩评选出本期“优秀学员”与“合格学员”。“优秀学员”名额占全班总人数的10%。

2.表彰先进榜样

秉承“争先创优,表彰先进”的工作原则,培训班会在每一期开班前对上一期的“优秀学员”进行表彰与宣传,以扩大教育培训活动的影响力,激励更多的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向“优秀学员”看齐。

三、“1+5N”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育人高质量模式的实践成效

培训结束后,为跟进培训效果、了解学员反馈,研究组对分党校培训班的培训效果及学员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面向培训班学员发放问卷278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班总体较满意,评价为“很满意”及“满意”的人数超过90%。学员对培训班的前期设计、学习内容和培训形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与评价情况,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征。

(一)培训前期设计:项目设计充分、全面,学员满意度高

培训班的前期设计主要是指对教育培训项目的整体设计,包括党史专题学习、红色经典阅读、品读诗词赏析和联系优秀党员等项目的设计。调查显示,对于培训班的前期设计,有58.63%的学员评价为“很满意”,32.01%的学员评价为“满意”,无“不满意”及“很不满意”的评价。与此同时,从“培训班中印象最深的课程或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学员印象最深的课程或活动集中在“党史学习”“红色经典学习”和“采访优秀党员”活动上。可见,培训班充分、全面的项目设计受到了多数学员的肯定,“1+5N”模式下的培训项目得到了学员积极的反馈,学员整体满意度较高。

(二)培训内容及形式:教育培训多渠道、多样化,满足学员多元化需求

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班教学内容及形式总体较满意,有58.63%的学员评价为“很满意”,32.01%的学员评价为“满意”,并无“不满意”及“很不满意”的评价。在“学员喜欢的培训形式”的调查中,有超过50%的学员选择了“专题学习”,选择了“红色经典阅读”“品读诗词赏析”等形式的学员均超过55%,还有近70%的学员选择了“联系优秀党员”的形式。由此可见,从“学、讲、行、联、评”五个方面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拓宽了学员学习的渠道,满足了学员对多元化学习内容的需求和多样化培训形式的期待,“1+5N”模式下的培训内容及形式得到了大多数学员的认可与肯定。

四、未来展望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二级分党校发展对象教育培训需紧扣时代发展需求,与时而进、因势而新,持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培训形式。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党校”培训形式逐渐兴起,推动着党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我校人文学院分党校将持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发展对象培训方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优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深度结合线下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融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于一体,如利用网络VR新技术开展线上参观红色基地活动。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培训班仍存在的课程时长调整不够灵活、户外实践时间不够充足等问题,继续改进授课模式,使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培训形式更具灵活性,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与课堂相补充,切实提高分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党校培训班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培训班组图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画画培训班
荒岛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