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习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22-05-23刘春娣
刘春娣
摘要:创新是关乎民族事业的进步,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当前创新的关键在于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入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当下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语文是开展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能力已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小学生在习作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下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不仅降低了小学生参与习作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创新意识,对于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小学语文新课改要求中提出,习作是通过文字对内心情感表达以及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实现自我认知与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创新习作能力是对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是对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语文习作不仅能体现出小学生的个人写作能力,由于思想观念、人生阅历及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小学生习作能力与成年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文章的结构、形式与思想具有非常高的雷同性,在习作中所表达的内容背离了其生活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的习作内容非常普遍。因此,为有效地转变小学生习作出现的不良现象,强化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的能力需要早日提升教学日程。
一、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小学生习作的作品是对其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或现象产生独立见解的产物。这种习作的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小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创造性特点,没有时间上的制约和限制,也不会只有等到作文写作时才会出现习作的冲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走向更为丰富的课外生活之中,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人生阅历,进而增加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素材积累。若是将小学生习作的空间都设定在课堂之上,不仅抹杀了小学生习作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小学生出现为了习作而习作的不良现象。因此,在习作课堂上,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将写作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创新能力。
二、挖掘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习作资源,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的挖掘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习作资源,并传授小学生自主发现习作资源的方式与方法,这样才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创新习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当小学语文教师向小学生讲述《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以通过声情并茂朗读的形式,激发小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观看文中插图的形式,设计出邱少云在火堆中的内心活动,以及想要表达的语言,并通过文字的形式用一段话概括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于文章学习的认识,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创新习作的能力。
三、冲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简单的说,发散性思维就是指将某一种事物或现象为出发点,然后通过全方面、多视角的形式引入问题,从而对相关的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是设定统一的题目,使小学身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习作的素材。如将习作的题目设定为《我的爸爸》,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爸爸的性格、外貌、兴趣爱好及工作等方面进行描述,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掌握习作的技巧。其次,设置同一种素材,要求从不同的立意,或题材出发进行习作。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师设定了同样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习作的中心思想,从而导致其习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内容雷同的现象。因此,为转变小学神习作思维模式单一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习作引导,使其从不同的层面对习作内容进行创新。
四、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的热情
创造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想要有效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内心情感活动,增加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为其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场景再现,音乐渲染及角色扮演的形式,丰富语文习作教学的内容,通过建立平等、和谐与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对于习作创新的热情,从而实现小学生被动习作向主动进行创新习作的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的意识,提升小学生创新习作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是一个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积累和沉淀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习作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小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并最终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的发掘培养小学生创新习作能力的各种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式,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习氛围,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新霞.双减环境下农村小学生叙事文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2):13-15.
[2]高国玲.利用课堂小练笔培养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2021(48):5.
[3]周淑红.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1(11):36-37.
[4]徐福玲.“多元练笔”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教与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0):33.
[5]陶维秀.以习作能力为基点的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创新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2):51-52.
[6]金昂. 小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对语文习作学习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20.DOI:10.27439/d.cnki.gybdu.2020.000486.
[7]杨媛媛. 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D].江南大学,2020.DOI:10.27169/d.cnki.gwqgu.2020.000677.
[8]常红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方式解读[J].中华辞赋,2019(08):56-57.
[9]孙慧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10]黄金金.小学作文指導教学的模式创新——小学生习作中的“意义”和“意思”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8(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