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实践运用
2022-05-23韩晓丛
韩晓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也是最好的教学老师,其实兴趣本身是一种情感催化剂,它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所以如果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有效应用兴趣化教学,将会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化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兴趣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文就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实践运用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以及提出了实用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田径教学;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一直都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在小学田径运动中使用兴趣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且该项教学方式也应该被校区各个教师引起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及时的实施兴趣化教学,且在加上日常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并不能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导致学生在上田径课时无精打采,甚至有的学生对田径课程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存在,就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也不愿意全身心教的一种情况,因此在田径教学中引用兴趣化教学是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目前小学田径教学状况
(一)教师对田径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在实际的小学田径教学中,有很多的体育教师还是沿用之前的教学观念,并没有把兴趣化教学放在教学中,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认为体育只是学生的一种副科,且在所有的副科中,体育教学也是排在最后的位置,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的田径课程就是让学生按顺序的跑步,然后再进行自由活动。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在加上学生也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导致小学田径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影响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素质发展,也阻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
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兴趣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电子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的小学生已经被智能设备拴住了双腿,不喜欢运动,在加上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也是简单的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由训练,并不能引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有的教师认识到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在田径课程上进行简单的积极引导,这样的效果具有很强的短暂性,并不能起到持久的作用,只有长期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进入田径课堂,爱上田径课堂。
(三)教师专业能力较低
小学的体育教学主要还是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很多学校并没有匹配专业能力强的体育教师,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学生的体育课程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由于师资力量的不匹配,很难在田径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在加上教师本身没有专业能力的支撑,日常的教学方式也是停留在传统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达到现在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无法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同时也是牵制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重要因素。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首先从自身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体育知识,学习符合现代教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小学田径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田径兴趣化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
体育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自己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随之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认认真真的带领学生进行田径运动,讲到重要的运动技巧时,要进行标准的示范,通过自身的展示带领学生进入课堂,从而顺利展开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上课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项目,很多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游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游戏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增加游戏性质的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课堂疲劳,也能提高學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
(二)引入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田径运动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课程,其也是一种帮助学生塑性的健身运动,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田径课程的时效性和持久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其实小学生对于体育这种含有运动性质的课程并没有很大的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不但不会产生兴趣还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所以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和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田径认知,打消学生的消极心态,让学生真正的进入田径课堂。例如可以在田径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一些田径方面的名人名事,在学生的心里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利用榜样的力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教育的改革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随之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也开始受到学校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应用兴趣化教学,小学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准,可以定期给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也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实质性的田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请教,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三、结束语
想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本身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同时从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学生在田径课堂中能够真正体会到田径的魅力,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优质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有趣的田径运动建立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梁安庆 . 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实践运用 [J]. 田径 ,2021(01):71-72.
[2] 葛蓉 . 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J]. 田径 ,2020(11):60-61.
[3] 俞炼明 . 增强体质 , 均衡发展——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J]. 田径 ,2021(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