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2-05-19鲍道芳
鲍道芳
摘要:在现代基础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数学课程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所要重点思考的教学。初中数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外,由于初中生在数学基础上存在差异,无论是学生的课程知识理解方式还是课程基础都有不同之处。那么推动初中数学课程创新,就需要教师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数学课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很多数学思维不足的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困难。这种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信心。此外,教师统一的课堂讲解式教学活动导致数学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因此,创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共同体,并应用针对性的课程方法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是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分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从教学问题和教学公平两个角度思考数学教学的创新内容:首先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集体学习能力的发展,重点在于学生对相应课程知识的掌握效率,以及形成针对性的学习思维,以确保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思维和方法上的相互印象。教育更公平主要是指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课程能力,对学生进行课学划分,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教育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考试成、数学课堂表现等等对学生进行三层划分,首先对学习成绩优秀并且数学基础较高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等级,这个等级的学生往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自主拓展探究;将成绩中等并且学习态度端正、创新能力不足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等级,这个等级的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数学思考,并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但是本身缺乏拓展学习的意识。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重点关注。在整体的学生层次划分过程中,教师要根据1:2:1的比例,保证自身制定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的方式,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开展内容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
组织初中数学课程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结合课程主题为学生布置项目性的学习任务,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数学竞赛活动等等,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证明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在为学生划分不同层级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我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都知道三个内角和边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那么在实际的证明过程中,我们要判定两个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将所有的邊角都证明出来呢?”“在判定两个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六个边角要素中的几个边角要素呢?”“请小组成员判定两个全等三角形,看看哪个小组的所探索出的判定方法最多。”通过为学生布置相关课堂探索任务的形式让各学习小组在实践中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系统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构建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从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将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知自己的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课程知识时,在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巡视课堂,对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指导,及时点拨学生的个人思路,同时了解学生的具体讨论内容。在学生讲解完本小组的证明方法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小组学习。其次,除了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评价之外,也要组织不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评价,分析个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评价模式的有效创新。
结语:
综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个人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上都在快速发展。但是在当前很多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对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内容理解不足。那么,教师要的构建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共同体,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并设置创新性的小学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江洪.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3):64-65.
[2]王永锋.初中数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2022(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