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关键地位探析

2022-05-23潘女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

潘女蓉

【摘要】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课堂为辅助手段,实现了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能塑造具备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一、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意义

(一)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具有文明的基础象征。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在课堂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语文学客的优势,能够强化学生德育教学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教材文化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做人,会做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语文学科中蕴藏着许多人生道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所以,基于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中,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大概内容,表现山野老农的崇高精神之外,我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让学生明白“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学生在诵读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外青山楼外楼”等诗句后,透彻理解了“老农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了无限扩张”的文本意思。渗透语文教学,学生明白了人生的价值观是奉献!是无私!更是用生命守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二)利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学,其核心强调的是人的品质培养,教学的关键就是抓住德育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语文作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流技能,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教学环节。在着力展现课本故事魅力的同时,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综合德育水平。例如,在进行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学弈》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德育重点,从学习态度入手,探讨“态度决定一切”的含义。在对全文进行了解后,学生明白学习任何技能本领,只有专心、认真才能学得到,态度不好,就什么都学不到!语文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要渗透德育教育,如:“学如逆水行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能起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新定位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泱泱华夏,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方面的思想,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这些道德伦理方面的思想,是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素养以及道德水平非常重要的措施。学生不但要能够担当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任,同时也要让传统文化帮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到一起,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传统文化,并且要充分地使传统文化能够在德育教学当中有所渗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得以发扬。

(二)架语文教学之桥,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德育的动力源泉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和德育相关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主流,而对德育相关的教育作用,以及和德育相关的影响作用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正是因为有了德育的滋养,学生的成长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例如,在《马诗》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我适时渗透了道德教育:想有一番建树的李贺多盼望能遇到他人生的“伯乐”,因而有了“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感嘆,孩子们也非常希望能得到自己的“伯乐”,而老师愿意自己就是你们的“伯乐”,能发现你们的优点,改正你们的缺点,扬长避短,让一匹匹“千里马”驰骋于更加广阔的疆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我的真诚的话语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掌声中,孩子们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一举多得,教育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话语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建立德育教学环境,用经典名句温润孩子的心灵

德育教学环境应尽量结合实际生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我用经典名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用效果。例如,在进行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匆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学习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让学生搜集关于相关的经典名句,让他们懂得时间的宝贵。孩子们会找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年易老学难,一寸光阴不可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内容上,我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科书全面融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如惜时如金, 知书达理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探讨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素材相结合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文本,其中承载着大量的知识。教科书能够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极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同时将传统文化和教学素材相结合,在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资源一定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够获得继承以及发扬,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小学德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理性认知,同时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积极的道德习惯,从而弘扬传统道德,成为一个拥有道德修养的人。

(二)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具体实践

小学的德育教学并不只是在课堂上就可以彻底完成的,教师需要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情感上的熏陶也是非常必要的。人们的思想道德很有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校园文化的氛围能够更加积极。

四、寄望

小学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在教学环节要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怀培养,将课堂与生活相连,拓展学生学习范围,展现语文文化魅力,完成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在社会活动当中拥有更多的责任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特约编辑:罗良英)F5B7A8B2-699B-45A0-82A6-CC166CFFC07D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