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字看书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24沈瑾瑾
沈瑾瑾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一、引言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既代表了口语系统中的音和义,又代表了书面语系统中的形,因此,汉字教学包括认知和书写两个方面。教学上,认知汉字的教学方法丰富,有围绕汉字要素展开的传统方法,如李香平在《汉字教学中的文字学》中阐述的字音、字形、字义、文化四个板块的识字方法[1];也有降低认知难度的趣味方法,如看字画图法、语音模拟法、体态识字法、游戏拆字法、“六书”造字法等,兼顾了字形演变和汉字的图示性,减少了留学生畏难情绪,使其充分认知汉字。而书写汉字的教学方法以描红、临摹为主,教学时间少,甚至有教师主动降低留学生书写汉字的要求。相较认知汉字而言,书写汉字的教学确实常常被忽略。
对于留学生来说,认知汉字的学习策略五花八门,一般使用的方法包括重复抄写、形象联想和反复复习。[2]这些方法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帮助留学生加强整字记忆,但难以减少笔画部件的书写偏误。书写汉字是再现汉字的输出过程,“顺利完成书写过程需要具备字形识别和书写技能两方面的基础”[3],是“教”与“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环节。马明艳在留学生的个案研究中发现,学生对字形的关注与汉字构形的组合层次呈反比。[4]安然长时追踪了不同国家留学生的书写过程,从多元认知的角度探究了留学生先关注到整字再关注部件和笔画的原因。[5]正是认知顺序和汉字要素教学顺序的差异,导致留学生忽略了处于汉字系统底层的笔画。
从“教”和“学”两方面来看,书写汉字的情况都不太乐观,尤其是笔画部件方面。如何改善书写笔画部件的教学,使留学生在书写整字之余加强对笔画和部件的关注,是汉字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书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书法教学能提高留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记忆和书写能力,但书法是如何推进汉字教学的,答案却比较模糊。上文提到,汉字教学包括认知汉字和书写汉字,书法运用点画线条交叉构建书写的特点非常有利于辅助书写汉字中的笔画部件教学,可从书写技能和字形识别能力两方面提高留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一)加强留学生的笔画走向意识
“笔向的规范与否对汉字成品正确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折笔其次,顺序影响不显著。”[6]笔向的规范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方面,刚好和书法的基础练习吻合。练习书法时笔画的书写速度慢,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思考,有利于产出正确的汉字成品,促进书写技能的提高。
(二)提升留学生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
书法教学在笔画部件组合中显现的避让、穿插、呼应、连贯等规律能督促留学生思考汉字组合的共性,并运用到书写实践中,减少汉字结构上的偏误,提升书写技能。
(三)强化留学生的书写顺序观念
汉字书写顺序基于两个原则:“一是向心书写的省力原则,它决定了每个笔画和整字的下笔在远,抬笔在近;二是两点之间直线最近的省时原则,它决定了相邻两个汉字中,前一个汉字的最后一笔在右下,后一个汉字的第一笔在左上。”[7]书法练习能让留学生明白书写原则,从而强化书写顺序的观念、增强书写技能。
(四)帮助留学生识别易混淆的字形
“在书写错误中错字比别字多,但随着识字量增加,被试汉字书写中的错字错误减少,而别字错误增多。”[8]错字是因笔画部件或形体错位而产生的,可通过提高书写技能改善;别字主要是因缺乏字形识别能力而产生的,书法中有字形演变的过程,有利于留学生了解字形演变和字义,分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部件,提升字形识别能力。
(五)提高留学生的汉字构形意识
留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汉字输入训练,才能形成汉字构形意识,即字感,从而顺畅输出汉字。王建勤做了汉字部件识别自组织模型的汉字构形规则认知效应的模拟研究,发现“汉字字形特征的获得是通过频次效应来实现的。汉字习得是一种‘受频次左右’(frequency-biased)的习得过程”[9]。书法的笔画部件循环练习和有意义的讲解输入凸显了汉字的局部特征,巧妙利用了字形识别的频次效应,给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汉字特征信息的输入环境,进而提高了其字形识别能力。
三、“福”字的汉字偏误情况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可以检索出615条含有 “福”字的语料,偏误语料共159条,其中汉字偏误157例,占总偏误语料的98.74%。由此看来,“福”字是典型的汉字偏误,而“福”也是中国书法具有代表性的汉字,故本研究以“福”字为例,探讨书法在笔画部件教学中的运用。
留学生在使用“幸福、有福、口福、福分、丰富、富有”等词语时出现了大量汉字偏误,常把“福”和 “礻”“礻畐”“衣”“畐”“富”“副”混淆在一起,说明留学生对部件“畐”的字形印象深刻,书写时却受笔画、音近字、形近字的影响,混淆相似的笔画和部件,用“畐”和其他部件随意组合,无法正确写出汉字成品。
第一种常见偏误是应当写“福”而写错的偏误。“幸福”一词较为突出,偏误次数为75次,占总偏误的47.77%。常见错误为舍去部件“畐”、把示字旁写成“衣”字、把“畐”和“申、刂、宀、巾”组合在一起、在偏旁上加勾、笔画粘连不清晰、点横不明确、部件形态模糊、用拼音代替汉字,如图1所示。这类偏误说明留学生对“福”的整字有印象,但书写能力和字形识别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正确再现笔画部件的细节。以下句子和图1是部分偏误实例,[]中是偏误部分。
(1)但是有些人对他们幸[礻]是钱。
(2)我不去旅行但我对我的家人很幸[衣][畐]谢谢。
(3)我的家庭是幸[副]的家庭之一。
(4)常常说:“成绩不能代替幸[富]”。
(5)如果我会写自己的音乐我是在[xing][fu]的人在世界上。
图1 留学生“福”字的书写偏误
第二种常见偏误是不应该写“福”而写了“福”的偏误。“富人、富有、富裕、丰富”的“富”经常被误写为“福”字,有27例,占总偏误的17.20%。这主要是因为“福”和“富”的发音相似,差别只在声调上,容易导致记忆偏差。同时,二者的词义也有相似之处。《诗经·大雅·瞻卬》中有“何神不富”之句,“富”即“福祐”之意;《释名》中也有“福,富也”的表述。在现代汉语中,“福”含有“利益”的意思,“富”含有“财产多”的意思,属于同一范畴的褒义词。这类偏误产生的原因除了书写和字形识别的问题,还加入了字音的影响因素。
(6)我想我的丈夫无论是穷还是[福]也一定陪着我一起走过。
(7)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增加,[优]其是[福]人的增加
(8)但GDP不是完整,它没有变人们生活的[福]有情况
(9)现在全球有很多发达国家,还有[福]裕国家。
(10)我经常吃这样的菜,因为很可口,而且营养很丰[福]。
从国别来看,韩国留学生的偏误语料高达58条,占“福”字偏误语料的36.94%。事实上,韩国留学生大多注重写作训练,语料充足,但也存在“福”字偏误。这表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并不一定具有优势,也会因字形识别能力不强而出现偏误。
四、书法在“福”字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笔画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教师运用毛笔示范“丶”的行笔,提问学生起笔、收笔方向,让学生练习。教师书写撇和捺,与点做对比,强调笔向是从左上往右下。
第二,教师示范“一”的行笔,学生观察笔画方向、倾斜角度、粗细变化等细节,写下从左往右的书写轨迹。教师再写“二”“三”,学生观察横的变化,并总结“二”“三”的字形呈三角形、“一”进入汉字时长短发生变化。
第三,教师展示竖画“丨”,请学生猜行笔过程,再示范。学生自由组合“一”“丨”,用毛笔写在纸上,说说组合后笔向是否变化、笔画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教师总结:在各式各样的作品中,笔向和笔画形状总是统一的,这是书写汉字最重要的一点。
(二)部件教学中的运用
从字符分工角度看形声字的部件教学,与形声字同音且常用程度高的声旁字可先行讲授。[11]“畐”是“福、富、副”等混淆汉字的声旁,表音规律明显,故可先教声旁,再教形旁。可见,书法教学不仅要练习部件书写了解搭配方式,还要展示声旁的演变过程和形旁的基本含义。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在学生思考“畐”“礻”应如何组合后,教师展示“福”字演变过程,示范楷书“福”,并告诉学生为适应左窄右宽的字形分布,“示”发生形变被简化为“礻”,给“畐”留出空间。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部件书法练习。
(三)注意书法艺术对汉字教学的影响
为达到极致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效果,书法创作经常会改变汉字形态、违背书写规则,就像百福图中的“福”字,其造型不一、字体不同。为避免书法艺术对汉字教学的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区分书法教学和书法艺术。教师应明确书法在汉字教学中不占主导地位,旨在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加强留学生对笔画和部件的关注,减少汉字偏误。书法教学应使用楷体,以教授基础笔画部件、书写练习为主。“福”字书法创作属于书法艺术,旨在展示书写者娴熟的书写技术和创作新意的,不适用于学习汉字的范本,在课堂上不宜过多涉及书法艺术,避免留学生产生疑惑。
五、结语
书法是承载着汉字和文化的瑰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福”字为例讨论了书法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书法让留学生体会笔画的走向和笔画的生成性,进一步理解部件的演变和组合方式,减少汉字偏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汉字为主,书法为辅”的教学理念,做好汉字偏误调查,具体可以采用发现式的书法教学方法,但也要注意书法艺术对汉字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