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能力提升探究

2022-05-23冀秋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双师型学前教育

冀秋阳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陆续出台文件,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能力显得十分关键。研究以广东省A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学前教育;能力提升

为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多元办学等制度,国务院于2019年1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首次提出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国家强调大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可见随着教育的发展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能力显得十分关键。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面向幼儿园、幼教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等各类学前教育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师、保育员等岗位工作,具有从事幼儿教育、保育、管理工作能力,良好师德及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下面以广东省A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发放教师调查问卷、电话访问教师、现场访谈行政管理人员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和实现路径。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双师型”概念模糊

由于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至今仍为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呈多元化的特性。有研究认为“双师”是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结构”教师;有研究认为“双师”是拥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所需能力的“双能”教师;也有研究认为“双师”是持有高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概念存在模糊,58.3%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除了高等教师资格证外还应拥有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证书,比如奥尔夫资格证、蒙台梭利资格证等;8%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除了高等教师资格证外还需拥有与非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证书,比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证书等。可见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指的是获取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教师缺少时间与精力提升“双师型”技能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规模逐步扩大,教师数量未能同步增长,导致教师们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双师型”技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4.9%的教师认为平时的教学与科研已经很忙了,工作任务繁重,缺少时间与精力;12%教师认为职业倦怠感愈发严重,根本没有动力再去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自己不但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也是越来越重,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的部分管理工作和面对各式各样的检查任务。

(三)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机制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专业标准仍然是空缺,虽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给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依旧没有颁布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也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所需具备的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做出明确规定。管理层针对如何培养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也存在争议,是鼓励教师考取相对应的职业证书还是鼓励教师进入幼儿园/早教机构学习还未有定论。比如教务处统计教师发展数据平台申报时,认定“双师”的标准是获取相对应的职业证书;人事处统计的教师社会实践中,关于“双师”的标准是去幼儿园/早教机构实践一定的天数。因为没有依据,院校管理层对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工作推进目前仍停留在政策精神传达、书面文件下发当中,缺乏实质性进展。

(四)院校聘任、使用校外技能人才的机制僵硬

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培养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可以说是职业院校的“刚需”。然而如何吸引校外的人才来职业院校任教成为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之一。兼职教师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具备双师结构型的队伍,兼职教师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但目前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引进校外技能人才进入学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些院校规定兼职授课教师须具备中/高级职称,兼职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来授课等。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原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出了“双师型”教师是指:职教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性教学,是工程师或技师。所以首先要明确“双师型”教师不是表面含义的“双证”教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该指的是具备高等教师资格,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过硬的个人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全能的教师,同时视培养过硬的“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己任,而不是过分强调个人的“双师”资格,不是为了追求这样的身份和资格而学习与教授和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夠对个人素养有一定的提升。

(二)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成长动机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首先学校层面应优化教师的教学、教研环境与出台激励机制。其次应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方面增加双师型所占比重,出台激励“双师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配套制度。再次需把教师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充足的精力去加强自身“双师型”技能;同时应搭建平台,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与能力,成为“双师”;最后通过榜样示范/激励、引导教师将教育理念与“双师”技能相结合。

(三)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与体系。培训应从传统的应付考证需要或就业上岗需要的“填鸭式”培训转变为真正有利于教师长远发展的周期性培训。从单一的“专家讲座”或“教师队伍教研”发展成互动型的实地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引导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成“互帮小组”,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实践等经验的传授,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不同的指导。

(四)灵活聘任、使用兼职教师

在兼职教师的聘任、使用上,应该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在兼職教师的聘用上,可以参照其工作资历,可以把兼职教师分为兼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实行分类管理,承担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兼职授课和指导实训等不同教学任务。在兼职教师的聘用上,高职院校可以实行弹性灵活的教学时间安排制度,在晚上和双休日安排课程,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提供便利。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到 2023 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 50%, 遴选一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正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拓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路径,构建“双师双能”教师培养体系,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校级教师发展专项课题“‘1+X’证书背景下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路径分析—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21ZX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0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0/23/content_5443983.htm

[2]新时代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03):55-58.

[3]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J].人力资源开发,2022(03):18-19.

[4]双师型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的实践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21-23.

(责任编辑:洪冬梅)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双师型学前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