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茶酒卷
2022-05-18田彤
田彤
在古代,饮与食是不分的,饮有时包含了食,食有时也可以替代饮。到了现代,饮食中的“饮”与“食”各有所指,“饮” 指喝水、酒、茶等饮品,后者指吃饭、饼、肉、菜、果等餐食。
中国饮酒,自上古时期便已开始,经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等多种多样的酒品。中国饮茶同样历史悠久,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历经朝代更替,在清代最终形成六大基本茶类。到了现代,我国的饮品种类已经十分丰富,除了茶、酒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饮料,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文化。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饮”文化已经成为与“食”文化并列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中专门设立了“饮料茶酒卷”。本卷关注的主要内容是各种饮品在人们饮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大家绘制一幅中国品饮风俗的场景画。
茶膳
是将茶作为原料,加工制作成的菜肴、点心、粥饭等食品,是食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
沿革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从鲜叶咀嚼,到生煮羹饮,再到现代的散茶清饮。茶叶作为饮料大兴后,食用相对减少,但在不少地区和民族中,仍保留有吃茶的习惯。茶叶可食,营养物质丰富,又兼具药用功效,同各种食物组合能提高其营养和保健功能。几千年来,茶的食用方法不断创新,陆续出现各种茶点、茶菜、茶饮。20世纪90年代,茶膳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茶的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种类
分为食、肴、汤、点和酒。食,是主食,如茶叶馅饺子、茶泡饭。肴,即菜肴,如龙井虾仁、毛峰蒸魚、铁观音炖排骨、茶火锅等。茶汤与茶粥,是以茶烹调的汤和粥,如茶汤龙井捶虾汤、银毫清汤燕窝等;粥,有红茶紫米粥、糯米绿茶粥等。点,指点心,如茶叶羊羹、抹茶卷等。酒,指酒水,包括茶酒和茶饮料。茶膳是中餐中的特殊膳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特点
有五大特点:第一,搭配巧妙,茶膳制作时,茶叶与食材的搭配设计充分考虑两者的色泽、味道、性质,使茶与食材搭配相得益彰,味道巧妙融合,装盘造型美观。第二,选料精细,制作茶膳时,不论何种茶叶,均选用中高档茶入菜,确保菜肴的香气和口味。第三,手法讲究,善用每种茶的特性,茶叶或茶汤的用量至关重要,用多了,菜会苦涩,用少了,又显不出茶的香味。另外,由于茶叶自有去除食材腥味和异味的作用,在烹调时不放葱、姜、蒜、五香粉等重味调味料,体现出茶香和食材味道融合的简单纯粹的效果。第四,不腥不腻,生津利口,加入茶叶烹制出的菜肴香而不腻,茶香明显,舌下生津,口腔爽利。第五,有益健康,茶叶具有明显的药功效,在上古时代,茶是作为药用的,茶膳的制作符合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理念。
饮茶禁忌
忌过量空腹饮茶
空腹时饮用过量、过浓的茶,容易引起“茶醉”。“茶醉”的症状是胃部不适、烦躁、心慌、头晕,甚至站立不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停止饮茶,喝些糖水或吃些甜的食物,即可得到缓解。
忌用茶水送服含铁剂、酶制剂药物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这些药物(如补血糖浆、蛋白酶、多酶片)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此外,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时,也不能用茶水服用。
妇女“三期”忌饮浓茶
“三期”指孕期、哺乳期、经期。
妇女在孕期饮用浓茶,会摄入大量咖啡碱,导致孕妇心、肾负担过重,心跳和排尿加快。同时,胎儿也会被动吸收咖啡碱,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妇女在哺乳期饮用浓茶,会产生两种副作用:一是浓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被哺乳期妇女吸收进入血液后,影响奶水分泌;二是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相对较高,被母亲吸收后,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起到兴奋作用,或者使肠发生痉挛,导致婴儿烦躁啼哭。
妇女经期饮用浓茶,将使经期基础代谢增高,可能会引起痛经、经血过多,甚至经期延长等现象,这是由于茶中咖啡碱对神经和心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导致的。妇女“三期”适当饮用淡茶,是有益无害的。
有以下疾病的患者须控制饮茶
冠心病患者能否饮茶,要因病而异。冠心病有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之分。茶叶中的生物碱,尤其是咖啡碱和茶碱,都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机能。对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宜少饮茶、饮淡茶,甚至不饮茶,以免因多喝茶或喝浓茶促使心跳过快;有早搏或心房纤颤的冠心病人,也不宜多喝茶、喝浓茶,否则会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的冠心病人心率通常较慢,应适当多喝些茶,甚至喝一些偏浓的茶,可以提高心率,有配合药物治疗的作用。
神经衰弱患者要节制饮茶。神经衰弱患者主要病症是晚上失眠,茶叶所含的咖啡碱可以刺激中枢神经,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因此,神经衰弱患者一要做到不饮浓茶,二要做到不在临睡前饮茶。
脾胃虚寒者不宜喝浓茶。茶为苦寒之物,对脾胃虚寒患者不利。同时,饮茶过多、过浓,茶叶中含的茶多酚会对胃部产生强烈刺激,影响胃液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消化,进而产生食欲不振,或出现胃酸、胃痛等不适现象。脾胃虚寒者,或患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尽量少饮茶,尤其不宜喝浓茶及饭前饮茶。这类患者,一般可在饭后喝杯淡茶,茶类以性温的红茶为宜。
贫血患者要慎饮茶。贫血患者能否饮茶,不能一概而论。缺铁性贫血患者,最好不饮茶。茶叶中的茶多酚容易与食物中的铁发生化合反应,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加重病情。此外,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的药物多数为含铁补剂,因此不宜饮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药物。其他贫血患者多气血两虚,身体虚弱,而喝茶有消脂、瘦身的作用,因此,也以少饮茶为宜。
忌饭前大量饮茶
饭前大量饮茶,一会冲淡唾液,二会影响胃液分泌,不但使人饮食时感到无味,而且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忌饭后立即饮茶
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它与食物中的铁质、蛋白质等会发生凝固作用,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茶
每种茶都有它适宜的冲泡次数,如果冲泡次数过多,会将茶中一些对健康有害的微量物质浸泡到茶汤中,从而对健康不利。
忌饮冲泡时间过久的茶
冲泡时间过久,会使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氧化变质变性,甚至成为有害物质。此外,茶汤中还会滋生细菌,使人致病。因此,茶叶以现泡现饮为上。
忌饮浓茶
浓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很高,刺激性过于强烈,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失调,甚至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躁等不良症状。
忌饮烫茶和冷茶
烫茶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有不良刺激,长期喝烫茶容易导致这些器官组织增生,产生病变,甚至诱发食管癌等恶性疾病。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等不利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以编撰一部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水平的大型典籍和最有价值的饮食文化工具书为目标,以文化性、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为主要特点。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专题版,《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将以专题形式组织和呈现,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经济、历史等,以深入、综合、研究为特色,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满足读者对于饮食文化领域主题知识的需求,适合希望集中深入了解饮食文化知识的读者及相关研究者、从业者查阅。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编纂成果包括纸质版、网络版和外文版。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编撰办公室设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联系人:陈晨,赵文珂 联系电话:010-66094182
联系邮箱:yswhbkqs@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